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分类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DU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成功训练是什么课程类型的 学校课程分类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DU

学校课程分类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DU

2024-07-01 2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学校拥有三级课程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学校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程+活动课+特长课’五位一体课程体系”……细思量,这样的表述正确吗?

  在现阶段,不少学校课程存在概念不清、分类标准不明等问题。作者通过对80余所中小学的调研,总结了课程分类的9类典型问题案例,并给出了解决对策。

  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校课程建设引起了理论与实践界的普遍重视。

  目前,随着学校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不少学校课程建设困扰于纷乱无序:选修课程、显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活动课程,彼此相互交叉重叠,课程分类陷于混乱、胶着状态。

  这使本来就对课程感到陌生和神秘的一线教育人更加迷惑,从而使学校课程建设实践路径也难以清晰明确。其中,学校课程分类错误是最典型的问题之一,我将从这一角度分析并给出解决对策。

  学校课程分类存在的问题

  在对80余所中小学调研后,我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由此从学校关于课程的表述中归纳梳理出9类典型案例,尝试从这些现实案例中总结出学校课程分类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概念模糊不清

  学校一: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适合的校本课程建设思路,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校本课程体系。比如“我爱经典”校本课程(书法和经典诵读)、“唱歌学英语”校本课程、“我爱记单词”校本课程、表演校本课程、棋类校本课程等。

  这种表述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解读有误区。国家课程一般是指有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的那些课程,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广义的校本课程是指一切在学校落地实施的课程,按广义理解,显然前文提到的课程放在“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个概念下不合适。从“唱歌学英语”校本课程、“我爱记单词”校本课程等也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校本课程。狭义的校本课程通常是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界定,主要指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一个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不仅包含国家课程,还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里把“国家课程校本化”理解为建设校本课程是不恰当的,而且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只建设校本课程也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二:学校拥有三级课程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教材、校本教材。

  新课程改革后,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不是学校“拥有三级课程体系”。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在学校落地实施的,当课程都落实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时,就发生了融合,很难鲜明区分出是哪一级课程。因此,我们把在学校落地实施的课程统一称之为“学校课程”。

  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与课程区别相当大。这所学校将教材混淆于课程,并与课程并列叙述明显不适宜。

  学校三: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国家课程校本化、项目学习主题化、学校课程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之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学校占主导地位,校本课程的开设几乎为零。“国家课程校本化”主要是指国家课程在学校的校本化实施,这的确是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与“项目学习主题化”“学校课程多样化”不能够并列。“项目学习”中可能包含国家课程,国家课程的实施方法或许也会有“项目学习”。“学校课程多样化”更是一种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法、途径。

  问题二:分类标准不明

  学校课程分类要基于一定的标准,不同标准会出现不同的分类情况。

  学校四: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程+活动课+特长课”五位一体课程体系。

  从这个表述可以看出,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校课程、活动课、特长课等基本概念没有正确认识,使不在一个维度的概念混杂在一起,“校本课程”应该包含特长课,而必修课、选修课与活动课等不能并列。

  学校五:将德育课程、活动课程、文化课课程有机整合起来。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建构适宜学生学习成长的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含活动,活动课程也应该有德育方面的内容,文化课程也应该有德育渗透、活动开展,如此并列叙述三类课程让人很难理解这些课程的内容是什么,之间的逻辑关系又是什么。另外,“文化课课程”这样的说法并不科学,这里真正要表达的应该是 “学科课程”或“分科课程”。

  学校六:学校全面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优化整合国家课程;丰富可选择的艺体课程;拓展性课程提升素养;国际课程助力成长。

  国家课程包含艺体课程。并不是只有拓展课程才能提升素养,所有课程都要指向学生的素养提升。既然是学校全面课程体系,就不能缺少地方课程。国家课程、艺体课程、拓展性课程、国际课程这四类课程的逻辑关系是混乱的。

  问题三:表述混乱交叉

  许多学校或许在实践中做出了成绩,可是一旦用文字表述学校课程建设就会出现种种纰漏。

  学校七:特色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有二度开发类课程、衍生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心理健康和人生规划类课程、传统文化类课程、技能类课程、班级特色课程。

  从严格意义上讲,在学校落地实施的课程都可称为“二度开发课程”。“衍生类课程”是生造词语,不知所指是什么。活动类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交叉,所列其他类别的课程肯定会有活动类课程。

  这些课程冠以“特色课程”之名,是不是能够成为“特色”也是有疑问的。比如,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已经广泛存在于中小学,并不具备成为“特色课程”的特质。又比如,山东省把传统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如果是这种情况,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不能算是特色课程。

  学校八:立足国家课程,积极追求对国家课程的拓展,规划“1+X”课程体系,努力将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对于国家课程,最重要的是开发与实施,这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不仅仅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学校课程应包含地方课程,不能说“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

  学校九:学校构建了“小葵花”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拓展性必修课程、体育艺术类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

  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体融合,前文所述课程体系是不全面的,显然漏掉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这一大项内容。体育艺术类课程应该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不能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两类课程并列叙述。

  学校课程分类标准的厘清与分析

  查阅大量书籍、论文等文献资料,并对所有发行的《课程论》《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书籍进行了研读,我发现虽然不同文献存在观点分歧,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我对学校课程分类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阐述分析学校课程分类问题。

  一、界定分类标准

  综合文献研究成果,建议学校课程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分类:课程管理、课程形态、课程结构、课程领域、课程功能、学习方式、表现形式。

  二、基于同一标准的分类

  1.从课程管理角度分类,学校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课程管理主体不同,对课程的称呼就不同。对于学校来讲,这三类课程都要在学校一一落实,学校课程开发一方面是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二度开发,另一方面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

  2.从课程形态角度分类,学校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生活课程)、环境课程。

  分科课程历史悠久,至今在学校课程建设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新课程改革后,倡导学校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方面建设力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环境包含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与文化环境,环境课程与隐性课程有重合。

  3.从课程结构角度分类,学校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整合课程)。

  核心课程是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实质上是活动课程的发展。随着课程整合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特别是在低学段学校,综合课程(也可称之为广域课程或称统合课程、整合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建构中占据了一定地位。

  4.从课程领域角度分类,学校课程分为人文社会课程、语言阅读课程、科学技术课程、艺术审美课程、体育健康课程。

  这是许多学校在学校课程体系分类中广泛采用的分类方式,这种分类方式受到的制约较少,比较容易操作。

  5.从课程功能角度分类,学校课程可以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

  探究性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弱项,也是许多学校不曾开垦的处女地。因此,能够从这个角度进行课程分类的学校也是课程水平建设较高的学校。

  6.从学习方式角度分类,学校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定制课程。

  定制课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空间。但是,由于受到师资、校舍等办学条件限制,实施难度较大使许多学校望而却步。

  7.从表现形式分类,学校课程可以分为显示课程、隐性课程。

  这两类课程广泛存在于学校课程之中,但是总体看来分类相对粗线条,在进行二级分类时还要借助前文提到的某些分类标准。因此,采用这种分类方法的学校比较少。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梳理出学校课程分类表格,展示学校课程的结构框架,使课程分类更加清晰、明了(分类表见下图)。

  基于清晰分类基础上的学校课程体系建构

  课程分类清晰有利于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创新。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担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任务,应该在以下5个方面引起重视。

  一、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从单一课程到多元课程体系建设

  从学校课程分类表可以获知一个非常直观的信息:学校课程再也不是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也意味着学校要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能力。

  “学校课程”后面加上“体系”二字意味着学校课程开始以“课程群”的面目出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联与互补,课程群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的重要话题。学校课程建设应该从碎片化的“单打独斗”走向结构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多元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有统领发展的“魂”,这个“魂”就是学校课程的文化理念系统,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体现了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这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依据与基础。

  二、凸显国家课程地位,真正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开齐开全国家课程”是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底线要求。国家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中的比重大约占80%,其重要位置不可小觑。如果把学校课程开发的主要精力用在学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开发上,则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做法。这样的课程开发路线一度使一些中小学误入课程开发的迷途。

  三、发挥完善的课程功能,为学生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学校课程从功能方面可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主,我国幅员辽阔,仅凭国家课程不足以全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拓展性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完善,而探究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作用显著。

  如果学校能够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全面认识课程的教育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游学课程等方面多下功夫,有利于全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学习方式角度看,学校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定制课程。必修课程是对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普遍性要求,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选修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定制课程则是完全出自学生自身需要,学生自己提出需要学校开设的课程。随着学生对课程选择性的增强,学生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改进更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重视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育大辞典》这样定义隐性课程: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中不能忽视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办学风气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校园中的人际关系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状态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情,很大程度取决于人际关系:干群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这些关系决定了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在学校课程体系建构中应该维护的方面。

  我国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之所以能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得益于新课程改革后“赋权于学校”“赋权于教师”的政策,教师与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建设更适合师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如此,帮助中小学校长、教师厘清学校课程分类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了。

  (作者徐洁单位系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