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精简版)(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原则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精简版)(一)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精简版)(一)

2024-06-03 1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精简版)(一)

发表者:张奇山 人已读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精简版)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是常见的中毒之一,也是急性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一、概述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由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环境中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

二、接触途径和毒性

1.接触途径: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机体引起中毒。

(l)居家生活环节:主要危险因素是:未正确使用取暖炉具,未正确安装和使用烟囱,居室通风不良等;违规安装和使用燃气热水器,且事故现场通风严重不足或热水器质量不合格:自杀患者也占一定比例。

(2)生产环节:当空气中CO浓度>115mg/m3就会发生ACOP;燃煤锅炉排风系统故障,生产和转运煤气的设备发生泄漏或设备维修过程中未按操作规程作业,同时作业场所空气流通不佳均可造成ACOP事故。

(3)煤矿瓦斯爆炸:煤矿瓦斯爆炸可产生高温火焰、很强的冲击波和大量有害气体,co是主要的有害气体。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co浓度更高,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当环境中co浓度超过0.05%就会造成人员中毒。

(4)公共场所:

(5)交通运输业:各种车辆、轮船、飞机的内燃机所排放的废气含CO 4% -7%。车辆密集地方co浓度增高。

(6)农牧业生产环节:冬季种植蔬菜的密闭塑料大棚、饲养场的孵化车间用煤炉取暖又无排烟设施,易发生ACOP。

2.毒性:co被人体吸收的量依赖于每分钟通气量、co暴露时间、co浓度及环境含氧量。

3.血液HbCO浓度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患者血HbCO浓度与其临床表现往往不一致。HbCO浓度受脱离环境时间、途中是否接受氧疗等影响。

三、临床表现

1.中毒程度的协同因素:中毒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①CO浓度越大,c0暴露时间越长,中毒越重。②伴有其他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氯甲烷等)会增强毒性。③处于高温环境、贫血、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发热、糖尿病及各种原因所致低氧血症者病情严重。

2.神经系统:(l)中毒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大脑弥漫性功能和器质性损害。①全脑症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搐和癫痫等。②局灶表现:如偏瘫、单瘫、震颤等。(2)脑水肿:意识障碍,呕吐、颈抵抗,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3)脑疝:昏迷加深,呼吸不规则,瞳孔不等圆,光反应消失。(4)皮层盲:因双侧枕叶的梗死、缺血、中毒所引起。表现:①双眼视力减退或黑蒙;②瞳孔对光反射存在;③精神状态较好。(5)周围神经损害:部分中、重度患者在神志清醒后发现其周围神经损伤,如面神经麻痹、喉返神经损伤等,少见长神经损伤。(6)皮肤植物神经营养障碍:少数重症患者在四肢、躯干出现红肿或大小不等的水泡并可连成片。

3.呼吸系统:(1)急性肺水肿:呼吸急促,口鼻喷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双肺大水泡音。(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①ACOP后气促、紫绀、烦燥、焦虑、出汗。②呼吸窘迫;③低氧血症;④肺X线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可有斑片状阴影;⑤肺动脉楔压(PAWP) 33 mmoVL,血钠常>145 mmol/L。辅助检查对于鉴别诊断有意义。

六、一氧化碳中毒( carbon dioxide poisoning,COP)治疗

1.院前急救 转移病患到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畅通,将昏迷患者摆成侧卧位,避免呕吐物误吸。

2.现场氧疗 利用现场准备的吸氧装置,立即给与氧疗。“氧”作为一种药物,其应用像任何其他药物一样,应有明确的指征,ACOP现场氧疗的原则是高流量、高浓度。

(1)鼻导管给氧:现场氧疗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是最为经济简便和便于实施的方法,单侧鼻导管给氧能提供较高的氧浓度,但高流量的氧通过鼻腔时会使患者极不舒服,而且氧浓度不易控制。双侧导管法比单侧导管法方便,吸氧效果与单侧鼻导管相似,是患者最易接受的一种方法。

(2)面罩法:①简易面罩法:在低流量时面罩内积聚较多量空气,引起C02重吸收。氧流量过低可致Fi02下降,所以氧流量一般需要5 -6 L/min,简易面罩适用于缺氧严重而无CO2潴留的患者。②贮氧袋面罩:以较低流量氧提供高Fi02,为无重复呼吸面罩。③文丘里(Venturi)面罩:根据Venturi原理制成,氧气经狭窄的孔道进入面罩时在喷射气流的周围产生负压,携带一定量的空气从开放的边缝流入面罩,常用的氧浓度24% - 40%,高流速的气体不断冲洗面罩内部,呼出气中的C02难以在面罩滞留,为无重复呼吸面罩,治疗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时选用Venturi面罩。

(3)呼吸机:

(4)便携式高压氧舱:

推荐意见:现场氧疗作为ACOP后必不可少的抢救治疗措施,各参与抢救和治疗的部门均应创造条件立即实施氧疗。采用无重复呼吸面罩(贮氧袋面罩和Venturi面罩)氧疗效果好,实用性、经济性高,首先推荐使用。

3.早期抢救治疗

首先应是高流量、高浓度补氧和积极的支持治疗,包括气道管理、血压支持、稳定心血管系统、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合理脱水、纠正肺水肿和脑水肿,改善全身缺氧所致主要脏器脑、心、肺、肾缺氧所致器官功能失调。当持续严重低氧血症,经吸痰、吸氧等积极处理低氧血症不能改善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

推荐意见:早期综合的、及时、恰当、科学有效的抢救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4.高压氧治疗 常压下鼻导管吸氧改善缺氧需要很长时间。近年高压氧在ACOP早期治疗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与标准氧疗相比高压氧治疗可以迅速解离HbCO,促进CO排除。Pa02与CO的半清除时间呈负相关。

推荐意见:有条件时,尽早高压氧治疗可以尽早排出体内CO,有益于患者尽快清醒,减轻机体缺氧性损伤,降低迟发脑病发生率。在急性期应尽早送到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行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压力和次数(成人,不适用于小儿):国外治疗压力多采用0. 24 -0. 30 MPa,国内大多采用0.20 -0.25 MPa,舱内吸氧时间60 -90 min。治疗压力和吸氧时间对预后影响的报告尚少。国外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大大高于国内,目前尚不能判定与其高压氧治疗时间过短有关。目前在高压氧治疗时间、疗程、总治疗次数等方面各个医疗单位随意性强。

推荐意见:高压氧治疗压力0. 20 -0.25 MPa(成人,不适用于小儿)。舱内吸氧时间60 min。治疗次数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但连续治疗次数不超过30次。高压氧治疗间期是否吸氧应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

5.顽固性低氧血症 患者在氧疗后仍然不能纠正低氧血症( S02< 90%,P0230分;改良的Ashworth分级改善2级以上或达0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收藏 举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QQ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1-08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