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遇到寝室矛盾,如何破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回复她可是宿舍的人都没有休息 上大学遇到寝室矛盾,如何破解?

上大学遇到寝室矛盾,如何破解?

2024-07-15 06: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图由AI生成

- 本期故事关键词:寝室生活 -

尊重共同需求、尊重个体差异、尊重自己的真实内心、尊重寝室作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严老师推荐的和谐寝室“四步法”。按照这个方法去相处,绝大部分的寝室矛盾都可以避免。寝室不再是不想回去的伤心地,而是一个安全温暖的大后方。祝你们一室之内,相处愉快。

根据严老师的观察,在大学校园生活中,最影响生活质量和心情指数的,莫过于寝室关系了。繁重的学习压力不是最痛苦的,寝室里的那些事,才是最让人头疼的。有同学在心理课作业中感叹:“严老师,和室友好好相处,怎么就那么难?”

从心理上来说,寝室关系问题的发生,在于我们还没能逐渐熟悉了解就因上学的缘故住到了一个屋檐下,物理距离的拉近超前于心理距离的接近。大家想想看,在自己的家中,和父母的关系那么亲密,自己还有一个独立房间,到了大学,大家洗漱起居都在同一个空间,自然就变成了一种挑战。大学生活就是未来生活的预演,即使不考虑未来工作后与他人合租,恋爱结婚的你也会与另一个人 (还是一个异性) 生活在一起,大学寝室生活正好让我们学习与不同生活习惯、节奏和需求的人共处一室,积累经验。

面对寝室共同生活的挑战,严老师总结了一个四步攻略,按照这四个步骤来走,每个人都能成为中国好室友。

一、第一步:把室友当成和你一样的人,尊重你们的共同需求

首先,大家在寝室的基本需求是什么?不就是让紧张学习了一整天的身心好好地休养放松一下吗?

那有什么因素会造成干扰呢?

也许是声音。可能你已经用了消音键盘或者是消音垫,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风声、雨声、键盘声,声声入耳。

也许是光线。为了赶功课,你只是点亮了一盏小橘灯,可是这黑暗中的灯光就像隧道尽头的光亮,光亮刺眼。

也许是气味。所谓“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习惯了自己的味道是不太能闻得出来的,脏衣服、臭袜子,吃剩的外卖餐盒,还有螺蛳粉、榴莲等气味大的食物都会影响其他人。

也许是好奇。在大学,每个人的一天都会发生故事。也许别人并不愿意分享,可是“好奇宝宝”的你却连连发问,刨根问底,家事、国事、感情事,事事关心,令人厌烦。

如果能避开这些坑,自然就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大家刚搬进同一间寝室,一般都会交流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而往往会忽略告诉对方自己在意什么,或者去了解对方最介意什么。有同学在心理课作业中分享她们寝室反其道而行之的经验:在制订寝室公约的时候,会询问大家最不能接受的是什么,先坦承各自的底线,寻找最大公约数,这样就能避免“踩雷”。

二、第二步:把室友当成和你不一样的人,尊重你们的个体差异

你可能会发问:“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四个人,生活差异为什么就那么大呢?”

因为,你们就是有着各自特点的四个人。

每个人的情绪与行为风格,本来就是不同的。有的人喜快,有的人喜慢;有的人性急,有的人求稳;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敛。

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寻找和我们一样的人,而是学会观察和了解不同的人,让不同性格的人带给我们成长。

每个人的语言风格也各有特色,语言沟通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与身体语言。不同的人说同一个词,表达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还有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差异,比如饮食、衣着、个人卫生习惯等也是不同的。不过,这些仅仅只是不同,并不意味着孰优孰劣、谁对谁错。

我们强调尊重需求,说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看,己所欲,就能施于人吗?我们的生活习惯,能否轻易地套用到室友身上?

比如,有位同学在寝室里习惯随手拿用别人的生活用品,纸巾、洗发水之类的,久而久之,大家对此颇有意见。她感到困惑不解,对室友说:“我可以用你们的洗发水,你们也可以用我的呀,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呢?”这是她的个人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她的个人边界感比较模糊。但是,这是她自己认可的思维,不一定别人也认可。以前和其他人相处的有效模式,也未必就能适用于和眼前人的相处中。

学习了解差异,达成平衡,是大学里的必修课。

三、第三步:把自己当成自己,尊重自己的独特内心

有一些同学遇到这样的困扰:室友们都喜欢看美剧,自己没看过,觉得无法融入大家,心情特别沉重;室友们都是学生干部或者社团骨干,一天到晚忙得热火朝天,只有自己是闲人一个,与他们没有共同话题,感到压力重重。

我们一定要把自己活成别人的样子吗?

我们是否在寝室关系上有一种观念:“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如果我连同寝室的室友都不能成为好朋友,我怎么能和其他人成为朋友呢?

其实寝室相处的核心在于生活上能够协调一致,个人的兴趣爱好、前途发展方向是不是特别契合,倒也不必强求。

寝室关系是一种怎样的人际关系呢?它其实是一种相对松散自由的人际关系。所以,虽然大家相处一室,却不必把自己和室友捆绑在一起。说不定,你的知己在隔壁、在对门,甚至在其他楼层呢。

四种人际关系示意图

当你不知所措、寡言少语的时候,室友也不知道该如何交流互动,担心你心情不好又不敢找你说话。

而当你寻找到自己的天地、活得光彩照人的时候,你是自带光环的,自然能吸引他人的目光。室友们会好奇,今天的你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他们也想听听你的故事。这不就有共同话题了吗?

四、第四步:用“我们”代替“你我”,尊重寝室作为一个共同体

不少同学来咨询室聊过这样的苦恼:“寝室里有人习惯晚睡,沟通不了,辅导员也没辙。其他室友感到很愤怒,也很苦恼,但是实在没有办法。”

严老师能体会同学们想早睡的心情,同时也请同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其他人是不是也有晚睡晚起的权利?你怨室友睡得晚,室友也没责怪你起得早。目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说明双方都有抵触情绪,还没有找到各自需求的一个平衡点。

共同体的意思,是需求得以兼顾,情感得以互通。

安排好作息时间,到底是照顾一个人的想法,还是大家共同的义务?如果你认为要依照你的想法,那么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受害者,你被对方欺负了;如果你认为这是你们共同的义务,那么你会把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一起考虑。你会思考如何能兼顾双方的需求。如果希望室友能够稍微调整晚睡的习惯,自己又可以做些什么呢?是否需要给室友一些补偿?

“我被对方反驳了”是一种情绪,感觉我受伤了;“我们意见不一致”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解决。两种心态,你选哪种?

严老师比较担心的是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习惯性选择受害者心态,其实我们更需要共同体心态。在学校里如此,进入社会更是如此。你会面对与公司同事在工作上的合作,也会和外人合租,甚至你和爱人的生活中,肯定也会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不是每个问题都有是非对错,也不是每个问题都一定有一方受到了损失或者是受害者,而另一方就是问题的来源或是麻烦制造者。

也有同学会说:“严老师,关于作息时间安排,其实我们是有约在先的,当时对方是同意的呀。”那么,建议你可以再去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让对方违反了事先说好的约定,他的需求和处境到底是怎样的?

尊重共同需求、尊重个体差异、尊重自己的真实内心、尊重寝室作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严老师推荐的和谐寝室“四步法”。按照这个方法去相处,绝大部分的寝室矛盾都可以避免。寝室不再是不想回去的伤心地,而是一个安全温暖的大后方。祝你们一室之内,相处愉快。

原标题:《上大学遇到寝室矛盾,如何破解?》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