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惊愕交响曲公开课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2023-07-14 0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时间:2023.7.7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海顿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重要作曲家和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奠基者。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确立了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典型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海顿被后人推崇为“交响曲之父”与“弦乐四重奏之父”。其创作对古典乐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地利东部与匈牙利临近的车匠家庭。他8岁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8年的歌童生活使他获得早期的音乐教育。变声离开唱诗班后生活艰难,靠私人教课和弹伴奏为生。他曾当过那不列斯歌剧作曲家波尔波拉的钢琴伴奏和侍仆,因而随其上过几次作曲课。1761年,他加入埃斯特哈齐家族宫廷的乐队,后成为乐长。在宫廷的近30年里,他创作了他的大部分作品。1790年尼古拉斯公爵趋势,宫中音乐组织解体,他迁居维也纳。1791年和1794年两度访问英国,他创作演出了12首《伦敦交响曲》大获成功。晚年创作出了两部著名的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

海顿共创作了108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嬉游曲等其他器乐作品;声乐作品有26部歌剧和4部清唱剧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它们确立起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体裁风格。交响曲海顿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因为他是一位交响曲作曲家。他并非交响曲体裁的首创者,早在巴赫和亨德尔的时代,就已有人为这个领域作了准备,开拓了道路。但海顿继承了先辈的成就,确立了交响曲的规范,所以有人称他为“交响曲之父”。

在接触和聆听了海顿的作品之后,我对那部《惊愕交响曲》印象最为深刻。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是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与他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关于《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791年的伦敦,听音乐会是王公贵族绅士淑女们的一种社交礼仪,各个皇室贵族不管喜不喜欢音乐,为了面子都要出席音乐会,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幽默的海顿知道后,写出了这部《惊愕交响曲》,据说海顿本人曾说这样的话:“那会叫女士们受惊地跳起来。”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睡着的绅士贵妇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乐曲演奏完了,大家恍然大悟,海顿和观众们都开始哈哈大笑。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而其中第二乐章是整个交响曲四个乐章中最受欢迎、最为流传的乐章,也是海顿交响曲中最为熟知的一首。其主题因为充满了一种内在美和魅力,也被用入到作者的著名清唱剧《四季》的一首咏叹调中。乐曲采用变奏曲的形式,主题简单而朴实,为后来的变化发展留下很大的空间,初次出现由小提琴轻柔地演奏,第一变奏时声音更轻,然后导致全乐队爆发性的一击。第二变奏,在原有的基础上,

木管在句尾的空拍出奏出短小旋律,与主题相呼应;第三变奏一开始,调性从大调转至小调,音色上,明显分出厚重与清淡来,形成对比;进入到第四变奏后,主要乐器移到木管声部,采用了加花变奏手法;第五变奏也是最后一个变奏,弦乐、管乐及鼓合奏,情绪已与第一次出现时差距较远,在同一个短小的同样是以主题动机作为发展素材的尾声中,轻盈地结束了这个乐章。

对于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一开始我只觉得很好听,就是一部很平常的优美的曲子,结果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吓得我一跳,心里难受了一下之后觉得很有趣,第一次这么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的主题,平时听音乐无论是交响曲还是奏鸣曲,强强弱弱的旋律已经见怪不怪了。一连串的弱音之后肯定会有强音,同样强音之后也必定会转弱。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乐曲的主题思想,也是其富有丰富的情感。但是这首交响曲的突然的属七和弦让我始料未及的。第一遍听时觉得很突兀,但第二遍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种的突强突弱贯穿了整个乐章,使我感觉到了很强大的惊奇感,仿佛把城市的人置于乡村中,好奇,惊讶之后反而乐在其中,或许这就是“惊愕”的旋律带来的情感吧。

从《惊愕交响曲》不难看出海顿是一个开朗、智慧、机智、幽默且富有创造性的音乐家。德国作曲家瓦格纳(1813-1883年)在评论海顿时曾这样讲道:他一生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和力图保持受人敬爱的地位,所以他被看成唯命是从、卑躬屈节的人。海顿不像莫扎特那样,敢于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更比不上贝多芬,英勇、主动地向现实发动猛攻!海顿就是海顿,他虽有时对屈辱的处境感到痛苦,却能安于现状,自得其乐。他的音乐风格正如他的个性一样,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就像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他总是用这种笔调来歌颂大自然,歌颂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还经常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海顿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乐曲中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海顿的幽默不同于莫扎特,是真正的幽默。海顿的音乐幽默、悠闲、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

交响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号召力。《惊愕交响曲》在众多交响乐中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音乐爱好者。这学期通过这门《欧洲经典音乐欣赏》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音乐修养,以后我会继续关注经典音乐,多了解一些音乐常识。

参考文献:

1. 史小曼.古典与浪漫的碰撞——海顿奏鸣曲简评.万方数据库

2.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百度文库

3. 林玉峰.欣赏交响乐之父——海顿《惊愕交响曲》.万方数据库

4. 从《告别交响曲》和《惊愕交响曲》看古典音乐家海顿.百度文库

第二篇: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说课稿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 朱月红

一、教学背景说明:

(一)、教材说明: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初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古典乐派”,本课为第一课时。古典乐派是欧洲音乐发展中继巴洛克音乐之后、浪漫主义音乐之前的一个音乐流派,主要以“交响乐”的形式出现。作者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是古典乐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因此,本课在初一、初二年级学习内容的衔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初中阶段学生了解欧洲音乐发展及相关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二)学生情况

1、初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听辨、感知、理解、判断能力,但对外国作品和音乐家了解极少,对欧洲音乐作品的聆听兴趣不是很高,但他们对作品背后的故事较感兴趣,可借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聆听兴趣;

3、初一阶段的学生比较活跃并富于幻想,乐于进行音乐活动,可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2、我校学生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音乐知识相对薄弱,实际授课中需要及时渗透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说明: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逐渐喜欢欧洲音乐,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通过创编活动,树立小组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

聆听音乐片段,感受音乐变化,探究音乐表现要素和变奏手法;模仿变奏手法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简单的音乐创编;

3、知识与技能:

了解海顿生平;会唱并记住主题旋律,能够听辩出主题的不同变奏;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力度的作用等相关音乐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受作品风格,体验音乐情绪;分析作品变奏手法,理解什么是“变奏曲”

2、难点:分析变奏手法(交响乐的结构一般都比较庞大,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三)、教学方式:

聆听、感受为主,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分析变奏手法,并进行模仿创编

(四)、技术准备:

PPT课件(含音频、视频等音响资料)

三、教学过程说明:

本课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六个步骤:

(一)情境创设:

聆听教师弹奏《小步舞曲》,回答相关问题:作品的名称、作者及所属流派。

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出初一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导入本课:“巴洛克音乐的结束也预示着一个新的乐派的诞生,就是今天要学的古典主义音乐”。这一

设计的目的:用《小步舞曲》的音乐情绪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提取旧有知识和本课内容相衔接。

(二)感性认知:

1、初始音乐家:海顿

有关音乐家的重要信息仅凭老师的介绍,多数学生容易前听后忘,但他们爱看电影,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观看相关影片,以此来整合学生的听觉、视觉、感知等,多方位开掘学生的体验活动,促使他们对外国音乐家产生兴趣。

2、设置谜面,激发兴趣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聆听欲望,教师用作品背后的一个小故事以猜谜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海顿生活的年代,一些附庸风雅的贵妇人根本听不懂音乐,但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却坐在音乐厅假装欣赏,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海顿非常看不惯这样的场面,就想了一个奇妙的办法把他们叫醒——是什么办法同学们想知道吗?”学生若想从音乐中得到答案,自然就会在下面的聆听中集中精神、认真聆听。

3、初听主题,尝试命名

听完主题片段,学生根据听觉感受自然得出前面谜语的答案,对作品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这时老师并没有点名作品的题目,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听觉体验为作品命名,让学生体会“惊愕”的原因:力度的强烈对比,这也为后面总结力度的作用进行了铺垫。同时“命名”也是简单的创作,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视唱主题

为了加深主题印象,为后面分析主题的每次变奏打下基础,一定要认真地视唱主题。这里教师特意提出了顿音记号“▼”以及变化音,要求学生按照音乐标记进行演唱。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每节音乐课都要根据所学内容或多或少地点到一些音乐知识,这节课也不例外。

(三)分析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为学生终身学习引导方法,学会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 很多学生知道“是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因此,这一环节作为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自主学习经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在聆听分析每次变奏时,我都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通过对比聆听,进行辨别。

例如第一变奏活泼的情绪表现是因为音色的改变,小提琴奏出的副旋律和主题旋律同时进行,使得音色变得明亮。

第二变奏改变的不仅有音色,还有调式。大部分学生能听出音色的改变但分辨不出调式的改变,这时教师就及时提炼出C大调主题乐句1 1 3 3︱5 5 3︱4 4 2 2︱7 7 5︱和c小调的.

主题乐句6 6︱︱5 5︱进行对比弹奏和演唱,让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明白了.

主题和第二次变奏的不同:由原来的C大调改变为同主音的c小调,又简单地了解到了新的音乐知识——调式。

在分析每一次的变奏手法时,教师的提示或问题的提出都给出了学生聆听的目的,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音乐的形式要素在欣赏、分析、理解作品时要始终强调”,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积极主动、有目的地聆听音乐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或经验。

在分段聆听、分析之后,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变奏曲”,理解了力度的作用,总结出相关的音乐概念是自然而然,只是在语言表述方面不够严谨,需要老师的补充讲解。

(四)深入感悟:

分析之后,自然要深入理解和感悟作品,感受海顿的作品风格:幽默、诙谐、乐观。这时教师及时地渗入德育: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必胜的信心!这一环节

使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对音乐的理解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

(五)创作实践:

创编活动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出个性和创造才能,同时加强审美体验。从创编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这一环节也可以看作本节课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四、教学反思说明:

纵观本课,反思如下:

优点:

1、 从学科特点出发,注重新旧概念衔接,注重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与感受;

2、 在学生歌唱、聆听、创编等审美体验活动中始终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记号、强弱对

比、音区、音色、节奏等)的学习;

3、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音乐,为今后的自主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积累有效的知识经

验。

不足:

1、应全员参与进行小组创作成果的展示

本课教师让各小组只选派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可能忽视了其他学生也想要表现的心理期望。既然是集体的智慧,就应让小组全员参与表现。不必要求集体演唱的水平有多高,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创作的成就感。也许这样才更符合课标所提的“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2、师生在镜头前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学生回答问题不够活跃。归其原因:有镜头就会紧张。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待于锻炼和提高——还需要上更多的公开课和教学基本功的不断提高。

更多相关推荐: 惊愕交响曲反思

惊愕交响曲课后反思墙头学校薛霁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通过聆听欣赏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也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使学生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为了能让学...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湘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一指导思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

教学内容: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余姚市子陵中学陆地教学内容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能够对小夜曲类作品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二知识目标1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与音乐风格了解小夜曲体...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从中找出最佳的答案1如在欣赏...

二年级上音乐教学反思-小狗圆舞曲人教新课标版

小狗圆舞曲教学反思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从中找出最佳的答案1如在欣赏...

《梦幻曲》曲式分析

梦幻曲曲式分析670字符梦幻曲是舒曼所有钢琴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它是ABA的三段曲式为F大调A段从第1小节开始到第8小节一开始就进入梦幻的意境B段从第9小节至16小节旋律转到g小调再到d小调C段再现从17小节开始曲...

小夜曲、梦幻曲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小夜曲梦幻曲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描绘月夜的中外音乐作品充满着诗意表达了音乐与社会的人文性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的情景体验这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意境教学重点感受小提琴和大提琴音色的表...

人音版四年级梦幻曲教案

电子教案课时教案四年级音乐学科上册

大班音乐活动《梦幻曲》

大阪音乐活动梦幻曲在进行美术活动美丽的梦时我选择了梦幻曲作为孩子们绘画过程中的背景音乐当时龙龙就很兴奋的和我说老师这个曲子是用小提琴演奏的我就学着小提琴呢别的孩子也跟着呼应着说真美呀真好听看到孩子们对这首曲子很...

快乐的小木匠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木匠教学反思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

小学音乐第八册第三课《综合训练》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第八册第三课综合训练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中起到辅助作用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不禁会对教师的辅助作用有很多思考教师在学生学习...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3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使学生...

惊愕交响曲教学反思(1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