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化根基 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先进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根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我国把文化自信视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完善网络生态持续向好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在公共文化繁荣发展中铸就国家和民族之魂,国家治理之魂,不断铸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繁荣;文化根基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53(2022)11-0004-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先进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根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华大地上绘就了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华文化壮美画卷。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把文化自信视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完善网络生态持续向好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在文化繁荣发展中铸就国家和民族之魂,国家治理之魂,不断铸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一、现代文明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价值基础

  (一)新文化运动唤起民族伟力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他们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刊发的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五四运动》一文中充分肯定了五四运动在反帝反封建运动中的意义:“五四运动的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2]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3]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统治中国的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在中国社会掀起了生气勃勃、浩浩荡荡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适合现代中国发展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思想和社会环境。1919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著名文章,欢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青年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评价道的:“‘五四’以后则不然,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4]正是这个“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民族觉醒,走向现代化之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此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被毛泽东同志称之为“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式民族复兴的道路,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先河。季羡林晚年在《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文化与现代化有关的命题,就是关于东西方文化在世界中的地位问题,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季羡林认为,从人类全部历史来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5]“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就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6]费孝通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非常关注东西方文化的历史地位:“我认为,如果人们真的做到‘美美与共’,也就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异民族的文明。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才能出现持久稳定的‘和而不同’。”[7]季羡林和费孝通都各自通过自己的百年学术生涯和生活实践思索中国文化的出路和方向。他们的思考,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现代中国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和意义。费孝通在晚年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东西方文化碰了头,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就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问题,他们围绕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争论不休,可以说至今还在继续中。”[8]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文化自强自信,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凝聚全民族共识,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革命文艺助力民族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开始广泛传播,这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形势的必然要求。五四运动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给封建主义前所未有的打击,之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高度肯定了五四运动后的文化运动,他指出:“‘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多起来了,这是很好的事。”[9]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集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即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说道:“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10]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了文化、文艺在中国革命、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要求文艺要更好地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毛泽东同志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系统回答了当时困扰着文艺界的种种问题,明确要求党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在根本上立场明确、态度鲜明,坚持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指导地位和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1944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了文化艺术的重要意义,“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11]毛泽东同志把文化文艺摆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重要位置。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新中国成立后,党把文化艺术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956年4、5月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心思想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也就是说,文化艺术界和学术界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扬社会主义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地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项有利于社会主义阶段科学、文化、艺术、学术事业迅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方针。改革开放后,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原则,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为四个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给当时的思想理论、社会舆论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早在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2]此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伟业,必须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这个时期,文化艺术领域在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以及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在体制创新、政策制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催人奋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3]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

  二、加快建设凝聚力和引领力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突出强调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4]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

  (一)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指导我们思想的核心力量。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15]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建设为文化艺术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文化艺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文化艺术对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价值性力量。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一是在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宣传教育活动中,系统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社会规范和社会行为中。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将每年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国家每年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代表出席仪式,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赓续英烈精神、汲取前进力量。2018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一举措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组织志愿服务、开展文艺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家要有知识不足、本领不足、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史”学习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切实做到知、情、意、行统一,不断提升学习效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党和国家建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活动,彰显党心民心、国威军威,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6]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基础。二是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正在转化为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载体。十年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从100处扩展至300处,形成了全面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成就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广袤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正在转化成为一个个寓教于游的红色景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载体,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激发奋斗精神的生动课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每年平均增长超过11%,2019年达到14.1亿人次。重走长征路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保护开发好长征路上的红色资源,弘扬光大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深度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夯实法治国家的基础,努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努力实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通过基层、重大赛事、重大节庆等活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发扬志愿服务精神,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段的社会成员纷纷投入到志愿服务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我国的诚信长效机制建设扎实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逐步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日渐加强。

  (三)把完善网络生态作为建设持续向好的舆论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17]十年来,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1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十年来,我国坚持党对媒体的全面领导,坚持宣传正能量,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导向,唱响主旋律,逐步建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内宣外宣互动的传播格局,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首位,以先进技术支撑媒体传播体系,创新传播手段,寓教于乐,滋润人心,打造天清气朗的网络空间。

  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全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部,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家;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列世界第一。笔者在2022年调研中了解到,在生产非遗产品都塔尔的新疆新和县加依村,以维吾尔族居民为主体,汉族群众积极参与生产和销售,通过保存传统的都塔尔生产工艺,使非遗文化得到开发利用,推动民族文化弘扬光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了生产发展,提高了生活品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这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19]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结合,把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理表达出来,通过文化旅游活动实现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思想、情感、心理的交流交融。2019年以来,国家博物馆挖掘内部空间潜力,把近2000多平方米内部空间改造升级,改造成为观众服务区,建设了饮食区、咖啡厅、母婴室等,可同时容纳600余名参观者就餐、休息。国家博物馆还增设休息座椅、爱心坐垫、免费轮椅等,为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特殊群体提供优质舒适贴心的服务,使观众切实感受到博物馆的舒适温馨,提升了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全国各地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活动3.6万次,举办各类教育活动32.3万场,年接待参观群众人数最多时达12.27亿人次。越来越多的游客“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出游方式越来越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通过人们日常生活融入心灵,外化于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游客对区域历史、地区文化、地域风俗认知和了解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许多名胜古迹、旅游景区、精品展览、文化活动一票难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得到很好发挥,“云文化”步入大众生活,呈现加速趋势,满足着在公共服务空间变动环境下的人们的精神需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成为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靓丽风景线、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各级干部、人民群众的心坎。长期沉睡的文化遗产开始“活起来”,国潮国风成为80后、90后、00后的新时尚,“博物馆热”“考古热” “非遗热”“古籍热”此起彼伏、蔚然成风,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转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中国文明历史的深入研究夯实了中华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20]一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助力中华文明探源。中国考古学始于近代,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一百年前,先进的中国近代学人面对内忧外患,心系国家民族,苦苦探寻中国的前途命运,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探寻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发掘民族文物,整理国故、保护国故,为此不惜牺牲生命,他们的努力,铸造起一座座民族文化的历史丰碑,勾勒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脉络,书写了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新时代新征程,中国考古学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一件件考古文物的发现出土及其学理解释,不断夯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史实、学理、方法基础。二是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有机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散发出时代魅力。十年来,文化艺术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创作生产出一批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高质量作品,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创新运用,进一步激发创意灵感、丰富作品内涵、表达深厚思想情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散发出时代魅力。深受观众喜爱的昆曲《牡丹亭》,常演不衰,大胆创新的粤剧《白蛇传》跨界出新,越来越彰显蕴含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旨趣。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通过现代技术越来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等吸引广大观众,引爆大屏小屏。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助力脱贫攻坚、老区振兴、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拓展了“四史”教育的公共文化空间。

  四、在文化繁荣发展中铸就国家和民族之魂、国家治理之魂

  (一)公共文化繁荣丰富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

  十年来,我国逐步构建从国家到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公共文化供给体系不断完善。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到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安排,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及绝大部分博物馆对广大群众免费开放,使公共文化更加便利、更加可及。十年来,“书香中国”建设成绩斐然,遍及城乡的读书活动蓬勃开展。农村电影及时跟进社区居民、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放映质量不断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各地加快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公共文化空间不断创新、不断扩大,各种文化文艺形式从“云端”到“指尖”,满足了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成员对公共文化的多样化需求,即便是在遥远的边疆地区、广袤的大草原上,广大农牧民也能及时观赏、阅读各种文艺节目、电影电视、最新出版物。最为典型的是内蒙古的乌兰牧骑。2021年末,内蒙古自治区有艺术表演团体93个,其中乌兰牧骑74个,草原轻骑兵奔驰在广袤的草原上,服务于广大农牧民。十年来,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文化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参与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设施建设运营的空间持续得到拓展。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十年前,基层群众阅读主要依靠6000多个文化馆、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体系,今天这些服务设施体系已经发展成为包括9.5万个分馆和服务点在内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推动“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2022年,我国“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已经有1.8万个。这些文化设施、场所建在百姓家门口、便道上,贴近百姓身边,大大提高了便利性、可及性。三是人民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各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艺术团体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像乡村“村晚”、大家唱等群众喜闻乐见、便利性强、可及性大的文化活动品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2022年,参与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的超过1.18亿人次,人民群众成为文化文艺活动的主体。2022年,我国群众文化团队超过45万个,与2012年比较增长了50%。走遍祖国边疆地区,广场舞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选择。这是新发展阶段、城市化加速、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条件下的新的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居民傍晚时分走上街头,走进城市广场,通过散步、唱歌、跳舞、直播等形式娱乐消遣,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很多在街头闲逛的居民被广场上的精彩歌舞吸引,加入其中,尽情歌唱、密切交流、相互融合。广场舞搭建起了团结同心的社会网络,是聚会、娱乐的场所。通过这些公共空间,人们可以更加频繁参与社会活动,热衷体育和一些具有仪式感的活动。

  (二)艺术创作持续繁荣,迈上高原,探索高峰

  十年来,我国艺术创作持续繁荣,迈上高原,探索高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强的文化艺术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气神,绘就了“诗”和“远方”新画卷。国家有关部门健全以创作为核心、夯实演出为中心的体制机制,大力支持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等,艺术创作体系不断得到完善。结合重大节庆活动,我国成功举办了《伟大征程》《奋斗吧 中华儿女》《我们的四十年》等重大文艺演出。十年来,党和国家加大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力度,以各类文艺评奖、展演、展览活动引领,融合线上线下、统筹演出演播,使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歌剧《沂蒙山》、话剧《谷文昌》等文艺作品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文艺工作者努力践行由“艺术高原”向“艺术高峰”的历史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立足当代中国文艺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推出了一批既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激发人民精神力量的艺术精品。除了前面提到的《伟大征程》等重大文艺演出外,文化艺术界还创作了一系列其他优秀剧目,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400多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一年内演出近150场,京剧《红军故事》、话剧《谷文昌》《柳青》、彩调剧《新刘三姐》、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等优秀剧目吸引广大观众,广受好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有机统一。

  五、文化自信成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2年9月,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五卷本《复兴文库》大型历史文献丛书正式上架,通过对近代以来重要思想文献的选编,述录先人的开拓,启迪来者的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撰写的序言中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21]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现代文明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国家的显著标志,是国家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社会文明重在建设、以立为本,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传承,使中国人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本质上是文化自信。

  (二)不断增强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化自信

  十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入社会生活,坚持文化艺术服务于社会主义方向,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自己的文化工作、艺术创作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在培根铸魂上守正创新、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展现担当,通过文化艺术创作展示了当代中国文化文艺的新气象新风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D技术、元宇宙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艺术手段。但必须始终坚持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当前就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鲜活的社会生活,依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文化建设功不可没。

  十年来,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脉络和时代大势,创作了大量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艺术作品,以及一大批体现中国文化、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著述。

  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受权发布)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25/c_1129079429.htm.2022年10月25日.

  [2][3][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9,697.

  [5][6]季羡林.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8.

  [7]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70-171.

  [8]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六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56.

  [9][10][1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848,1011.

  [1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1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全文)[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g/2007-10/25/content_6220242.htm.

  [1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19/11/05/ARTI1572948516253457.html.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G],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7.

  [17]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N].人民日报.2016-04-26.

  [18]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N].光明日报.2022-09-01.

  [19]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927/c1024-31377570.html.

  [20]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EB/OL].中国民族网.https://www.56-china.com.cn/show-case-5925.html.

  [21]习近平为《复兴文库》作序言: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EB/OL].人民政协网百家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5043190348371316&wfr=spider&for=pc.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