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绘到智能,天气图折射科技变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画气候图视频 从手绘到智能,天气图折射科技变革

从手绘到智能,天气图折射科技变革

2024-06-15 04: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气象报记者 牛彦元 黄彬

  手绘天气图是一件极其讲究的事儿。

  先说准备。一张印着中国地图的白底儿纸,质地要厚,上面绘着各城市、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标志。不同的线,粗细、颜色不一样,用的笔也不一样。想把线画得“顺”,得一气呵成。眼睛看着标好的数据,脑子里判断出线的位置,手里的笔也得跟上。画出清晰的天气图,靠的是一次次利落的手起笔落……

  如今,随着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天气图早已实现轻点鼠标就能够自动生成,3D显示、多种类型数据叠加、自由缩放……可每一代预报员始终将服务民生的初心寄托在那一张张图里。

  一

  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的记忆里,他当年光是练习把线条画流畅就花了大半年时间。

  1989年,孙军刚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画天气图,“每天要画六张以上”。刚开始绘图的时候,线条很乱,粗细也不均匀,让他有点受挫。当时看老预报员画的图,他都是抱着欣赏的态度,面对那些优美的天气图,连做预报的心情都会好起来。“他们有的画了四五年,甚至十几年。”

1978年4月的一张手绘天气图。牛彦元 摄

  那时候,天气图是做预报的主要依据。每天早上8点,由当时通信台工作人员负责把各个站点的实况监测数据填到纸上,然后送到天气预报会商室,由孙军和他的同事轮班手绘天气图。

  绘好的天气图最终会被摆放在会商室,由值班预报员进行分析。这时候,会商室俨然成了图纸的海洋。“最多的时候得挂上十来张天气图。”孙军说,当时可供参考的资料除了天气图以外,实在太少。风云卫星处于起步阶段,每隔六七个小时才能提供一次资料,还有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一些产品图、日本的传真图都要打出来挂上,供预报员参考。

  结论当然也是粗放型的。在一块大型塑料板上,压着一张中国地图。预报员会把预报结论用笔在地图上圈画出来,这些“圈”大多是大尺度区域性降水的落区——10毫米、25毫米、50毫米等等,天气预报影视制作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完成这些工作,往往已经到了下午四点多。

  当时天气预报制作的速度很慢,可孙军还是感怀当年的积累:“通过绘制天气图,能够了解天气系统时常在什么地方发生、有多强,对于现在做预报的时候订正数值预报结论很有用。”

  如今,在许多高校气象专业本科课程中,手绘天气图仍是必修课。画一画,学生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天气系统的演变。

  二

  在气象业务中,纸上的天气图,终究还是“老去”了。

  1995年,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启动开发。1996年6月,MICAPS系统初级版本在中央气象台投入业务试运行,天气预报的自动化水平得以提升。

  手绘天气图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逐渐被机器所取代。“最早是从比较简单的高空图开始实现自动绘制,后来就是更加复杂的地面图。起初我们还需要人工修改订正,经过不断完善,到现在已经基本能满足天气分析预报的需求了。”孙军说。

  到了2011年,天气图已经基本能够实现在电脑上自动生成。这一年,刘凑华刚刚上岗,成为一名预报员。

MICAPS系统截图。

  如今,年轻的他已经是中央气象台的一名副首席。而天气图的绘制也进一步智能化,比如线条密度都已经能够通过鼠标缩放控制。“现在观测站点密度较以前大大提高,放大后就可以清晰地识别这些站点的详细信息。”此外,天气图也从平面到了立体,能够叠加不同图层,把最新的风云四号卫星云图、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观测图、降水实况图整合到一起。

  而天气图,也早已不再是预报员得出预报结论的唯一参考——过去,实况数据在手绘天气图上呈现,预报员“看图说话”,进行线性外推;现在,实况数据会被数值预报模式“吃进去”,通过复杂的运算,由机器给出结论。

  现在,天气图的价值类似于一把筛子,依据它从多家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结论里,选出更可信的。比如,数值模式在前一天夜里预判出第二天的天气形势,刘凑华需要在第二天早上结合卫星、雷达以及地面观测等实况数据进行再分析,判断该数值模式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偏差程度等。

  三

  对天气图的依赖程度在降低,可护佑民生的心意没有变。

  孙军说,三十年前他刚工作的时候,还没有视频会商机制。因为当时资料有限,每天都要抢在预报之前,给天气系统可能波及地区的预报员挨个打电话,讨论天气形势,确定影响程度。

  刘凑华现在做预报、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更加高效、精准的预报方式来开展个性化服务,“海淀下雨,东城不下雨。这样的精细化预报程度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至于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值模式不断发展,由“机器大脑”给出的预报结论将会越来越准确,预报员主观经验的参考价值将会越来越低。“这是好事儿,是气象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预报员的根本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让预报更准确、服务更精细。未来,预报员的工作可能会转变成把机器给出的复杂信息,转化成更贴近公众生活的多样化服务产品。”刘凑华说。

  技术手段在变,数据呈现方式在变,可天气图永远不会被淘汰,孙军和刘凑华对此都非常笃定。“现在天气图的形式、种类已经丰富多了,我们需要借助这个工具去理解大气状态。获取的信息越多,就更需要利用天气图来挑选最需要的东西,不然预报员会被这些信息淹没的。”孙军说。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8年10月12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