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文章】培养孩子“六感”,增强自驱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培养孩子自驱力的方法 【校长文章】培养孩子“六感”,增强自驱力

【校长文章】培养孩子“六感”,增强自驱力

2024-07-04 17: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安全感:孩子感觉到在家庭和社会中会被尊重和爱护,不会受到随意伤害。这就是安全感。

如何培养安全感

①尊重孩子的人格。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了一首世界闻名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

我女儿从孩子出生开始,只要出门都要告诉他,自己出去干什么,什么时间回来。所以孩子六、七岁了,从未因妈妈出门而哭闹过,上幼儿园进校门时也很乖,因为他知道,大人肯定会按时来接他回家。

②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不能把孩子作为自我超越的工具。不能让孩子感觉,你爱他(她)是有前提条件的,你爱的是听话的他(她),是成绩优秀的他(她)。不能说“你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你不考多少分、多少名,我就不给你买新衣服、新鞋子。要说“我会原谅你,因为我永远爱你”。

③建设和谐的家庭环境,包括和谐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尤其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闹,甚至打骂。更不能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当作吵架时攻击对方的武器。

2、自主感:指对事情说了算的掌控感。让孩子能够感觉到自己能够有所选择,有所决定。

凡与孩子有关的事,或是家庭(班级)的有些事,让他(她)参与讨论决策。让决策的自然结果教育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与正面管教对立的两种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严管或溺爱。其最终的结果本质上都一样:就是孩子不知道事物的边界,不懂得自我管理。严管下的孩子要么温顺得无声无息,要么叛逆得惊天动地。溺爱的家长仿佛用行动告诉孩子:看,我有多么爱你。而事实上,溺爱是家长披着爱的外衣的一种充满私意的自我展示。纵容一切,让孩子不懂事物的边界;包办一切,让孩子失去了体验的权力和成长的机会。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为了孩子牺牲一切,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大人在培养孩子自主感上要做到:和善而坚定,温柔而有边界。除涉及孩子人身安全和道德风范的事,要坚守边界外,其他的事原则上都要尊重孩子,有商有量。譬如:“这件事听你的,你做主。”“孩子,你今天回到家有什么计划吗?能不能把要做的事写在一张纸上?”如孩子超过边界,则由他(他)自己承担自然后果。譬如,孩子不按时吃饭,只能等到下一餐一起开饭时才能给他吃。

3、胜任感:指“我行,我一定行”的自我价值感。

多让孩子体验成功。要多用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有三个要素:积极的期望,鼓励性的评价,成功的机会。

“我相信你能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漂漂亮亮!”这是“积极的期望”。

“这件事这么难,你都没放弃,你真有毅力!”这是“鼓励性的评价”。要多用描述性的鼓励。通过描述行为、态度、过程,感受,鼓励孩子。

“你这一点比妈妈厉害,妈妈需要你的帮助。”这是把"“成功的机会”给了孩子。

华泰中学“一三九”班级自主管理机制,就是培养学生胜任感的一个很好的机制。在班主任指导下,一位学生担任学生班主任,带领三个班长及三套班委会管理班级。三套班委能轮流值周,咬尾监督。九个小组成员包点自治。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

4、兴趣感:指生发于内心,不以功利攀比为目的,让人沉浸其中的,伴随人生较长时间的某种乐趣。

要让一个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熟悉规则。连什么是越位都不知道的人,不可能喜欢踢或喜欢看足球。连走步或三步上篮都不懂的人,不可能喜欢打或喜欢看篮球……所以要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首先是要熟悉规则。

②掌握方法。只有掌握了某种事物的规律性方法,才会更能让人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价值,从而乐在其中。

③榜样示范。家长、老师或名人、明星的示范,胜过千言万语。

④反复实践。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更进一步地熟悉规则,掌握方法,增长本领,强化兴趣。

5、目标感:所谓“目标感”,就是在意识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在行动上心无旁骛、朝它靠拢。目标感的核心,不是“目标”,而是“感”。就是经常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能以此为行动指引。

哈佛大学有一项非常著名的研究——目标对人生的影响,进行了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3%有清晰且长远人生规划的人,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10%有着清晰但短期目标的人,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27%没有目标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研究了目标感很强的人群,发现他们会高度投入工作,也对后代的养育和教导尽心尽力。生理上,他们比其他成年人更健康;心理上,他们也更满足,更幸福。健康的人生观也为他们的个人成功创造了条件。

如何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人要用心地引导孩子设定力所能及的目标,并指导完成目标的方法,且对目标完成情况要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目标的设定,从外因上讲,可以是大人与孩子共同探讨,把希望孩子完成的事情设定相应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后,给予孩子喜欢的物资奖励。从内因方面考虑,大人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当孩子达成一定目标时,大人要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即描述性鼓励和肯定性评价。

6、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它是一个人最深沉,最持久的一种自驱力。正如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所说: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那么他就可以忍受一切的苦难。

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①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责任感。原则上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孩子都要自己负责。要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不吃饭就会饿着,不穿衣就会冻着,淋雨就会感冒,睡懒觉就会迟到,不写作业就会被老师批评……

②培养孩子对家庭负责。家里的事可以让孩子参与讨论、建议、甚至拿主意。家务劳动要让孩子分担。孩子自己的袜子、内衣、内裤可以自己洗。一餐饭从准备到收拾干净,有上十道工序,可以摆出来,让孩子选择其中一两道自己能完成的事来做。譬如:拿筷子,抹桌子,洗碗,倒垃圾……

③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从小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序良俗,爱护环境,不随意扔纸屑、随地大小便。带着孩子多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

④培养孩子对祖国的责任感。要教育孩子学习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坚定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要教育孩子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坚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更成功。

作者简介

王庆中,现任天门杭州华泰中学(含附属小学、幼儿园)党总支书记、校长,中国民协高中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协会副会长,湖北校长协会校长培训讲师,长江教育学院特聘专家。湖北省首届民办教育家型校长,全国模范教师。

成 长 教 育 幸 福 人 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