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上的环形铁路!和若铁路究竟有多牛,只有中国能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成都环形铁路枢纽的建造过程 “死亡之海”上的环形铁路!和若铁路究竟有多牛,只有中国能修?

“死亡之海”上的环形铁路!和若铁路究竟有多牛,只有中国能修?

2024-07-16 17: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这样一条铁路,全程处在沙漠腹地,有四分之三的路段,更是要穿越流动沙漠。防风固沙,让线路常年稳定运行在“死亡之海”的腹地,要达成这些目标,需要克服的困难简直是指数级的。

而今,铁路不但建成且已经稳定运行,由此也补齐了世界上第一条沙漠铁路的最后一段“弧线”,让沙漠铁路成为了一条圆环。

这条铁路,便是位于南疆的和若铁路。修建铁路中经历了哪些困难,又运用到了什么黑科技,下面就一一说来。

设计方案历经8年

从喀什的和田,到巴音郭勒的若羌,曾是新疆最后一片还没有通火车的区域。之所以不通,是因为这片区域处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

这片荒无人烟的大漠面积超过了33万平方公里,不但毫无生机而且常年风沙肆虐。其中,很多区域都是流沙区域,要在这样的地方建造铁路,如何保障线路不被沙漠掩埋,永远得放在首位。

线路是从2018年动工的,但勘测和设计工作,从8年前就已经陆续铺开了。整个地区就处于沙漠,所以绕开不可能,只能是避开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区域。

为此,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至少研究了几十条不同走向的设计方案。累计研究的长度超过了10000公里,线路最终确定的长度为825公里。

最终确定的地区,既避开了严重的风沙地段,同时也避开了生态脆弱的敏感地带。经过最终的设计定型,线路既兼顾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将对沿线的环境影响降到了最小。

但无论如何,风沙始终摆在面前,具体建设该怎么面对?

设立“风沙”日记

修建和若铁路的工人们说过,沙漠就像是动态的,整体要防沙,每时每刻也得防沙。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只要风沙的影响达到不可抵御的程度,工程就得停下来。

所以施工队经常说,沙漠的热不怕,缺水也能克服,但唯独风沙刮起,人们在它面前毫无招架之力。通常来说,只要风力达到六级以上,漫天黄沙卷地而起,工程就得被迫停下。

这种可怕的黑沙暴,一刮就是很多天,对于施工进程是严重干扰。为了不让施工的整体规划被打乱,施工队伍就设立防风沙的天气预报。

记录风沙日记,尽量把控风沙来时的规律,这样就能尽量让计划不被风沙干扰。所以说,别的地区修铁路,可能是按照下雨的节奏来排班的,和若铁路修建,施工队是按照风沙的节奏来排班的。

避开风沙仅仅是第一步,在施工过程中,也得为线路设置防风沙装备。

一边修铁路,一边建设防风固沙林带

别的地区修铁路,只要不断铺设就行,和若铁路修建,在铺设线路的同时,铁路两边还得同时设立防沙设施。而且,这些设施不仅仅是为了施工而防沙的,待到线路铺设好后,沿途的防沙设施,还得成为永久性的设施,以便持续对线路展开保护。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在线路的两侧,设置了墙体和固沙设置多层次的防沙体系。

说是墙体,实际上是用芦苇、稻草等设置的阻沙障碍。这些障碍物是多层次的,但又不能太过密集,因为过于密集的话,反倒会形成巨大的风阻,最终难以抵挡强风来袭。

留下一定的空隙,既能让风通过,又能尽量将线路外缘的沙子阻隔。有了阻沙障碍的同时,又设立了贴地的网状固沙设施。

每一个格子可以相对固定的留下一定比例沙土,接下来便是在格子里种上易于在沙漠地区生长的红柳、胡杨和梭梭等植物。就这样,线路一边向前延伸,防风固沙的设施也得跟进。

然而项目说起来容易,具体执行起来,面临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是土壤问题,一望无际的沙漠,不是说插上根树苗它就会活。相反正是因为都是沙子和盐碱地,任何植物栽种起来成活率都很低。

在技术人员的研究和帮助下,施工队伍从幼苗的选育,再到栽种的时节,以及栽种时所用的土壤,全方位采取了稳妥的办法。

幼苗的选育以更强壮的为主,栽种时节要躲开风沙、高温、严寒等恶劣天气。而在土壤上,栽种时更是将每棵幼苗下的沙土和盐碱土都给更换了。

其次是灌溉。沙漠中最缺的便是水,没有水栽培技术运用的再好,植物最终也无法成活。然而铁路线所通过的区域都是沙漠腹地,大规模的水源补给是极为困难的。

于是,技术人员将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应用到了和若铁路的建设上。滴灌管网系统和人工智能控制相结合,将水最大程度的输送给植物,提高了成活率。

为搭建整套灌溉系统,沿线共打了131口井,灌溉系统所覆盖的区域超过了11万亩。有了水的保证,铁路沿线植物的存活和长势都不错。

根据统计,和若铁路沿线的防沙设施一共建设了近5000万平方米,种下的各类植物达到了1300万株,整条防沙带建立在流沙肆虐区域,绵延300多公里。

未来随着植物的不断成长,这条“绿色走廊”将成为永久性的防沙带。而对于那些风沙相当严重,连防沙带都无法打造的地区,施工队伍只能另辟蹊径。

抬高线路让风沙从下穿过

穿越沙漠腹地,线路贴地而建,风沙特别严重的路段,防沙带无法建立起来,线路就会被风沙掩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技术人员最终设计出了抬高线路的方案。

具体来说,在风沙肆虐区域,将线路建设在桥上,这样沙暴可以从桥下穿过,而不是堆积在线路上。整条线路中,桥梁一共修建了5座,总长度达到了49.7公里。其中,最长的一座桥梁为依木拉克特大桥。

和其他地区修桥不一样,在沙漠里修桥,施工队伍要面临建筑材料难以运输的问题。沙漠这种柔软的地形,根本无法用汽车将材料和配件运到工地。比如桥梁的梁体,每一个的重量就达到了150吨。

最终,施工队伍采取先架桥,然后铺设轨道,之后再通过铺设轨道运输材料架桥。交替前进的施工方案,将所需材料一点点运输到了施工现场。

虽然将线路抬高,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进度,但这样也彻底避免了线路被风沙掩埋。否则在这些风沙严重的区域,沙丘移动的速度达到了每年20米。所以没有高出地面的桥梁,线路一定会被掩埋。

除此之外,在建桥过程中,也采取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桥墩浇筑方案。常规的桥墩浇筑都是现场作业,然而沙漠地区由于缺水,所以使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所有桥墩使用装配式桥墩,即整体在其他地方浇筑,而后再运到施工现场作业。

全程无缝钢轨

整条线路钢轨的铺设,全部采用的是无缝钢轨,这也是新疆最长的无缝钢轨铁路。相比于传统的钢轨铺设,无缝钢轨单根的长度超过了500米,铺设好后还要在各段进行无缝焊接。

这样后续行车不但减少了列车阻力,提高了客运火车旅客的舒适度,同时钢轨的使用寿命也能延长,进而降低了将来的铁路维护费用。

严酷的施工环境

线路推进要建设防沙带,抬高路面修桥,桥墩不能现场浇筑,架桥要交替前进,灌溉系统要解决缺水现实。和若铁路建设过程中,每一个问题都环环相扣,一个问题不彻底解决好,工程就无法推进下去。

而在整个施工进程中,还有一项根本的问题如影随形,伴随着施工人员度过了上千个日日夜夜。这便是相当严酷的沙漠环境。

每当风沙来临,干燥的气候不但侵袭施工人员,也会侵袭施工材料,缺水问题始终是最大的挑战。而且缺水又会进一步带来高温。

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至少有4个多月的时间,其整体温度处在高位运行阶段。正午时分的最高温,可以高达40摄氏度,而在施工现场的地表温度,甚至可以达到80摄氏度。

抬头是骄阳,睁眼是风沙。稍微起风便漫天黄尘,进而遮天蔽日,导致施工无法推进。沙暴天气外,每年的浮尘天气可以长达3个多月。

这就是施工队伍此前面临的环境,然而不管怎么样,他们最终还是克服了一切困难,将线路一寸寸的修筑好,让千里长龙最终横亘在了沙漠的腹地。

结语

和若铁路是2022年6月通车的,列车的时速为120公里,从和田到若羌,列车运行的时间为11小时26分钟。

线路的建成,也意味着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铁路线路完成了闭环,其线路总长达到了2712公里。如今,无论从线路的哪个站点上车,都能绕着沙漠转一圈,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沙漠铁路环线。

随着铁路的正式开启运营,和田和巴音郭勒两个地区,很多县区不通火车的历史彻底解决。

沙漠铁路的开行,让南疆地区的棉花、核桃、红枣、石榴、矿产等物资,可以坐着火车直通新疆之外的地方。同时,沿线的一系列西域古城遗址,也能随着铁路的开行,而得到更多游客的光顾。

从出行到经济物流的发展,再到文化旅游的带动,铁路给沙漠腹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多年的死亡之海,将随着铁路环线的运行,成为希望之环。

现在,你想坐火车绕行塔克拉玛干,去一睹沙漠的奇异风采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