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2周年:媒体如何书写重大灾难的集体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样写板报稿子 汶川地震12周年:媒体如何书写重大灾难的集体记忆

汶川地震12周年:媒体如何书写重大灾难的集体记忆

2024-05-30 17: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是汶川5.12大地震12周年纪念日,自从2008年至今的12年间,每年都有媒体进行“周年祭”报道。这些报道在不断唤醒我们关于这场灾难的记忆,也塑造了我们对于汶川地震的记忆。

在这12年间,汶川地震从一个自然灾害,演变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被反复地陈述、召唤和征用。在媒体的报道中,汶川地震代表了中国人民抵御自然灾害时表现出的无畏的勇气。代表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凝聚力,代表了“多难兴邦”的坚强意志。

通过这些报道,社会民众对汶川地震的记忆也在不断地书写与重塑,同时也不断强化着普通人的家国认同感。

一直以来,关于汶川地震“周年祭”的报道在学界就备受关注。今天的推文,我们整理了学界的几份研究向大家展现重大灾难的集体记忆是如何在这12年间被大众传媒书写与塑造的。

一、隐喻使用:迎合国家宏大叙事,以强化家国认同

隐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话语形式之一,以基础而隐蔽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全国媒体的纪念话语种类纷呈,但从概念隐喻的视角观之,却集中为战争、家庭、方位、人体等四类隐喻形式。在灾难日渐远去的现实背景下,重新编织的纪念话语将灾难重构为一幅以国家和党组织为核心的防御战争。它褪去了天灾突降时的惶恐、混乱、伤亡、绝望,也淡化了应对灾难时的感动、悲壮与人性之光芒,而是成为组织效力和国家权力展演载体。

(图片来自:《创伤、战争、起点与新生:“汶川地震十年”纪念报道中的叙事隐喻》)

战争隐喻指的是把战争中那些关于敌我之间的利害、矛盾和冲突等事物的特性投射到类似特征的相关事情的概念域之上,由此直接衍生出一系列的隐喻侧面,如敌人、受害者、英雄,战争的手段、过程与结果等。

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大量运用战争隐喻,将自然灾害转化为对生命、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对立面,以此召唤“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来“抗击”天灾。十年之后的纪念报道中,“抗震救灾”依然是高频关词“地震即战争”这一基本隐喻被应用到汶川地震情境之下,并转化为众多非常具体的隐喻表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