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普通话,为什么很标准?来看新疆方言的来龙去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快速学好四川话 新疆普通话,为什么很标准?来看新疆方言的来龙去脉

新疆普通话,为什么很标准?来看新疆方言的来龙去脉

#新疆普通话,为什么很标准?来看新疆方言的来龙去脉|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语言地图集·官话之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上三片方言中,兰银官话北疆片历史最为悠久,使用人口众多。因此,狭义的新疆汉语方言指的就是兰银官话。这一成果被收入朗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被定名为《中国语言地图集·官话之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全国 15 幅汉语方言地图中独占一幅,这是新疆汉语方言已被国家权威学术机构确认的标志。

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介绍:兰银官话分布于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及河西走廊、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共75个县市(因阿拉善盟与阿拉善左旗驻地重合,故按1个计)。兰银官话的“兰”指兰州,“银”指银川。兰银官话在我国西北方言中占主要地位。

中原官话是中原民系和关中民系的母语,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是以中原语系为核心的中国历代标准音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和发展。中原官话主要分布于河南大部、山东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青海东北部、新疆天山以南等地区,共390个县市,中原官话的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达到1.67亿。

北京官话,是官话的另一个分支,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并非北京话,更准确的说北京官话是热河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1500万。其中,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承德市滦平县是全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中国汉语方言图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三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的交汇处。从语种角度看,新疆三大语系中阿尔泰语系所属语言最多,有维语、蒙古语、锡伯语等八种。汉藏语系有汉语,印欧语系有塔吉克语和俄语。

定居新疆的汉人长期与当地民族杂居,生产生活用语的互相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各民族长期交流往来,离不开语言接触。纪晓岚在《民俗三十八首》中写道:居住在乌鲁木齐“城南小巷”的“流人妇”们说话常常是“半操北语半南音”。曾任伊犁将军的萨迎阿,《吐鲁番》诗一开头就说,“广安烟户杂民回”,广安是吐鲁番,民回指维族人。不同民族语言相遇时,首先应经过“相杂” 的过程,然后在碰撞、交叉、磨合、抉择中逐渐积累沉淀,剔除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最后进入自己的语言系统。这样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相互交流、交融的地方,繁杂性和包容性也就成了新疆文化的重要特征。

新疆汉语方言的繁杂性和包容性主要体现在方言发音来源的多方性上。新疆汉语方言以北方方言为基准音,不单大量吸收甘肃方言、陕西方言、青海方言、山西方言、河南方言等多种方言的同时,某些发音还融入了少量南方方言(四川方言、江苏方言),而且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某些语音和腔调。

我国1000万人以上的民族有5个(六普):汉族,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其中,汉族、回族、满族的母语是汉语。壮族接近1700万,属于壮傣(泰)语族傣(泰)语支,与傣(泰)、老(佬)、布依族等是兄弟民族,使用壮语的人数长期低于1000万(相当多数人使用汉语方言白话作为母语),且因其语言内部南北壮语方言差异巨大而无法互通。而维吾尔族人口数量1009万,使用本民族语言人群保持在1005万左右且在日常中通用,在我国属于第二大语言。

新疆人口最多的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语言接触十分频繁,汉语方言中存在大量维语借词。比较常用的有:皮芽子(洋葱)、外江(感叹词,哎呀)、巴扎(集市)、阿达西(朋友)、巴旦木(扁桃)、巴郎(男孩儿)、恰塔克(麻烦)、开台(走,离开)、哎来拜来(各种各样)、胡里嘛唐(稀里糊涂、乱七八糟)、白卡尔(无用的,徒劳的)、海麦斯(全部)、莽唉(走开)等。新疆方言在形成过程中吸收大量维语借词,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之处也是十分合理的。因此,有心人会发现,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朋友说的新疆方言格外有味道,也被全国各地的民众所模仿,并经常成为了网络用语的宠儿。

新疆汉语方言还有这样一些特点:

1. 不爱说“怎么”,爱说“咋”。比如咋办、咋弄等;

2. 不爱说“什么”,爱说“啥、哈(二声)、sa”。比如啥事、干哈、那个sa;

3. 习惯在尾词加个“sa”。比如快点sa、咋办sa;

4. 齿音多,图省事,不喜欢嘴巴张圆了讲话。比如事(shi)情,喜欢读成“寺(si)情”;

5. 用词和读音夸张,拖长音(音调越长,语气越重)。比如慢慢儿……(超长音)、在那……达(远处那里,那字发内“nei”音,音调越长,距离越远)

6. un和ong不作区分。比如白云念成白yong(二声),昆仑读作konglong;

7. o多读作e。比如婆婆(popo)读作“pepe”;

8. “下”字有时读作“哈”(四声)。比如哈面(下面)、过来一哈(下);

9. “没”读作“么”(二声)。么事(没事)、么办法(没办法);

10. “去”读作“气”。比如干sa气(干什么去);

一些特色的用词:

1. 劳道:厉害、能干、了不得;

2. 儿子娃娃:男子汉;

3. 尔视:理睬;

4. 勺子:傻子;

5. 歹:好歹这对反义词在新疆话里成了同义词,都是“好”的意思,比如“太歹了”“歹得很”;

6. 喧慌、谝闲传、谝搭啦子:聊天,即北京话里“侃大山”、四川话“摆龙门”、东北话“唠嗑”;

7. 塞皮:小气、吝啬;

8. 肚子胀:生气、不开心;

9. 扛把子:老大、领头人;

10. 丫头子:女孩儿。

新疆汉语方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着普通话的内涵,它如果枯竭,普通话的普及应用也会受到影响。这一点上,新疆话和其他方言一样,都是普通话存在的基础,都是普通话丰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根本源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