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张悬赏通缉令:东北二王463医院事件,3万警力围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悬赏通缉图片 新中国首张悬赏通缉令:东北二王463医院事件,3万警力围追

新中国首张悬赏通缉令:东北二王463医院事件,3万警力围追

2023-04-06 1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64医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东北二王的逃亡之路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如何获取枪支弹药的?警方有必要召集3万警力最后是否能够顺利逮捕到“东北二王”?

463医院枪杀案件

先把时间带到1983年的2月12日,今天是喜庆欢乐的大年三十。这天中午沈阳空军463医院只有寥寥几位值班的工作人员。

原来是因为为了迎贺新年,大部分的医院职工都来到了医院的礼堂观看一部曾风靡一时的电影《庐山恋》,此时的医院职工们都还沉浸在喜祥和的节日气氛当中。

而王宗坊和王宗玮两人鬼鬼祟祟地溜进了医院,他们的目标是463医院的小卖部,并且顺利窃取了若干包凤凰牌香烟、味精以及一大叠十元钞票。

王宗坊和王宗玮准备逃离作案现场时,王宗玮被医院政治部主任和医院给养助理员吴永春拦住并被带到了门诊楼进行审问。

在当时有没有正当工作是判断是否是良民的重要标准,于是周华明要求查看一下工作证,王宗玮只好极不情愿地交出自己的车间工作证件。

在周华明审问时,吴永春逮住了不见人影的王宗坊,拦腰截下准备骑自行车逃走的王宗坊之后,吴永春和几名同事一起把他押到了门诊大楼的和王宗玮不同的另一间办公室。

此时医院的礼堂里坐满了医院的职工和家属们,大家正被电影中动人的情节吸引住,因此观众们没有留意到外面骚乱的声音。

中午一点左右的时候,电影已经放到了一半。突然正入迷的观众听到外面传来的啪啪的两声,职工们没有把这个声音放在心上,还是继续看电影。

因为今天是大年三十,他们猜测可能还是外面有人在放鞭炮。但是猜测很快就被打破了,因为礼堂外紧接着又继续出现了几声巨大的声响。

原本专心看电影的职工们已经开始慌乱起来了,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不是放鞭炮的声音,这是枪声。

礼堂内原本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被打破了,人群开始紧张骚动。一大批人开始冲出礼堂,去寻找声响的来源,刚出了礼堂就听到有人喊:“快来人啊!抓凶手!”。

原来是吴永春在翻看王宗坊的挎包时找到了医院小卖部丢失的物品,和同事商议着要把他扭送到警察局时,王宗坊突然就倒在地上不断抽搐,并且不断发出尖叫,仿佛是羊癫疯病发了。

大家没想到的是这声尖叫是一个暗号,隔壁房间的王宗玮听到之后立马掏出一把手枪,两声枪响后周华明当场死亡。

在冲向隔壁房间的路上王宗玮又枪杀了两个冲向自己的工作人员,以及正拿起电话打算报警的一位医护人员,然后王宗玮继续把枪指向剩余的几位工作人员......

吴永春看到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有6名同事倒在了血泊当中,并且王宗玮的枪开始指向了自己。

于是吴永春迅速挟持了王宗坊以为可以阻止王宗玮扣枪,没想到在僵持局面下,吴永春率先暴露在了枪口下。连续的两枪导致吴永春也陷入了昏迷。

警方搜寻凶手信息

从礼堂出来的职工赶向枪声发出的地方——医院门诊部的大楼,发现了门诊大楼的走廊上有两个人倒在了血泊当中,凶手不翼而飞。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躺在外科院的墙角,他就是吴永春,用军帽死死地摁住自己的脖子上从食管里冒出来的血,高喊了一声“来人啊!抓凶手啊!”之后就昏死过去了。

血泊旁都有许多的子弹壳,显然这几位同事都是被枪击中的,人群更加紧张和手足无措了,好几分钟之后才有人想起要报警。

警方到达现场之后,发现这几名目击证人都还在昏迷当中,现场只有一个黄色的挎包和13枚子弹壳,关于凶手留下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

凶手不翼而飞很有可能就是混在刚刚一起跑出礼堂的人群之中趁人不备逃跑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发现其中一名被害者的手上紧紧地攥着一张工作证,工作证上清楚地写着一位名叫王宗玮的男子的工作单位的相关信息。

这张工作证件很有可能就是凶手的,或者与凶手关系密切的,否则这名受伤昏迷的伤员不会把他死死地攥在手里。

这张通行证成为了警方破取案件的突破口,成为破案的关键性证据。

根据工作证件,警方顺利摸清了这名男子的身份信息。加上幸存者的有关描述,警方确认了这位叫王宗玮的男性就是此次枪杀案的主角。

警方兵分几路,有的小组前去调查了解王宗玮枪支是怎么得来的,有的迅速展开搜寻查找这两兄弟的下落。

新中国第一张警方悬赏通缉令

在得知凶手持枪后,为安抚群众和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沈阳市公安局迅速在全市展开了全面的搜捕,但是搜捕了一整晚之后,警方还是一无所获。

这时警方收到群众举报,在下午两点多,也就是案发后的一个多小时,有市民看见东北二王在沈阳文官屯火车站出现过。

警方大吃一惊,二王的行动居然这么迅速,他们很有可能在搜捕行动开始前就已经坐上火车站逃离了。

因此要逮捕凶手并且引起群众小心悍匪保护自身安全,就必须发布通缉令了。

这时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新中国以来第一张悬赏通缉令的申请者。

1983年2月12日,公安局在收到沈阳463医院特大枪击事件的相关案情报告后,立马指派了两位治安局副局长负责案件侦破和抓拿凶手归案。

1983年2月13日,刘文接到任命之后立马申请发布通缉令,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持枪杀人潜逃犯王宗坊、王宗玮的逮捕。

这张通缉令详细地描述了东北二王的体貌特征、口音、衣着等,并附上了两人的照片。

但是由于当时的通讯技术并不发达,通缉令都是派人拿着纸质通缉令坐上火车每到一个地方就通知到当地公安机关,非常耗时耗力,收效也不好。

1983年2月15日,东北二王所乘坐的列车又发生了伤亡。

形势严峻,因此在1983年5月,警方发布了一份特别的通缉令,这份通缉令和1983年以前的相比,就在于多了一行批注。

这个批注上写到,只要对公安机关抓获二王有帮助的,会奖励从五百元到两千元不等。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80年代,“悬赏”可是刑事侦破工作的一个新概念。

而且是奖励两千元,这可是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

这张悬赏通缉令大大地鼓舞了警民合作的积极性。终于在1983年9月13日的上午收到了来自群众的举报,遇到两名和二王的提麦特征十分相似的男子。

警方立即调动警力前往江西广昌,势必要把二王围歼在广昌。

终于在联合了炮兵团队、武警、以及广昌临近县所有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男性组建的天罗地网后,五天之后终于在大山上成功围歼东北二王。

这次的东北二王抓捕行动历经7个多月,整个抓捕行动中展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

这张新中国的第一份悬赏通缉令,也给许多的刑侦工作打开了思路,积极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形成警民合力共治共享的和谐局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