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新媒体背景下的纪录片文化传播及其美学特征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快餐式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 [学子论文]新媒体背景下的纪录片文化传播及其美学特征思考

[学子论文]新媒体背景下的纪录片文化传播及其美学特征思考

2024-07-10 17: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摘要】近年来,“新媒体”一词,成为国内外传媒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何为“新媒体”?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浪潮,是否影响和改变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和美学特征?具体来说,作为极具文化重量和审美价值的纪录片,在新媒体背景下,其传播方式和美学特征是否有所变化,呈现哪些新特色?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文化传播;美学特征

一、“新媒体”改变了什么

“新媒体”话题,时下颇为时髦。然而,究竟何为“新媒体”,在国内学界和业界至今未有一个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科学定义。仅从字面简单理解,“新”相对于“旧”而言,是一个相对概念。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持此观点,他认为,“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有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 这一观点虽然未能揭示新媒体的本质的“新”特征,但有助于理解媒体本身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过程中自身的脉络和流变。从平面媒体的报纸、杂志等,到视听结合的广播、电视等,人类传播信息的介质从来都是不断变化的。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全面崛起,电邮、论坛、博客、手机、微博、视频等,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影响巨大,迅速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一般来说,就是目前大众普遍认为的新媒体形态。

那么,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浪潮,究竟给传统媒体造成什么影响,特别是对电视媒体而言,是否影响和改变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形态和美学特征?目前来看,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在传播方式上,冲击电视媒体,丰富媒介传播形态。近年来,“新媒体”风起云涌,势不可挡,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电邮、论坛、博客、聊天室、QQ、MSN、微博、飞信、微信等,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实现分众化传播,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电视媒体,成为媒介传播的新形态。

第二,在受众接受上,对电视观众的收视时间、空间选择,造成很大影响。相对于电视的线性传播和收视空间局限,新媒体打破了束缚受众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随时随地的分享和接受,个性化传播得以进行,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第三,在内容生产上,整合海量传统媒体信息资源,实现高度自由化传播。目前来看,在前期内容制作阶段,电视媒体仍然具有新媒体不可比拟的强大人力资源和制作优势,以及长久以来积累起来的话语权威,但是,“在信息资讯和娱乐等传统优势领域,电视对受众的吸引力已开始转向新媒体。”

第四,在广告盈利上,不断切割传统的电视媒体广告市场份额。据于新媒体的分众化传播优势,赢得受众,便可以取得相应的广告市场份额,新媒体在诸侯争霸的格局中,不断细分市场,探求新的盈利模式。

第五,在审美文化上,重构了媒介环境和文化生态,影响了受众的美学观念。在各种新媒体形态的持续冲击下,原有的媒介环境与文化生态被打破和重组,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认知逻辑及美学观念。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纪录片文化传播方式

新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影响和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在电视纪录片领域,也不例外。纪录片,被认为是“社会的晴雨表”, 极具文化历史重量和审美价值。新媒体的出现和兴起,改变了传统纪录片的文化传播方式,影响了纪录片的生产制作理念,冲击了传统的纪录片美学观念。

第一,在信息量上,网络视频纪录片的海量传播,拓展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

传统的纪录片传播渠道极为有限,只在电视荧屏和较少的院线播出,是线性传播。此外,就是刻成光碟售卖,实现二次传播。总的来说,观众要想收看自己中意的纪录片,就必须坐在电视机前和影院观看;若要收藏想要的纪录片,就必须自己动手同步录制节目,或者花钱购买市场流通的光碟,渠道有限,颇为不便。网络视频纪录片的出现,不仅方便了观众收看,而且众多机构的网络视频,海量内容的自由传播,大大拓展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到目前为止,不仅国内传统的几大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开设有纪录片频道,而且,中国网络电视台、凤凰、人民电视,及优酷、爱奇异、乐视、酷6视频等权威媒体机构和专业视频网站,均开设了纪录片(纪实)频道,这些专业频道的加盟,或依托丰富的纪录片资源优势,或依赖强大的资本力量,整合传播,使得纪录片的传播方式更具多元化。

第二,在交互性上,各种新媒体形态促使纪录片资讯自由交流,互动性更强。

各种各样的纪录片论坛、纪录片资讯网站,以及新近崛起的微博等,相较于传统电视媒体的单向传播,交流互动性大大增强,如影响颇大的新浪微博,这种集新闻资讯、社交网络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兴网络产品,“具备快速反应、链式传播、互通互动等一系列特点,使得信息在微博上生产和传播更为便捷、有效。” 目前,国内很多纪录片机构、网站和个人,都有自己的微博,甚至为一部纪录片的营销,相关机构和人士都会开通专门的微博,进行广泛宣传和互动,如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同时,在微博上也引发热议,截止6月15日凌晨3:40,在新浪微博,该话题共有7972669条相关微博。一部纪录片,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关注,微博的传播力度之大,互动性之强,可见一斑。

第三,在受众层面,消费者与生产者合二为一更为明显,传播平台更为开放。

新媒体背景下,作为受众,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消费者和传播者,同时亦是一个信息的生产者。网络视频纪录片的出现,为受众搭建了一个更为开放的传播平台。在传统的纪录片传播方式中,普通受众,或者限于专业门槛,或者限于所拍纪录片的话题敏感等,很少有机会将自己制作的纪录片送交电视播出,更不用说院线放映,导致民间大量的优秀纪录片缺乏播出展示平台。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提供了便利,受众在消费和传播网络视频纪录片的同时,如果自己愿意,能够比较自由的随时随地上传视频,而且可选择性较大。国外影响较广的纪录片《归途列车》,在进入国内公映前,主要就是通过视频网站进行传播,从而得以跟国内观众及早见面。

第四,在消费层面,点对点的消费模式,实现个性化传播,打破收视时空制约。

相对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是“点对点”的传播方式。网络视频纪录片在这方面,跟其他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并无本质区别。这一打破收视时空限制,实现个性化传播的网络传播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观众,方便了纪录片的忠实跟随者。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为例,尽管该频道努力打造“全新22:30”时段,但纪录片受众群体有限,而且,新媒体背景下,更多的纪录片年轻观众倾向于通过网络收看,而不是电视媒体,虽然该栏目播出的一些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与央视综合频道的播出平台不无关系,但也并不全是因此,这与该片的微博营销、话题本身等亦有很大关联,不能忽视。

第五,传播效果上,下载量与点击率等消费模式,影响了纪录片的生产制作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不同于传统电视媒体的遥控等收视模式,“以IPTV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无限的选择,而且为他们展现了一个个性化的‘电视超市’和‘电视社区’。他们不再是‘沙发上的土豆’,而是‘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诸多角色中的任何一个。” 这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大大刺激和影响了纪录片的生产制作理念,如“微纪录片”的出现和不断增加,就是适应新媒体的这种消费特征,专门为新媒体量身定做的纪录片。

三、“新媒体”视野中的纪录片美学特征思考

如果说,“新媒体”改变了电视纪录片的文化传播方式,影响了纪录片的生产制作理念,那么,其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则不断地冲击传统的纪录片美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生产美学上,网络纪录片开始发力,“微纪录片”成为关注的对象。继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后,网络视频纪录片兴起,其平民化、大众化、草根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取代传统电视媒体的精英化、主流化审美追求。

第二,在接受美学上,商业化、通俗化甚至奇观化的审美诉求,日益凸显。新媒体文化视野中,“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距离被彻底打破,审美不再是少数人玩味的阳春白雪而变成人们日常消费的大众行为。” 没有距离,就没有审美。审美距离的消失,改变了传统的生活观、价值观,陷入日常化、庸俗化,甚至低俗化的危险境地。

第三,在传播美学上,与传统影视纪录片相比较,网络视频纪录片互动性的审美方式更为直观。个性化产品,点对点传播,打破时空局限,实现无障碍视听享受后,观众还可以在信息平台随意表达观点,自由交流信息,释放情绪、放松身心,获得一种更为愉悦的审美快感。

第四,在审美内容上,新媒体形态下的纪录片内容复杂多样,兼收并蓄。既有海量的国内外已经通过影视媒体播放的纪录片,也有为数众多的网民原创上传的网络视频纪录片,或者未能经由传统播出渠道与观众见面的民间纪录片,它们或专业,或草根,或恶搞等,形式多样,均在网络上广泛流行,给每一个有才华的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最大可能的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

第五,在美学标准上,新媒体冲击下的纪录片传统审美价值标准逐渐消解,新的审美价值标准尚未确立。“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圆了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需要的精神自审的千古梦。” 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少网络视频纪录片,尤其是草根纪录片,制作粗糙,复制、拼贴、恶搞等,版权意识缺乏,满足于娱乐化的快餐式消费,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纪录片审美价值标准,模糊了美与丑的区别,造成负面影响。(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1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

注释:

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05期。

肖良生、程荣富:《新媒体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对策》,《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24期。

胡智锋、周建新:《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生产的发展空间探析》,《视听界》2008年05期。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方雪琴:《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消费模式变革》,《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伊卫东:《当代新媒体视觉文化的审美语境》,《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张群力:《论新世纪电视节目的审美价值标准》,《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