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鬼灭之刃考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忍是一种策略,而不是怯懦 【科普】鬼灭之刃考据

【科普】鬼灭之刃考据

2024-07-17 11: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你有想过,眼前精致又仿佛脆弱的蝴蝶,柔柔弱弱停在花上,竟是来自你未曾去过的远方?

我知道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一种蝴蝶,它叫做君主斑蝶、帝王蝶或者黑脉金斑蝶。用不会产生歧义的拉丁学名来称呼它,Danaus plexippus,是一个绝对妥善的叫法。在北美的秋季,这种金红色的大蝴蝶造就了一个无比盛大的自然奇景——规模最大的昆虫迁徙。在遥远的路途中,老蝶死去,新蝶破蛹,子子孙孙无穷已,耗尽三到四代蝴蝶的生命,来拥抱每一个铭刻在自然历史中的故乡。

一只君主斑蝶正在访花 ©Kenneth Dwain Harrelson

那真是一场场无比壮烈又华美的赴死与新生。君主斑蝶、帝王蝶或者黑脉金斑蝶终于成为了美国人最喜欢的蝴蝶。它足够美,足够勇敢,也足够被当成一个永远流传且正在发生的故事,去跟别人讲述。

集群的君主斑蝶  ©Kenneth Dwain Harrelson

但是这不是我今天的主题。

我今天想说的,跟一部当红且被无数人(包括笔者)断头安利的日本动画作品有关——《鬼灭之刃》。我艹我真的吹爆这部动画,我真的已经忘记上次看到这么棒的王道少年番是什么时候了。看完第19集我真的头都要掉下来了,我把头送你,球球你去看好吗?

(冷静下来)

那么如果你看过,那我很荣幸跟你提醒,你可能忽略过的一幕里,有一种蝴蝶。在炭治郎被柱审判后,被“搬运”到蝴蝶忍的宅邸里时,伫立在庭院内的香奈乎身边,飞舞着一些蓝色与红色相间的蝴蝶。如果你不记那一幕的蝴蝶,你记不记得我们喜欢的蝴蝶忍身披的羽织?羽织上的花纹,我没猜错的话,也正是照着这些蝴蝶制作的。

注意香奈乎手上的蝴蝶,是不是很像蝴蝶忍羽织的花纹? 《鬼灭之刃》动画截图

这种蝴蝶非常非常非常有可能,就是广泛分布于亚洲的大绢斑蝶(Parantica sita)。

大绢斑蝶生活在在广袤的亚洲大陆上——西至喜马拉雅山脉,东至日本,南至马来半岛,北至韩国,都有它们清雅高贵的蓝色倩影。大绢斑蝶一共有六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 P. s. sita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贵川和西藏;西南亚种 P. s. ethologa飞舞在两广地区。而动画中的亚种,就是我们所说的台湾亚种P. s. niphonica。

P. s. niphonica这个亚种,也是个传奇。它们的家乡,不仅位于我国的宝岛台湾,也在我们的邻邦日本与韩国。

它与君主斑蝶一样,是一种长距离迁徙的昆虫。

在北半球的大多数生物正在忍受漫漫寒冬时,大绢斑蝶则选择做一条胖乎乎的肉肉虫,在南方的温暖岛屿上吃睡猫冬。然而三月至,春风起,温暖的琉球群岛和台湾岛上,悬挂着的蛹伴着微不可查的窸窣,孱弱臃肿的新生旅者从黑暗中苏醒。

抻直翅膀后,大绢斑蝶开始了自己的旅程。

人们对于这些蝴蝶的生活史已经很清楚了。这些新晋的蝴蝶向北飞,飞往日本的本州、九州与四国的凉爽山地中,寻找到一片生长着萝藦科落叶植物的乐土。它们与5月到6月交配产卵,夏季到来,7月和8月,第二代大绢斑蝶破蛹而出。

而9月,秋风又起了,把大绢斑蝶吹回了它们不曾去过的故土,被寒冷驱赶着,完成这个完整的迁徙轮回。它们飞得很远,跨过高山大海,飞往它们父母出生的地方。11月,当它们抵达台湾岛或琉球群岛后,为自己的下一代,也是下个迁徙轮回的伊始,找到一片常绿的萝藦科植物,交配、产卵、死去。

当然,也会有很大一部分蝴蝶死在了路途中,掉到了海里。

大绢斑蝶的卵  ©林家宏大绢斑蝶的蛹  ©Max Chuang

大绢斑蝶的旅程并不像君主斑蝶的行军一样壮阔——它们并不会集成足以压垮树枝的大群,浩浩荡荡地纵穿大陆。它们迁徙的数量远少于君主斑蝶,这阻碍了人们对它迁徙的观测,也让它不那么闻名遐迩。蝴蝶身形的限制也使得研究鸟类迁徙的手段失效了——因为它们托不起任何位置记录的装置。

日本研究者对大绢斑蝶的迁徙路线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研究,他们用类似鸟类环志的方法,先捕获蝴蝶,在其翅膀上坐上标记,接者放飞。但是,跟鸟类不同,昆虫是一种运用R策略的物种,它们大量地出生也大量地死去,个体死亡数很多,对于整体来说几乎是微不足道。人们标记了数十万只蝴蝶,最后得到了数百条重捕的记录,终于对其迁徙路线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绢斑蝶 Parantica sita  ©Alpsdake

♦ 2000年6月19日,一只大绢斑蝶在台北的大屯山被标记后放生,13天后,在日本的鹿儿岛县被重新捕获。这毋庸置疑是一次长距离的跨海迁徙。

♦ 2001年9月24日,一只大绢斑蝶在日本奈良被标记后放生后于2001年11月25日在台东县被重新捕获。它在62天内,至少飞了2035公里。

♦ 2006年10月,中国东部沿海的浙江平湖市,发现了一只有标记的大绢斑蝶。它来自日本石川县,至少飞了1600公里。

♦ 2009年5月,一只大绢斑蝶从日本长崎被放生,15天后,人们在韩国江原道省发现了飞行了至少540公里的它。这也是大绢斑蝶日韩间迁徙的第一笔记录。

大绢斑蝶迁徙的最远的记录,是从日本到香港。

2011年的记录是第一笔,也是创下亚洲蝴蝶迁徙距离记录的一笔。10月10日,这只大绢斑蝶被在左前翅上写下“10/10 YSK541”,左后翅写上汉字“西山”。这只蝴蝶在10月20日,于日本高知县又被捕获了,在右前翅上标记了“シラオ”(shirao),“10/20”和“Doi-878”。不知道该说它的运气是好还是坏,总之,它在新年的前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第三次被抓,这次是在香港深水湾。

被标记的大绢斑蝶和它的猜测迁徙路线 Kanazawa et al. 2015

随后的13年,出现了第二笔大绢斑蝶从日本飞往香港的记录。这只斑蝶比上一只好一点,只被抓了两次。人们在香港拍到了带着标记的它。

被标记的大绢斑蝶 W.W. Cheng et al. 2015

我倾向于相信,《鬼灭之刃》中,选择大绢斑蝶来作为蝴蝶忍和香奈乎的蝴蝶,是别有用心的。一是由于它迁徙的习性,和鬼杀队动荡而悲壮的生活相映衬。其长途迁徙的勇气和决心,也正适合来代表蝴蝶忍。而另一个理由,就是毒。

蝴蝶忍是用毒的高手,大绢斑蝶也是。

如果你见过斑蝶,你会发现它们的行动相对缓慢,与那些行动迅速的凤蝶、蛱蝶相比,慵懒得很。这是因为它有毒,一旦捕食者吃一次,就会知道它不能吃,以后便次次敬而远之。

冠蓝鸦被饲喂君主斑蝶后呕吐(鸦鸦做错了什么!)  ©Lincoln Brower

大绢斑蝶成虫被证实喜欢在萝藦科植物,比如假防己(Marsdenia tomentosa)上产卵。从小就吃些有毒的东西,在身体里积攒下了毒素。同时,幼虫身上的颜色就是警戒色,意图就是在告诉捕食者“我是有毒的!。

大绢斑蝶幼虫  ©林家宏

大绢斑蝶的雄性在成年之后,喜欢吸一些菊科植物的蜜。它们也喜欢聚集在一些枯败腐烂的菊科、紫草科和豆科植物中,吸取一种生物碱(这种生物碱简称PAs)。这种生物碱大有用处。

雄性的斑蝶的腹部大多长着笔刷似的的毛笔器,能够散发出斑蝶素。于是,大绢斑蝶想浪漫便浪漫,用斑蝶素来吸引雌蝶。而被捕食者攻击时,大绢斑蝶也能散发出浓烈的斑蝶素来恶心捕食者。PAs正是合成斑蝶素的原料之一。另外,在雄性斑蝶的翅膀上又有发香鳞组成的性标,可以释放出性外激素,让雌性欲罢不能。

妒丽紫斑蝶 Euploea tulliolus  的毛笔器  ©cc428大绢斑蝶吸食菊科泽兰属白头婆(Eupatorium japonicum),注意后翅背面下方发黑的部分就是发香鳞组成的性标。 ©Eupatorium japonicum

而且呢,PAs还能让雄性有性欲,没有PAs的雄性就非常性冷淡,不会与雌性交配

好了,车速该降下来了。此处已经跟蝴蝶忍没有任何关系了。最后我要吐槽善逸,这孩子中毒之后神志不清,连蝴蝶都看错了,因为此处——

明明上边是一只柑橘凤蝶,而蝴蝶忍小姐姐是一只大绢斑蝶呀!

参考资料

[1]W.W. Cheng, H.S. Pun, O. Chung, T. Fukumura, I. Kanazawa.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Lepidoptera: Nymphalidae) migrated from Japan to Hong Kong, southern China in 2013. Bull. Osaka Mus. Nat. Hist., 69 (2015), pp. 25-28.

[2] Kanazawa, William Wai Wa Cheng, Hydrogen Sui Fai Pun, Yoshiya Sakiyama, Hirofumi Doi. First migration record of Chestnut Tiger Butterfly,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Moore, 1883) (Lepidoptera: Nymphalidae: Danainae) from Japan to Hong Kong and longest recorded movement by the species. Pan-Pacific Entomologist(2015), 91(1):91-97.

[3] Honda, K., Honda, Y., Yamamoto, S. & Ômura, H. Differential Utilization of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by Males of a Danaid Butterfly, Parantica sita, for the Production of Danaidone in the Alar Scent Organ.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31, 959-964, doi:10.1007/s10886-004-1791-x (2005).

[4] Honda, K., Matsumoto, J., Sasaki, K., Tsuruta, Y. & Honda, Y. Uptake of plant-derived specific alkaloids allows males of a butterfly to copulate. Scientific Reports 8, 5516, doi:10.1038/s41598-018-23917-y (2018).

[5] Hu, P. & Wang, R.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arantica sita sita (Lepidoptera: Nymphalidae: Danainae) revealing substantial genetic divergence from its sibling subspecies P. s. niphonica. Gene 686, 76-84, doi:https://doi.org/10.1016/j.gene.2018.10.088 (2019).

[6] 周尧. 中国蝶类志. (2000).

B站专栏好像没有斜体功能,我拉丁学名就不斜体了,希望各位大佬不要看着不舒服(我也没有办法)。封面是笔者自个儿黑绢斑蝶 Parantica melaneus,没有见过大绢斑蝶嘤嘤嘤。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