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1991年核电站 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2024-07-15 16: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成果简介  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工程自1985年3月20日开工,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至2003年,秦山核电站三期工程全部建成。秦山核电站是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至2020年底,秦山核电已安全运行132堆年,累计发电6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亿吨、植树造林约400多个西湖景区。

历史背景

   1970年2月,周恩来总理指示,“从长远来看,解决上海和华东用电问题,要靠核电。”遵照这一指示,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结缘“红船”起航地,定址海盐秦山。由此,中国核工业开启了由保家卫国到经济建设的第二次创业。自1985年首台机组开工,秦山核电先后建成30万千瓦压水堆机组一台、65万千瓦压水堆机组四台、70万千瓦重水堆机组两台、100万千瓦压水堆机组两台,实现我国核电事业从无到有、跨越发展。

创新历程秦山核电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秦山一期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调试、运营的30万千瓦示范电站,开展了400余项科研攻关,建立了运行、维修、应急、培训管理体系,形成了适应秦山核电站特点的管理模式。它的设计、建造、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被誉为“国之光荣”。   二、是发展阶段。1986年,国务院决定在秦山一期的基础上再建设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机组——秦山二期。秦山二期是我国第一座国产化大型商用核电站,其中,1、2号机组设备国产化率55%,3、4号机组实现了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设备总国产化率达到77%,走出了一条核电国产化的道路。在秦山核电站二期的工程建设中,为了有效解决塔吊群空间关系(安全距离、覆盖面积、自由高度等)的难题,施工塔吊选择动态平面布置技术,采用了平头塔吊作为主力机型。随后,秦山三期贯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针,建成两台坎杜型重水堆机组,实现“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被誉为“中加合作典范”。   三、是跨越阶段。2008年,国务院核准秦山一期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建设两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方家山核电工程是国内首批采用总承包模式的核电项目之一,实现了“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自主发展的历史跨越,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0%,为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总承包和整机出口积累了经验,也为国产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研制奠定了基础。  四、是数字化发展阶段。秦山核电站自投入运行以来,始终与时俱进。在国内外力推工业4.0的新形势下,秦山核电站意识到,向智慧核电转型是个潜在机遇,以拓荒者的姿态提出建设数字核电厂的愿景。秦山核电站利用大数据平台关联分析能力,结合EAM、ERP等系统中的设备缺陷信息、采购记录、供应商评价信息,构建设备、供应、维修、经验等多维度的分析模型,计算出设备的综合指标,预测设备可能出现故障的时间点,实现可靠性分析和预测,提前预防,降低运行风险。在功能架构上,秦山核电站力求使用有价值的历史数据来进行分析预测,建立集采集、存储、管控、调度监控能力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从而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率,打破各部门的数据壁垒,更好更快地实现“数字化”核电的目标。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高三十多年来,秦山核电培育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核安全文化体系,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完整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能驾驭多堆型运行和管理的人才队伍,涌现出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予、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奠定了中国核电发展的基石。秦山核电站的成功建设,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新精神,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中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法等国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未来,秦山核电将秉承“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发挥核能零碳排放优势和秦山核电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打造“零碳能源,绿色发展”的国家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零碳未来城,为“碳达峰”“碳中和”注入核力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