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理学》(琳恩.默里)读书笔记及个人思考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心理笔记图片 《婴幼儿心理学》(琳恩.默里)读书笔记及个人思考总结

《婴幼儿心理学》(琳恩.默里)读书笔记及个人思考总结

2023-05-03 04: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婴幼儿心理学》这本书,在育儿大军中广为流传,它荣获英国心理学会图书奖,用海量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大众理解0-2岁的婴幼儿,使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变得更加易懂、易用。

此书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社会理解与合作——简述婴幼儿如何一步一步从个体进入关系,从而实现社会化;

第二章,依恋——讲述了周围的人物、事物、环境是怎样影响婴儿依恋的形成的;

第三章,自我调节与控制——告诉我们婴幼儿在困境下,是怎样实现自我适应、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第四章,认知发展——本章梳理了婴幼儿通过活动感知世界的一些规律,父母需要遵循“随因反应”,在亲子共同阅读中促进婴幼儿认知的发展。

我在女儿15个月的时候,阅读了这本《婴幼儿心理学》,结合自己的养育经历和心理学工作经历,我对这本书做出了详细记录和总结,以下按照图书章节逐条呈现,由于其中包含着我个人的思考,会略带主观性:

第一章 社会理解与合作

1.婴儿出生后的第1个月

处于心理的混沌期,是从胎儿向婴儿的过渡阶段。在第1个月,婴儿获得交流的渠道,更多的是通过身体的触碰和回应,获得存在的感觉。这更像是在检测自己和妈妈的本能,为发展关系做出准备。

所以,在第1个月,身体的抚触,对于婴儿的心理发展是有好处的,同时,虽然这个月龄的婴儿对于真正的交流还并不感兴趣,但是父母可以营造出交流的氛围,引导婴儿的心理发展。

2.在第2-4个月

婴儿进入“核心关系发展期”,所谓核心关系,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婴儿与人的关系,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在这个时期,婴儿迫切需要情感上的亲密接触,他们开始与父母有表情、声音、肢体动作上的互动。同时,婴儿开始有意的模仿成人说话时的嘴型和舌头的动作。所以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前语言行为”。当你对4个月左右的婴儿说话时,可以把嘴部的动作夸大,你会发现他们会认真的观察你的口型。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增加与婴儿的目光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婴儿获得这种亲密的感受。同时,父母与婴儿交流互动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父母可以多模仿婴儿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婴儿的活动,让婴儿感受到自己是可以发出社交信号的;第二,当孩子发出交流信号时,父母可以通过特殊的、夸张的表情、动作或语言来回应,并为婴儿留出继续表达的空间,让孩子投入并享受交流的过程。

3.四-5个月的婴儿

视力和手的抓握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这让他们的关注领域不断扩大。婴儿不再满足于仅仅看着父母,而更喜欢把目光放远,寻找更多的吸引物,并开始有意识的伸手摸索。这时,婴儿的心理由单纯的对人的情感需求,发展到需要加入主题和物品的阶段。心理学上,叫做“主题型关系”。

所以,4个月之后的宝宝,开始对玩具和游戏感兴趣。在这个阶段,婴儿需要通过触碰玩具或物品,有时候是自己的身体,感受回应,这会让婴儿在心理上,获得更多的存在感和主动感。

父母可以给宝宝挠痒痒,让他感觉到身体的回应,也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一碰就有回应的玩具,比如,橡皮鸭、拨浪鼓、小镜子,洞洞书等,去满足宝宝的触觉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同时激发宝宝的探索欲。

这个阶段大概会持续3个月左右。

4.九-10个月的宝宝

开始一边看着你,一边把小手伸向他想要的玩具,这说明宝宝已经进入了连接型交流的阶段,心理学上把这叫做“共同注意”。

也就是说,当宝宝指挥他人的时候,他至少已经明白两点,第一,别人有帮他的能力,第二,他可以发出信号,利用别人的能力来满足自己。所以,当宝宝向你发出指示,其实证明他已经看到了关系的力量,并且开始尝试将关系和能力进行整合、利用,这是婴儿发展人际关系,利用资源的基础。

父母一开始可以尽量准确的回应,这会让婴儿感觉到自己的办法是有用的,世界可以为我所用。

渐渐地,父母可以适当延迟回应的时间和准确性,并鼓励婴儿思考新的策略,这会让婴儿接受更多可能性,并增加心理的弹性。

第二章 依恋

婴儿依恋,是6-24个月的婴儿,在与主要抚养者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一般是母子之间的依恋。为表述方便,此处均以妈妈,母亲或从母代指主要养育者。

婴儿依恋有四种类型,即,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混乱型依恋。依恋类型与0-6个月的母婴关系有关,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格特质的雏形。

1.婴儿依恋之一——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认为母亲是可靠的,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对于未知的事物,首先感受到的是好奇,会有探索欲,探索过程中受到挫折时,愿意向母亲寻求短时的安慰,然后继续自己的探索行为。

第二,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可以接受母亲短时的离开,他们相信母亲很快会回到自己身边,并且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显得很高兴,并愿意与母亲拥抱表示迎接。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信任妈妈,并习惯于从妈妈那里获得心理能量,去应对外部世界。这更像是一个充电的过程,婴儿带着妈妈满满的爱,向外探索世界,现实中的挫败,让孩子产生能量损耗,孩子转而奔向妈妈的怀抱,获得能量的供给后,继续自己的探索。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今后的发展中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人格的完整度更高。0-6个月时,母亲良好的照顾,可以让孩子产生信任感,这是安全型依恋的前提。

2. 婴儿依恋之二——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也称为无依恋婴儿,占极少数。他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母亲在场或者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这看似是一种独立的表现,但实际上是一种消极依恋。原因很可能是,在刚出生的0-6个月,他们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情感联结,在最无助的时候,处于无回应之地,因此并不知道依恋的感觉,也不知道安全感是什么。他们会认为将自己暴露在陌生的环境中是常态,回避型依恋实际上是不安全感到达极致之后的绝望。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探索欲不强,习惯于被动接受,这是心理能量的压抑。但随着认知的增加和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他们为了生存,会本能的发展出自我保护的能力。但他们的人格底层仍然是绝望,容易扭曲,走到讨好或者攻击的两个极端。

3.婴儿依恋之三——反抗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也属不安全依恋。

这类婴儿的母亲对待婴儿的行为、态度多变,不稳定,有时充满热情,有时则怒气冲冲,或冷漠,对婴儿的态度与方式依赖自己的心境、情绪的好坏。

对婴儿发出的需求信号常无法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

所以,在这类婴儿的眼中,他们对母亲始终充满了矛盾,他们渴望母爱,但不确定妈妈什么时候会给予积极的回应,所以会在寻求与母亲接触的同时,表现出抗拒,实际上是害怕妈妈冷不丁地变脸。母亲离开,他们会歇斯底里,当母亲亲近他时,又会拒绝、推开。

这类婴儿容易在纠结中,压抑心理能量的向外流淌,形成退缩、内攻击的心理,回避人际关系,性格忧郁。

4. 婴儿依恋之四——混乱型依恋

​前三种依恋模式,不论是否属于安全依恋,当孩子面对挑战、有依恋需求时,他们都会基于一定的因果关系,做出有比较稳定、一致的应对,比如,反抗型依恋的婴儿,抗拒妈妈就是抗拒妈妈,这是相对稳定的模式。但有些孩子,他们对于依恋对象的反应,很难找到明确的归属类型,这些孩子在表达依恋需求时,通常表现出脱离因果、缺乏明确目标的矛盾行为,比如,当妈妈短暂消失一段时间回到房间后,他们可能表现出,一会亲近,一会抗拒然的行为,有时是没有目的的刻板动作,如前后摇摆、挥手、撞头等动作,尤其是当妈妈在场的时候,他可能会莫名其妙的僵住,或者表现出没有原因的恐惧。这种反应模式也被被认为是不安全的,其原因可能是妈妈的行为,给婴儿造成过极度的恐慌。

除混乱型依恋之外,其他三种婴儿依恋模式,都是婴儿通过对养育着行为的预期,做出自我调整适应性策略。

5.婴儿的物品依恋——过渡性客体

婴儿对物品的依恋,有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正常的物品依恋多始于10-12个月。表现为婴儿对某个特定物品的偏爱,并用特别的方式对待心爱之物,比如,紧贴在脸上,用手把玩等。在婴儿情绪波动的时候,他们偏爱的物品可以起到安抚作用。

在心理学上,这些物品被叫做“过渡客体”,它可能是一个毯子,一个毛绒玩具,也可能是是妈妈的睡衣,枕头等等,可以理解为是对“妈妈”的物化,主要是帮助孩子抵御“分离焦虑”。因为,从某些方面来看,婴儿与“过渡客体”之间的关系很像与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

但并非所有的婴儿都会有依恋之物,这与育儿方式和“分离焦虑”关系密切。通常,相对于独自入睡的孩子,晚上有父母陪伴入睡的孩子,对物品的依恋少;自然断奶的孩子比强制断奶的孩子,物品依恋少;母子分离时有过渡的告别比妈妈找个借口突然消失,物品依恋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物品依恋是消极的。通常情况下,“过渡性客体”,是孩子自主发展出来的心理上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在用自己的办法缓冲和应对内心的不安。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依恋之物,请尊重孩子的需要,不要强行将其拿走或处置,因为那是孩子暂时的心理寄托,等他准备好了,自己会脱离这种依恋。相反,家长的强行改变极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对“过渡性客体”有强迫行为,或者当孩子看到这个物品时,表现出“又爱又恨”,极度纠结和焦虑。那么这种情况,多属于异常的物品依恋。原因多与亲子关系中的创伤事件密切相关。家长在弄清楚具体原因前,仍然不可以强行扭转局面,必要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6.关于托育

从古至今,虽然有一段时期婴儿大部分都是由妈妈专职照看,但现代社会,父母需要他人帮忙照看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却更加普遍。

国内外也有很多,针对婴儿不同类型的照看方式的对比研究,比如,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照看;住家保姆照看;将婴儿送去托管或者日托中心(包括托儿所)照看等。研究结果表明,专业的、高品质的婴幼儿托管与儿童发展的关联最强。

也就是说,高品质的婴幼儿托管对儿童发展最有利,这里强调高品质。但是,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现实问题:

(1)高品质的界定——怎样去选?:(1)高看护比(1:2),这是婴幼儿建立稳定关系,获得足够注意和回应的基础;(2)良好的员工素质及持续培训,这个包括,婴儿照看者的个人气质类型;对婴儿喂养和心理滋养的专业程度;职业道德水平等;(3)看护者的高收入,这同样是人员稳定性的保障。

(2)可得性:国内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高品质的婴幼儿托管机构,但并不普及,仍是稀缺得资源。

(3)费用高:婴幼儿照看重在高品质,但高品质往往意味着高消费。

高品质的机构托育虽然好,但对于多数人来讲,可能并不现实,勉强尝试,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焦虑。所以,对于咱们大多数人来讲,了解一下,知道有那么回事就好了。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做一些可行的规划。

如何做出符合自己条件的选择

以我个人的养育经验和对心理学、育儿理论仅有的了解,个人认为主要考虑三点,根据重要程度排序:第一,尽量少的更换照料者,这会让婴儿感受到稳定;第二,选一个真心喜欢孩子的照顾者,这会让婴儿感受到自己被爱;第三,这个选择尽量能够保证家庭关系的和谐,这会让婴儿减少负面情绪的带动。

第三章 自我调节与控制

1.婴幼儿的自我调节

和成人一样,婴儿也会面临一些难受的感觉或状态,比如,饥饿、脱衣服、从澡盆里抱出来、接种疫苗等。此时婴儿通常会获得父母的安抚,但同时他们会尝试启动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是孩子适应能力、协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的基础,虽然自我调控的发展会持续到成年,但特别重要的发展期却在最初的两年。

婴儿自我调节的能力天生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1.面对同样的刺激量,不同的婴儿调动出的情绪强度不同。2.情绪发生后,自我安抚和恢复的程度不同。这些差异与基因和母亲孕期的处境、心态有关。父母需要接纳原始差异,并可以通过支持,帮助婴儿获得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

第一,3个月之前,父母需要尽快建立对婴儿哭声的敏感性,帮助婴儿迅速找到并改变或减弱造成刺激的因素,比如调整过强的光线、声音,出浴后迅速的包裹等;如果,这种不好的体验无法避免,比如,打预防针时面对的疼痛等,那么父母可以给予亲密的安抚,比如,轻微的摇晃、抚摸、通过言语转移注意力等。

第二,4个月之后,父母可以与婴儿更多的面对面互动。在互动中,婴儿经常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亲子互动被打断,父母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解读不准确等,这对于婴儿来讲都是锻炼自我调节能力的时机,他们会通过眼神、表情、动作、哭声等做出一些表达或者抗议,这时父母可以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并做出尝试调整的示范。这些对于父母来讲可能微不足道,甚至觉得是小题大做,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却是获得应对困难处境的最初经验。

第三,8个月后,孩子渐渐对社交更感兴趣,但面对陌生人时,却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感,这对孩子来讲也是需要自我调节的。同时,这种调节,因为加入了陌生人,因此,更需要父母的引导和示范。父母可以用开心、好奇、激动等表情,向孩子传达正面的感受,适当但不强迫的鼓励孩子尝试和陌生人交流。

第四,给孩子自我反应的时间。对于6个月后的孩子,在遇到挑战情境的时候,如果孩子看起来自己愿意尝试应对,那么父母不必第一时间积极参与进来。比如,进入陌生的环境,孩子开始有些不安,但随后他可以通过吮吸手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那么父母做好后盾即可,这样更有利于孩子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可以帮孩子获得自我的掌控感,是将安全感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自身的关键环节。早期良好的自我调节行为,预示着今后较强的心理弹性和适应性。

2.婴幼儿的自我控制

自我调节不同,自我控制,更多的是指,婴儿有意识的去克服一些自然或本能的反应,做一些不那么称心如意的事。

婴儿最初的自我控制,通常表现为服从父母的指令,比如,爸爸说,不要碰那个杯子;比如,妈妈说,把玩具放回原处。对于婴儿来讲,实现父母口中的做与不做,都需要做出很多努力,首先,他们要猜想父母语言和动作要表达的意思,他们可能会在听到指令后,停下来思考、犹豫,这时,父母需要通过表情、语言或者动作示范去确认婴儿的猜想并鼓励他们尝试;然后,婴儿可能要面对一些矛盾,也就是,爸爸不想让我碰那个杯子,但是我想碰,或者妈妈想要我把玩具放回原处,但是我不想;最后,婴儿会试探性的做出行为选择。这时,如果父母可以坚定、温和、充满期待地引导婴儿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做,那么多数情况下孩子会选择服从。当婴儿完成指令后,如果父母可以给一个大大地拥抱和开心的笑容,那么婴儿对于自我控制的体验会产生价值感,会感受到做出妥协的意义。在帮助婴儿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和节奏的把控是关键。

婴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大概从6个月开始,通常是从对“不要做什么”的服从开始,渐渐过渡到对“要做什么”的服从。婴儿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行为,可以刺激大脑前额叶皮质的发展,有助于理性和情绪的协调。

自我控制能力得到良好开发的孩子,在面对竞争或压力时,可以更好的减少情绪带来的心理内耗,将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也就是,在困难面前,他们可以更多的集中精力去做该做的事情。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帮助婴儿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父母也要给孩子说“不”的余地。当孩子感受到自己可以拒绝别人时,他也更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拒绝。

第四章 认知发展

1.父母的“随因反应”,是孩子发展认知的动力

“随因反应”就是要求父母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做出迅速、恰当的反应,速度要快到,能让孩子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通常,在孩子哭闹或应对负面情绪时,父母会自然而然地给予类似的回应。实际上,“随因反应”与婴儿认知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第一,“随因反应”会让孩子获得回报感和控制感等愉悦的感受,这让他们倾向于增加互动行为,以便反复获得这些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渐渐发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而这两者,正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方面。

第二,这种随因的感觉,会增加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于是就很有可能更长时间、更专注的沉浸在探索之中,而这正是认知功能升级的关键行为。

第三,值得强调的是,父母对婴儿的“随因反应”,不仅仅是反应时间的问题,还取决于反映是否恰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父母的陪伴,虽然有的玩具或者电子产品,也可以很好的给婴儿即时的回应,但是要做到“恰当”,只能基于“满含爱意的关注”。

第四,长期无法感受“随因反应”,婴儿会产生负面情绪,并容易扩散到其他方面,对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降低,是今后学习动力不足的早期根源之一。

2. 电子产品对心理发展的三宗罪

有一项关于婴儿语言发展的对比研究,研究者安排几个9月龄的美国婴儿和一个说汉语的成年人定期待在一起,其间,成年人用汉语为婴儿读绘本,谈论一起玩的游戏和玩具等。12次后,这些婴儿能够辨别出汉语中独有的音素。相反,没有这种经历的婴儿,则无法辨别。与此同时,只是通过多媒体工具学习汉语,而没有同伴回应的婴儿,他们同样无法做出辨别。这个实验带来的启示是:成人的回应,对语言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这也是育儿中不主张电子产品过多介入的重要依据。总的来说,电子产品对宝宝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有三点:

首先,电子产品通常无法根据婴儿当下的情境做出回应,将婴儿置于旁观者的角度,由于缺少了“我”的参与,所以对婴幼儿情感、语言、思维,等心理发展几乎没有推进作用;

其次,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视听产品的声音、画面往往过于刺激,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刺激下,容易降低宝宝感受的敏感度,

第三,视听产品画面的变化是预先设定好的,无法根据婴儿的理解力和兴趣点进行调节,当宝宝被某个画面吸引,或受到触动时,他们无法及时的表达。而通常,即便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多感受都是转瞬即逝的,如果在感受出现的时候不能呈现,后面就会一直搁浅下来形成压抑住的心理能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婴儿的焦虑水平。

所以,在陪伴的质量上,工具远远不能与父母相提并论。

如果父母实在过于疲惫,需要电子产品暂时的帮助,建议选择那些画面变化较少、较慢的,声音轻柔的资源,并且在有时间的时候,记得与孩子一起回忆交流。

3.亲子共同阅读的意义及操作要点

很多研究表明,在父母帮助婴幼儿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有四个关键点:

第一,父母密切追随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使用清晰、简单的语言对孩子所关注的事物进行反馈

第三,适当的重复

第四,使用不同的语调帮助区分词汇使用的场景

这看似非常简单,但很多情况下,父母在日常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会同时穿插很多其他的琐事,很难思路清晰的做到上面的要求。而亲子共同阅读,则是可以同时满足以上四个要求的活动。

亲子共同阅读的精髓是,亲子之间以孩子的兴趣为焦点的互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亲子共同阅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首先,是亲子共同阅读的准备工作:

早期,父母可以着手培养婴儿的阅读兴趣,此时的重点在于营造亲子相处过程中亲密、美好的感受,并形成共同阅读的时间规律。

在亲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会渐渐发现孩子的兴趣和思维特点,并跟随孩子的发展,给出合适的支持。这种有关注、有回应的体验,会让孩子爱上共同阅读,提高阅读的主动性。

第二,父母在共同阅读中角色的变化

在婴儿早期,父母可以选择符合婴儿视觉偏好的图书,比如对比鲜明的图形,印有人脸的画册等,陪婴儿观赏,此时,父母只需要提供简单的帮助,比如,把书拿稳,放在婴儿的视线之内,更换页面等。

半岁左右,婴儿的操控能力有了进步,此时,视线停留,用手抓取等动作,是宝宝表达兴趣的信号,父母可以帮助他们自行翻书,并注意跟随宝宝的兴趣,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表达共同的关注。

9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伸出手指,指向书中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并且有研究发现,宝宝在共同阅读的时候,会更多的使用指向图片的动作。此时,父母可以跟随宝宝的指引,去描述或者表演宝宝感兴趣的事物,并多次重复它的名称。

一岁左右,当宝宝可以懂得一些词语或画面的意思时,父母在共同阅读时,可以逐渐使用提问的方式,让宝宝尝试练习发音和表达。当宝宝出现表述错误时,父母直接说出正确的表达即可,不必告知错误。

15个月左右时,共同阅读的方式可以更加丰富,比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进行模仿、表演,也可以结合生活,在现实中寻找书中的事物,以加深宝宝对词汇的理解。另外,此月龄的婴儿已经可以理解部分表示感受和情绪的词汇,父母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帮助宝宝加以识别,这将有利于宝宝对自己内部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此后,随着宝宝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会更多的理解更为抽象的词汇,比如形容词、副词等等。

第三,反复阅读的意义

当宝宝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时,他们会对内容更加的熟悉,此时,父母再用更为复杂的语言去描述书中的事物,宝宝会有更多的余地去理解那些更高级的表达,这有利于锻炼宝宝揣摩词汇的能力。使他们对同一事物有更加多元的认识和表达。久而久之,当新的画面出现时,会自动触发宝宝的发散思维。

共同阅读好处诸多,但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讲,不必太过强求阅读的时间,应更多的照顾宝宝的感受!

(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