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苏轼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后,他们遇到的“鸟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懂鸟语的人是谁 韩愈、苏轼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后,他们遇到的“鸟语”

韩愈、苏轼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后,他们遇到的“鸟语”

2024-01-02 01: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来自《学术界在粤语正字问题上颇具争议,如究竟应该用古字,还是用新造字、借音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飞翔的红烧肉看来被贬到岭南后,写文说岭南人说话像鸟语,完全听不懂的苏轼,韩愈这些人肯定不是说的唐音了。 多读点书,提升一点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没坏处。

​既然你提到了韩、苏二人,那就不妨说说韩、苏好了,文化水平不是像你这样囫囵吞枣人云亦云就能提高的。

韩愈“鸟语”一说,见《昌黎先生集》中《送区册序》一文,作于贞元二十一年春韩愈谪居连州阳山(今清远市阳山县)期间,原句为“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其中的确提到出身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操河洛音的韩愈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但连州阳山地处粤北山区而非珠三角,民族构成也有所不同,当时已经汉化的珠三角居民甚少涉足粤北山区,世居粤北山区的实际上是猺人(今称瑶族),使用的既非广州语也非河洛音,而是瑶族自己的语言,故韩愈所称听不懂之鸟语的不是广州话而是瑶话,今日的阳山县主要以说阳山白话和客家话为主,前者占阳山县总人口的55%,后者则占35%,但古老的瑶话依然和惠州白话、星子话、湖广话一起在粤北群山之中传承,使用这些方言的人口仍占阳山县总人口的10%。

额外提醒一点吧,虽然韩愈听不懂瑶话,但他依然可以“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表明当地的瑶族虽然使用瑶话,但却是使用——至少是会用汉字的,即使是当时可称蛮荒不化的粤北山区居民也依然和中原书同文,凭什么认为同时期发达得多,汉化程度也深得多的珠三角地区做不到和中原书同文语同音?

苏东坡“鸟语”一说,见《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 其一》一诗中“鴃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 ”一句,关于这首诗的介绍很少,多以“客来有美载,果熟多幽欣。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两句为人所知,但其所创作的地点却有争议,一说创作于惠州,一说创作于儋州,但无论如何,诗中所说的“鴃舌倘可学”,指的应是俚族人(今黎族的祖先)所讲的黎话,否则与后半句“化为黎母民”不能对应。由于宋时粤东粤西和海南均有黎族居民分布,所以仅凭这句是不足以断定这首诗是作于惠州还是儋州的,有人考据出“黎母民”并非独指黎族百姓,更指生活在儋州黎母山中的人们,故作于儋州的观点更为可信,但无论如何,苏东坡所指的“鴃舌”,应是黎话无疑,粤西一带至今仍有黎话区(讲黎区),并且在漫长的民族融合之后诞生出了高州白话。

顺带,北宋时的官音已不再是唐朝时的河洛音,而变为卞洛音,所以苏东坡本来也不说唐音。

​到这里也额外提一个苏东坡与粤人的谣言,不知你们是不是第一次听,姑且辟一辟谣吧,搜索苏轼与鸟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奇怪的成语——“鹄面鸟语“,再搜下去可以找到这样一段文字——帝曰:“爱卿居惠州三年,粤人如何?”苏轼答曰:"面似猿,声像鸟,味如狐!"帝谓众臣曰:“可使粤人少生子嗣。”(选自宋《地域志》)

首先,熟悉苏东坡生平的人都应该知道,苏东坡在元祐六年被调往颍州,此后辗转扬州、定州,绍圣元年被贬往惠州,绍圣四年再贬儋州,及至宋徽宗即位后大赦天下,苏东坡才得以北归,但终因年老,在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病逝,自元祐六年离京后,苏东坡终生未再踏入开封一步,更别提面见皇帝,因此这段对话是不可能发生的,属于彻头彻尾的杜撰,而这本据说作于宋朝的“《地域志》”,则完全查无此书,既找不到介绍,也找不到文本和作者,所有关于此书的搜索结果都仅止于这条谣言,苏东坡的生平为人熟知,为了地域黑,碰瓷碰到苏东坡身上,还随口伪造典籍,未免过于不知廉耻,惹人失笑,也不知是他读得书少还是我读得书少。

至于“鹄面鸟语”这个伪成语,原本应作“鹘面鸟形”,形容人饥疲瘦削的样子,典出元朝王恽所作《入奏行美圣政而重民急也》中的“扶羸载瘠总南逋,鹘面鸟形犹努力。”一句,至明朝归有光的《送宋知县序》中则写作“鹄形鸟面“,原句为”岁复荐饥,侯加意抚恤,向之逃亡者,鹄形鸟面,争出供役。“,无论哪个版本均和语音全无交集,更无关于岭南,也不知哪个地域黑一时起意,胡乱改了个伪成语出来,以为可以讥讽谁啊。

谣言可笑,但你们如果觉得入眼,那就不妨捡去用好了,丢的又不是我的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