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事宁人的意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息事宁人是什么意思的意思 息事宁人的意思

息事宁人的意思

2024-05-29 12: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拼音xī shì níng rén

注音ㄒ一 ㄕˋ ㄋ一ㄥˊ ㄖㄣˊ

解释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后指平息纷争,使彼此相安无事。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例子息事宁人的做法,有时只会助长邪恶,于事反无补益。老一辈的长者总以忍让为本,凡事大都采取息事宁人的作法。老李为人最怕麻烦,所以事事抱持息事宁人的态度,与人无争。你就不要再追究这件事了,息事宁人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他越希望息事宁人,对方就越不肯善罢甘休,仿佛吃定了他似的。

正音“事”,不能读作“sì”;“宁”,不能读作“nìng”。

辨形“事”,不能写作“是”。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在“解纷求安”的表述上。

书证 01.《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源)02.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其时朝廷之上,无不以画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雠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03.《清史稿.卷一一.高宗本纪二》:“己卯,以用兵金川劳费,密谕傅恒息事宁人。”04.《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或更遣使赴日本报聘,辨明开砲轰船原委,以释疑怨,为息事宁人之计。”

感情息事宁人是褒义词。

繁体息事寍人

近义词相安无事

反义词推波助澜、无事生非

典故解释 汉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术,建初四年(西元79)召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令班固等据以作成《白虎通义》;又诏曹褒定汉礼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遗规,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史家将他与明帝媲美,两朝合称“明章之治”。章帝为人宽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钻凿之类的酷刑。章帝曾下诏,命令所有的官员,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验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间互相告发,一律不得受理,为政以不得生事扰民为重点。后来“息事宁人”演变为成语,用来指平息纷争,以使彼此相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