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戏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戏曲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戏曲?

什么是戏曲?

2024-07-14 03: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程式性(化)

戏曲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是它的程式性。《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上说:“立一定之准式以为法,谓之程式”;①《辞海》的“程式动作”条目写着:“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经过艺术夸张的规范性表演动作。”②应该看到,戏曲程式首先是华夏审美经验的浓缩和结晶 戏曲审美经验,是戏曲艺术家以及戏曲观众从无数次的审美活动中获得多种审美感受和内心印象的总汇。这无数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客体,既包括人们实际生活中的行船走马、坐卧起居、悲欢离合,也包括大自然的鸟飞鱼跃、莺啼鹊噪、花开花落、日行月移;还包括戏曲以外其它各种领域,如书法、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杂技、民歌、说唱等等,甚至包括戏曲本身。也就是说,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可能转化为戏曲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产生审美意象,经艺术家外化为艺术形象、艺术形式,在外化为艺术形式的过程中,经过了艺术夸张的工序。艺术夸张是艺术加工的一种,也是形式主义学派所谓的“反常化”。无论是使用艺术夸张、艺术加工,还是“反常化”的概念,说到底,就是使其呈非自然状态。艺术夸张比一般的艺术加工在反常、变形的程度上要求更高,艺术形式不能与艺术程式划等号,可以说,艺术形式涵盖了艺术程式,艺术程式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形式,是浓缩审美经验较多、并被作为范式规定下来的艺术形式。

但程式并非戏曲所独有,弹钢琴有演奏法的程式;作曲有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的程式;绘画有各种皴法、描法的程式;舞蹈里有倒踢金冠、“阿拉佩斯”……戏曲的独特性不在于具备程式,而是“程式化”。

“程式”与“程式化”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一般而言,“程式”带有单一性;“程式化”带有普遍性。“程式”只说明一个具体单位;“程式化”从质的方面带有独特性,从量的方面带有普遍性,程式化在质和量上都比程式宽泛得多。但二者却又不能截然分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说到底,程式化是对程式的一以贯之而获得的一个总体状态或根本特性。换句话说,程式化标志着在运用程式中,运用量之大,达到了一种质变而产生了另一种事物,即一种特殊的形式化特性。

戏曲中程式化现象的存在,与其另一主要特征——综合性是分不开的,在载歌载舞讲故事中,戏曲的各方面因素相互导引,相互牵制,这之中必需有一种协调力量,那就是无处不在的规定性。

戏曲中程式化现象的存在,与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也是分不开的。中国人的规范能力极强,且崇信规范、规矩,这两点都与戏曲程式化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我们民族之善于规范,应该说与我国标示古文明的规范期开端早、历史长,不无关系。“规范是维系古典审美理想的一个美妙护罩。原始人凭直觉和本能制作艺术品,完全不能通过理性把握美的规律,原始艺术没有规范,它是自由的,也是粗陋的。规范是规律的主观认识。”是艺术“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①因此我们那些依照平仄规律规范创作的诗词,都有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艺术特点;中国书法如果没有九宫格的规范要求,也不会在后来发展得那么精妙、规范。“当它近似地反映规律时,具有进步意义。”以上原因,决定了戏曲程式化特征积极面的存在。

但是,规范一旦形成稳态结构,便具有了某种隋性力和保守力,就会导致盲目崇信规范的结果。

程式是一种浓缩了较多的审美经验,经过艺术夸张处理,并被作为范式规定下来的艺术形式,那么普遍地使用这些程式,就导致戏曲艺术整体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在戏曲舞台上,大到两军对垒,小至闺阁小姐在绣楼之上的自哀自叹,几乎所有的表现形式——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段唱腔、一句念白……——都让人感受到那么千锤百炼般的精致。相对电影、话剧,戏曲里那种突出的非生活化特点,在观众与舞台之间拓宽了审美距离。说拓宽不说造成,是因为人们凡进入审美状态,程度不同地都具备审美心理距离,因此我们才不会在观看《白毛女》时,跑上台拉着喜儿逃跑,也不会去痛打黄世仁。审美的同情和道德的同情之不同点,正在审美心理的有无上。戏曲程式化现象,无疑在这一点上是强化了的,因为程式的产生是经过艺术夸张处理的,而戏曲的艺术加工、艺术夸张遵循了一条求美的原则。戏曲大师梅兰芳运用一整套舞蹈程式、音乐程式,让醉了酒的杨贵妃在舞台上依然美得动人,不失“云鬓花颜金步摇”的魅力。另一方面,强化审美心理距离,并不等于使观众无法身临其境,无法产生共鸣,只是在身临其境产生共鸣的同时,不脱审美情境罢了。例如,舞台上的划船动作可能会使平素晕船的观众也感到微微晕眩,但他仍然会有一种艺术享受,而且不担心自己会呕吐落水。戏曲在强化审美距离方面的独到成功,正是程式化原则极好运用的结果。其实,以上各例还说明,“程式化”里蕴含着人们对程式的使用态度,人们的思想方法总是有差异的,在戏曲艺术家利用程式成功地创造了美的同时,不恰当地滥用程式,夸大程式的规定性等情况也大量存在,由此而造成程式化的消极效果——雷同、陈旧、沉闷、保守和停滞……

也就是说,戏曲音乐程式化现象有双重含义,一是这种现象标志着它在艺术特性上的形式化倾向,或者说形式化走向;二是这种现象中还反映着视程式为金科玉律、生硬套用的保守力量在戏曲界的影响。二者构成戏曲音乐程式化现象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其积极面决定了戏曲音乐独到的形式化艺术路径,其消极面使戏曲音乐愈易缺少生气,裹足不前,以至面临存亡危机。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艺术特征的正极与负极,在其萌生过程中,都是相互依存的。但是,艺术形式、艺术特征一经生成,其正负极又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50~60年代,我国一批戏曲改革者曾用他们的改革实践,成功地证实了这一点。他们保留了戏曲音乐的形式化艺术特性,而抑制了戏曲音乐程式化的消极面。

戏曲音乐程式化现象的积极面——形式化艺术特征,不仅在当代中国具有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它仍然拥有观众,而且将继续拥有观众;同时,它在当代重形式的国际艺术潮流中,也具有留存与发展的价值。

3.舞台表现的象征性

戏曲作为一种戏剧形式,似乎比起世界上其它一些戏剧类型更喜欢使用虚拟的手段。戏曲舞台上的轿子是“小帐子”,马车是两面“车旗”,马鞭一晃,就意味着骑马驰骋了。“饮杯”不会有滴水,“开门”不会有门扇,“渡江”只有一桨在手,“上楼”只提衣襟碎走几步……。也就是说,戏曲舞台上,无论表演方式还是辅助表演的道具设置,都大量地呈现了一种象征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它们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余地。符号学认为,在人类文化史中,最先创造出来的是与现实对象或现象大体相似的符号,象征性符号的出现,是人类抽象思维发达后的产物。因此,一种以象征性为整体特征的舞台艺术,必然存在于抽象思维比较发达的群体之中。

延伸阅读

本书由学界权威袁静芳先生担任主编,编委均由传统音乐各领域经验丰富的学界知名人士组成。随着学术进步与教学实践的增加,本教材补充编写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并用最简明的语言将音乐类别进行了全面扼要的叙述。教材附有大量的习题与答案以供学生复习与强化记忆之用,其中习题部分包括了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与论述题四种类别,并提供了精确的答案与思路。

目 录

绪论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悠久历史

第一章 民间歌曲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歌曲界定

二、民间歌曲历史沿革

(一)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民间歌曲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歌曲

(三)唐、宋时期的民间歌曲

(四)明、清时期的民间歌曲

三、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一)开天辟地歌

(二)民歌中所记载的民族起源与迁徙

(三)民歌中的英雄史诗

(四)民歌中的长篇故事

第二节 民间歌曲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汉族民歌

(一)号子

(二)山歌

(三)小调

二、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与艺术特征

(一)蒙古族的长调与短调

(二)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

(三)维吾尔族的情歌

(四)朝鲜族的抒情谣

(五)藏族的山歌和酒歌

(六)彝族“四大腔”

(七)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

第二章 舞蹈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舞蹈音乐界定

二、舞蹈音乐历史沿革

(一)远古时期的原始乐舞

(二)夏商周三代的民间舞蹈音乐

(三)汉魏至唐宋时期的民间舞蹈音乐

(四)元明清时期的民间舞蹈音乐

第二节 舞蹈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声乐类歌舞音乐

(一)采茶舞歌

(二)花鼓调

(三)二人台

(四)佤族玩调

(五)舞歌的一般音乐特征

二、器乐类舞蹈音乐

(一)花鼓灯

(二)秧歌

(三)芦笙舞

(四)舞乐的一般音乐特征

三、综合类舞蹈音乐

(一)藏族囊玛

(二)象脚鼓舞

(三)维吾尔族木卡姆歌舞

第三章 说唱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说唱音乐界定

二、说唱音乐的历史沿革

(一)唐代以前有关说唱音乐的记载

(二)唐代的说唱音乐

(三)宋金时期的说唱音乐

(四)元明时期的说唱音乐

(五)清代的说唱音乐

(六)说唱音乐的新发展

三、说唱艺术与说唱音乐的特征

第二节 说唱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牌子曲类说唱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牌子曲类说唱音乐的类别

(二)牌子曲类说唱音乐的特征

二、鼓书类说唱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鼓书类说唱音乐的类别

(二)鼓书类说唱音乐的特征

(三)鼓书类和牌子曲类的形成过程及其相互影响

第四章 戏曲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戏曲音乐界定

(一)什么是戏曲

(二)戏曲音乐的界定

(三)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及功能

二、戏曲音乐历史沿革

(一)唐以前戏曲萌芽期的音乐

(二)宋、元时期的戏曲音乐

(三)明、清时期的戏曲音乐

三、戏曲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节 戏曲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戏曲音乐的几种分类

(一)结构体式分类

(二)剧种分类

(三)声腔分类

(四)类概念辨析

二、戏曲四大声腔及其艺术特点

(一)昆腔与昆剧

(二)高腔与川剧

(三)梆子腔与秦腔、豫剧

(四)皮黄腔与京剧

三、新兴地方戏曲选介

(一)北方剧种:评剧

(二)南方剧种:越剧

第五章 器乐与乐种

第一节 概述

一、器乐与乐种界定

二、器乐与乐种历史沿革

(一)先秦时期的钟鼓乐队与古琴音乐

(二)汉魏至南北朝时期的鼓吹乐与相和歌

(三)隋、唐时期器乐的繁荣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民间器乐

第二节 器乐与乐种的类别及艺术特征

一、独奏音乐的主要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吹奏乐类

(二)擦弦乐类

(三)弹弦乐类

二、乐种的主要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弦索乐类乐种

(二)丝竹乐类乐种

(三)鼓吹乐类乐种

(四)吹打乐类乐种

(五)锣鼓乐类乐种

第六章 宗教音乐

第一节 佛教音乐

一、概述

(一)佛教音乐历史沿革

(二)中国汉传佛教的主要派系

(三)汉传佛教法事与音乐

二、汉传佛教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梵呗

(二)音乐与法器

第二节 道教音乐

一、概述

(一)道教音乐历史沿革

(二)中国道教的主要派别

(三)道教科仪与音乐

二、道教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讽经腔类型

(二)全真道派的地方韵

(三)正一派的讽经腔

(四)法器与器乐

(五)道教音乐与老庄传统美学思想的渊源

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二、选择题

三、简答题

四、论述题

参考文献

购书方式:

2、关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公众号,点击右下角微商城进入中国音乐学网书城购书

3、直接联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发行部:021-64315769、021-64313256

4、购书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楼一楼 出版社小仓库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微信号:SHCM_press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