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戈的古文字像什么字体 文化

文化

2024-07-15 10: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苗族口传经典苗族《贾理》 李锦平 供图

以上两则传说,不仅告诉我们,苗族历史上曾有文字,而且还说明了文字丢失的原因。

雷公山上的“无字天书”

在贵州南部,横亘着巍巍苗岭山脉,这条山脉的最高峰是雷公山。环雷公山区域一带是国内苗族主要的聚居区之一,这片区域苗寨众多,大大小小的苗寨星罗棋布,著名的西江千户苗寨就坐落于雷公山脚下。

雷公山上有一处平地叫雷公坪。雷公坪风景优美,有很多文化遗迹,最著名的是“点将台”和“苗文碑”。“苗文碑”于20世纪30年代被人发现,但所含意义至今仍无人破解。有人说它是苗族失传的古文字。据《雷山县志》记载,该碑前筑台三层,用青石砌成,高2米,宽1.5米,已损毁。上世纪80年代,该县文物管理所收集到几块予以保存。县志有其文字拓片图,共28个字,其中有4个字残损。

关于此碑上的文字,坊间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雷公山周围一带的苗族是古时溯都柳江而上,经古州(今贵州省榕江县)而至雷公山定居,碑刻上的文字就是苗族先民祭天盟誓立碑以志。一种说法是此碑是清代苗族起义的遗留物。1855年,张秀眉、杨大陆率领苗族起义反清,后来曾长期驻扎于雷公坪,并修建“点将台”,立下该碑,曰“秀眉碑”。再一种说法是此碑由诸葛亮所立。诸葛亮七擒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后,为宣扬汉蜀亲扶、和睦的民族政策,用苗文刻立该碑诏示天下。

据专家考证,雷公山上的雷公坪“苗文碑”上的文字,笔力古朴、遒劲,颇有汉魏风骨,与汉字比较相似。至于是什么内容、写于何时以及是何人所写,则无从考证。因此该碑上的文字也被当地人称为“无字天书”。

△ 雷公山苗文碑“无字天书” 李锦平 供图

贵州施秉“刻道”上的文字符号

施秉县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当地苗族都喜欢唱“开亲歌”,这些歌因为镌刻在树木之上,因而得名“刻道”。

“刻道”也叫“刻木”,当地苗语称为“kheik det”,“kheik”为镌刻之意,“det”为木头之意。“刻道”分三面刻符号,每面匀刻符号九格,共27格符号,每格符号以横、竖、叉等组成,详细记录了苗族婚仪中的礼数,忠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古代苗族“姑舅表婚”的历史遗迹。因“刻道”上的符号富含丰富的苗族文化信息,有刻木记事的作用,近年来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至于它是否就是苗族古文字,尚未定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刻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刻道” 李锦平 供图

湖南城步摩崖石刻上的“疑似苗文”

湖南城步县是一个苗族人口聚居较多的县。在该县丹口镇陡冲头村,20年前就有人在山中发现了许多刻满“天书”的大石块,这些“天书”似篆非篆,似图非图,似画非画,似汉字非汉字。这些“天书”有的耸立在高高的田坎上,有的横卧在草丛中,有的被高深的灌木遮掩,有的已风化但隐约可见石面上写满文字……类似于这样的石块城步县前前后后发现了200多块,但这些石块上的文字是否就是失传的苗族古文字,一直被人们所争论。

2016年11月,湖南省文物局邀请了文物考古、民族、民俗、古文字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就苗文摩崖石刻群专门举行了论证会。专家认为,这些石刻文字内涵丰富,与当时生活在城步县的苗族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联系紧密,就是苗族曾经失传的古文字。

△ 城步摩崖石刻 李锦平 供图

“柏格里老苗文”

20世纪末期,外国传教士进入川黔滇一带进行传教。为了方便当地苗族信教群众读懂圣经,1904年10月,在贵州威宁石门坎地区传教的英国人柏格里(Samuel Pollard)同苗、汉知识分子杨雅各、张武、李斯提反等人一道,使用部分拉丁字母和一些记音符号,以石门坎苗语为标准音,创制了一种拼音文字,称为“坡拉字母苗文”(俗称老苗文),用以翻译《圣经》,记录苗族民间故事、诗歌以及记事、通讯等。这种文字,至今仍在使用。

△ 柏格里老苗文

英国传教士胡托创制的注音字母苗文

民国初年,英国传教士胡托(M.H.Hutton)在黔东南炉山县(今贵州省凯里市)旁海镇传教时,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民国七年(1918年)公布的国语注音字母为基础,以旁海苗语为标准音,创制了一种“注音字母苗文”,用之翻译宗教读物。

△ 英国传教士胡托创制的注音字母苗文

石板塘“方块字形苗文”

清末民初,湘西苗族诗人石板塘运用“六书”的造字规律,借用汉字偏旁,创制了一种“方块字形苗文”。

此外,在抗日战争时期,乾城(今湖南吉首)苗族学者石启贵运用阿拉伯字母,以乾城苗语为基础,创制了一种“速记苗文”。同一时期,贵州松桃苗族教师龙绍华在贵阳任教时,运用国际音标编写了东部方言的苗文课本。但是,这些苗文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得到普及和推广。

△ 石板塘“方块字形苗文”

(作者系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贵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7年第1期)

公众号:zhongguominzujiaoyu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