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忻州古城外边拆吗2021 忻州古城

忻州古城

2024-07-10 19: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秀容书院的三座角亭

头枕龙王垴,西倚九龙岗,东临牧马河、脚撑五峰山,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忻州热土,从秦时太原属地,汉时新兴郡,已历经了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

在忻州的大地上孕育着古老的秀容书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同载时代的脉搏,为后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才。

知州鲁潢《新建秀容书院碑记》曾有记载:

忻于省北为大郡,幅员辽阔,民户殷繁,家有盖藏,人丰囊橐,讴吟弦诵之声不绝于耳,独书院至今缺如,此司牧者之咎也。余自庚寅承乏兹土,时时以此举为念。顾民事繁剧,碌碌未有暇期。历三年,部署颇悉,狱讼较稀,始锐意于此,而思创为之。

秀容书院便是在这样的重视之下开始了修建,秀容书院共有三进院落,上院则是秀容书院标志建筑所在。

过“通天衢”牌坊沿坡而上,就是书院的制高点,这个位置一线三亭,正中四平八稳的四角亭静观风雨,北面的六角亭直插云端,南面的八角亭轻巧翘曲与六角亭互为倚角之势。

书院在其中如卧牛之首,这形似双角的双阁,便成为了忻州古城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为人们所称道。

八角亭

八角楼是其中最早的楼阁,位于忻州古城西南高地之最南部,建于明弘治年间,青灰瓦布顶,呈八角攒尖顶形,古称“望萱楼”。

现存则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关于八角楼的传说,也数不胜数。

《忻州志·古迹》中记载,“望萱楼,明定安王子镇国将军聪潜作。慕其母作高楼停云落月日观之”。郡守王轩匾曰:“望萱”。

旧以“萱堂”代指母亲的屋宅,亦指母亲供堂。

另有传说是,当时知州邱鸣泰是个大孝子,公务之余思念故乡老母,故而择高地以筑亭,常登高望远以解思念之情。有感于知州的孝心,时人将此亭命名为“望萱阁”。

也有认为,忻州人是为鲁潢筑亭,以表达对鲁公建书院壮举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以此勉励书院学子孝亲睦友,遂将此亭命名为“望萱阁”。

六角亭

与八角亭遥相辉映的六角亭,又称为寥天阁,为全城最高点,人立于亭上,城中大好风光尽收眼底。

现存建筑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位于秀容书院西高地最北部。建筑形制为木构六角攒尖顶,孔雀绿琉璃瓦铺顶,如今望去仍是翠绿异常,精妙绝伦。

原六角亭前有一砖拱门,时人称之为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天之衢,登寥天阁,从而飞黄腾达,仕途亨通。

四角亭

四角亭位于秀容书院西部高处南八角与北六角亭之中,四角飞檐陡峭,犹如三亭之轴,又称魁星阁。

内供奉主管功名之魁星。“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就是出于“魁”“馗”与“奎”的同音,并有“首”之意的缘故。

历代忻州知州对书院十分重视,也是从那时起,忻州的文人学子逐渐遍布整个忻州大地,好学之气蔚然成风。

故而,科举时代读书人、士子无不膜拜奉尊,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座古亭,历经风雨战乱磨砺,仍气势不减,犹见当年气象。

鲁公留文中称,操持书院如老妪持家,必得无微不至。虽近琐屑,要是一片婆心,他日云蒸鹊起,多士汇征,为屏为翰,率多秀容书院中人,余于邸抄中,获见之,能不抚掌称快,为尔多士喜。尔多士,其能忘所自始也耶?

如今岁月更迭,但忻州文风不减,前往他乡的游子也在家乡的召唤下,如归雁返巢,与忻州共同描绘属于忻州的家乡归梦图。

不知鲁公看到如今忻州欣欣向荣的盛况,是否有抚掌称快的欢喜?

来源:山西忻州古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阅读

原标题:《忻州古城 | 屹立在秀容书院的三座古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