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心举办“认识世界与探索自我”讲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心理学探索思考 心理中心举办“认识世界与探索自我”讲座

心理中心举办“认识世界与探索自我”讲座

2024-06-26 18: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心理中心举办“认识世界与探索自我”讲座

2018/11/12 信息来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11月9日晚,由北京大学共青团委员会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共同主办,以“认识世界与探索自我”为主题的心理学讲座在二教207举行,200余名北大师生参加了讲座。该讲座为心理中心系列讲座之一,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毛利华老师。在两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毛利华由浅入深地向大家展现了人借助大脑这一思考工具对世界产生意识,并由所产生的意识作用于人以及意识来源——客观世界的整个过程。毛利华用其特有的语言艺术和精致的PPT,使得现场观众深刻体会到其讲座的独特魅力并引发思考。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毛利华从自己的经历、关于北大的记忆,引出听讲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功用。在他看来,在悄无声息的历史消逝过程中,承载记忆的东西会随之消失,但记忆本身却不会。北大的精神,不在于这座园子,而在于历史洪流中先辈们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那些记忆。

毛利华由人的发展引发的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夜晚原本漆黑一片的地球变得像星空那般璀璨夺目,指出生命的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毛利华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人脑的独特性、人脑前额叶的发展以及人脑思维的产生对于人拥有如此行动力的重要作用,并与大家探讨拥有如此创造和毁灭能力的人类因何而来。“是为了改变世界?还是为了那些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易于被人们所忽略却真实拥有着的东西?”

“生”——毛利华用简单一个字概括人的意义——就是去创造更多的生命。但是,他同时指出,“生”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活着,重要的是如何而“生”,如何做得更好。这就要求人们去“知”,去理解这个世界,让不确定的事情有它更加确定的答案。“知”有其不同的层次,从“knowing”到“operating”,再到最后的“understanding”,文明的产生、人的创造过程,即体现在“知”的过程中。同时,对世界不同的认知与交互,也会催生不同人的世界。

毛利华作讲座

毛利华通过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指出不同的认知过程所导致的不同结果。西方文明中动态个体关系体现出契约的意义,而自由和独立作为契约能力的基础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东方文明中,地域文化的特性使得群体关系中的血缘、伦理成为人们生活的关键。

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同时对自我产生认识。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来自于探求未知的激情,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去了解周围世界,并逐渐了解自身,建立起来宏大的文明体系。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描述世界、理解世界会有不同的结果。认知过程虽然会有所不同,但人们认知的目的却同是为了更好地去表征这个世界。

毛利华也为听众们介绍了认知中的公理体系和人类大脑对世界的表征和自我表征相关的科学问题。“每天清晨有多少双眼睛睁开,有多少人的意识苏醒过来,便有多少个世界。”由“生”而“知”,去了解这个世界,去成为自己。人们对与世界的认知是没有界限的,人们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在尝试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逐渐了解自己。讲座结束时,许多同学和毛利华进行了进一步交流。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继续与老师探讨

虽然大部分同学不是心理学专业,但都对讲座有着很大的热情,大家通过讲座对“认识世界和探索自我”有了新的了解,对东西方思维逻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自我使命的认识也更加明确。同学们也提出“希望讲座能够定期举行”“可以有一些贴近人们生活的主题”等建议。

本次讲座是北京大学心理中心系列讲座本学期第一场讲座。本系列讲座每次邀请一位来自不同领域和机构的心理学专业老师与大家进行交流,旨在科普心理学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编辑:山石

责编:白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