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慕尼黑大学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2024-04-23 13: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会议信息

时间:2024年5月16日至18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 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Date: May 16-18, 2024 

Location: Beijing

Co-Sponsors: The Center for Ecological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 The Rachel Carson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Munich

征稿主题

武装冲突类型的战争,是一种民族或国家,无论古代或者现代,皆有的特殊暴力形式,它有别于采集时代群体之间小规模的领土争斗。有学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逐渐退出人们的普遍个体经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他们提出,古代采集狩猎者在小规模争斗中所遭受的身体伤害远大于多数现代公民在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我们尝试理解和评估此类观点,以及它所指涉的规模和范围的变化。我们希望采用一种环境和生态的新视角来探讨所谓“文明的”战争与和平。

 

我们尤其欢迎关注以下问题的论文:

1、是否可以简单地用宗教冲突、种族歧视、国家或个人野心等文化因素来解释战争?抑或其背后还有诸如食物及水资源匮乏、气候变化等生态原因?

2、战斗或军事行动对环境产生了怎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反言之,和平的状态会产生哪些长期性生态影响?

3、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和自然资源是否成为战争的蓄意攻击目标(正如“总体战”一词所指的那样)?

4、战争是否增加了,或和平是否减少了,我们对自然的消耗?

5、由战争产生的新技术(例如原子弹、滴滴涕)是否成为对环境的威胁?和平会较少还是更易产生破坏性技术?“和平”是否总是比“战争”更有利于环境?

 

War, defined as armed conflict, is a form of violence uniquely practiced by nations or states, ancient or modern, and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erritorial skirmishes among foraging peoples.  According to some scholars, the violence of war has diminished over time as a common, personal experience, affecting fewer and fewer people in their daily lives.   Ancient hunters and gatherers, they say, suffered more bodily harm from skirmishes than most modern citizens do from wars.  We seek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at claim, and the changes of scale and scope it may have entailed.  We want to examine an alternativ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o the study of “civilized” warfare and peacetime, asking whether each has broadened or lessened the type and sphere of damage. 

Particularly, we seek papers that address the following issues:

1. What have been the intended or unintended effects of battles or military campaigns on the environment, whether humanized or natural?  Conversely, what long-term ecological effects has a condition of peace had?

2. Have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become over time deliberate targets (as suggested in the phrase “total war”)? 

3. How have wars diminished,  or has peace decreased or increased, our overall consumption of nature?

4. Where have new technologies spawned by war become threats to the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the atomic bomb, DDT)? Is peace less or more apt to spawn destructive technology? Is “peace” always better for the environment than “war”?

投稿须知

1、此次会议欢迎处于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研究者,从研究生到资深教授投稿,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皆可。我们将通过遴选产生最终参会人选。申请者需要提交论文题目、一页以内的英文论文摘要(或者大约三百词)、一至两页的学术简历(英文或中、英文)

2、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1月1日。

3、2024年2月1日前后遴选委员会将宣布成功入选的学者名单。与会者应于2024年4月25日前提交完整的论文稿(英文至少5000词,或者相对应的中文字数;如论文为中文,与会者还需提交字数为1000词左右的英文摘要)。所有论文将提前在会议参与者中传阅,会议现场不再安排口头发表全文的环节。

4、居住在中国之外的研究者的国际旅费将由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支付。中国境内的研究者请旅费自理。在北京三天的食宿将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支付。成功入选的参会论文如有多名作者,仅限一人获得旅行经费支持。

5、会议将在最后一天组织参会者前往中国长城实地考察。我们鼓励参会者利用本次机会探索首都北京和中国其他地区。

6、请发送英文版申请至蕾切尔·卡森中心的邮箱:[email protected],并抄送给本次会议遴选委员会的诸位成员:

•  克里斯托弗·毛赫,[email protected]

    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中心主任

•  夏明方,[email protected]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清史研究所教授

 •  吴羚靖,[email protected]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  侯深,[email protected]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唐纳德·沃斯特,[email protected]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