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读王阳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心学这本书 怎样去读王阳明

怎样去读王阳明

2024-02-03 19: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读传习录是一个偶然,读王阳明是一种机缘。

同王阳明的神交来自微信,从注册微信开始,我的签名就是知行合一。那个时候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是:我经常对自己想到而没有做到的事情充满悔意,自责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去做XX事,所以用知行合一来勉励自己。回头看来,我实在是误解老王太多。

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窃了一本《传习录》;五年后,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传习录,然后得出一个结论:研究王阳明,如果没有扎实的古文基础,一定不要从《传习录》开始。传习录中,穿插了太多《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二程集》《朱子语类》的内容,如果没有四书的基础,根本不可能看懂传习录。

于是乎,老老实实的从头开始:

——《大学》,读了中华书局的普及版和《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论语》,读了经典的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根据朋友的推荐读了李零的《丧家狗》,顺便读了下钱穆老爷子的《论语新解》(这本书导致钱穆被批的很惨),还慕名买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结果是决定再也不会买南怀瑾的书(不喜欢看演义)

——《孟子》,同样是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但感觉这本比他的《论语译注》差太多

——《中庸》,读的也是中华书局的普及版和《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这些经典古籍都是零散的,我没有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常识》

到了王阳明的所在的明朝,儒家已经不是当初的儒家了,于是又读了中华书局出版的那套黄皮的《道德经》《坛经》(这两本都不太懂)

再看看别人怎么理解王阳明的,就读了度阴山的一套《知行合一》、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华杉的《讲透传习录》,还从财经图书馆借了陈来的《有无之境》和陈立胜的《入圣之机》以及熊逸的《一切心法》(一切心法是从头到尾批判王阳明的书)

中间有一些细节理论搞不懂的,然后向大学同学要了一个中国期刊网的账号,下了一大堆研究王阳明的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

总结下读过的书,如果只想初步了解王阳明,去看度阴山的《知行合一》,想深入了解的可以看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更进一步则是看懂四书之后再去看《传习录》。

现在,我终于差不多能读《传习录》了,虽然还有很多细节搞不懂,但大概了解了王阳明的思想。如果现在我要总结下王阳明,大致是这样的:

ü 王阳明出身在大明朝的书香门第,父亲高中科举状元,而王阳明要从小就立志做第一等事超越父辈,那就是成为圣贤

ü 王阳明从小就接受了儒家的理学教育,但又不甘于寂寞,沉湎于游侠和兵家的打打杀杀;成年之后,首次科举就不中,然后乡间结社,吟诗作赋,溺于辞章。期间,学朱熹的理学不得法,意欲通过庭前格竹来实践求理与心外的万事万物,但是以惨败告终。这次事故为王学和朱学的分家埋下了伏笔;理学上的挫折,让王阳明又研究道家的神仙术和佛家的菩萨心,但又不能专心出世最终都半途而废;感慨“圣贤有分”后又回到儒家的老路上,终于科举及第

ü 王阳明的官场起步平平淡淡,第一次出名还是因为得罪大宦官刘瑾,最终被判流放贵州龙场;而在龙场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反而促使了王阳明将毕生所学融合一体,提出了“圣人之道悟性自足”的观点,也就是心即理,王氏心学(求理于内)正式登场,同朱氏理学(求理于外)彻底分道扬镳

ü 心即理,就是所有的道理都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这里的物等同于事,所谓“意之所在就是物”,也就是事上所有的事的存在都是因为我们的心触发了意动

ü 心即理,理只是知,知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只能是行,王阳明接着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ü 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是互相包含的关系,或者说知和行本身就是一件事情,这和传统的知先行后大相径庭。王学里面,“一念发动处就是行”,也就是说把行的范围从常规的行动扩展到了心动+行动

ü 然而,心动若是因为恶念那么知行合一就是可怕的,王阳明最终提出了致良知的理论,认为这是他所有思想的精髓

ü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延续,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的知,致就是知行合一的行。但是因为已经是良知,所以完成了“存天理、去人欲”,世事洞明,“一念发动处”全是善

ü 王阳明的伟大之处,在于敢于同当代占统治思想、但已经暮气沉沉、沦于训诂记诵的理学正面碰撞,激发了整个学术界的思想。并且通过知行合一的思想,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提供了理论指导,而“满大街都是圣人”,又为贩夫走卒的生活打开了理想

ü 王阳明的思想在当年属于异端,然后随着王阳明平息江西连年的匪患,以及43天平定宁王造反,为王阳明带来了巨大的威信和海量的信徒,最终又促使了心学的加速传播

今天我们大谈唯物主义,把整个心学当作唯心主义来否决,但还是倡导的知行合一。但我们现今所说的知行合一,已经不是最初的知行合一,而是理论联系实际、表里如一了。不知道王公若有知,会做何等感想?

王阳明天纵英才,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王阳明的一些行径仍然值得商榷:

╳ 庭前格竹本身就是荒唐至极的行为,只能说明王阳明少年时代并未理解理学的精髓

╳ 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理论在招致官方打压的时候,他抛出了一本《朱子晚年定论》,来证明朱熹晚年的思想和自己的心学是一致的,然而这本书不够严谨,几乎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朱熹,从而广受诟病

╳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本身就是类似于禅宗南派的顿悟,心学中也掺杂了(或者说融合)了不少的佛教思想,又比如王阳明龙场出山后教人的静坐之法本身也是禅门心法,但王阳明成名之后极力与佛教和道教划清界限

╳ 王阳明本人钻研了兵法和武功,他平息农民起义和宁王之乱都是各种阴谋诡计,但王阳明从不公开宣传此类要素,结果王阳明的徒弟用他的儒家思想去对付思田再叛乱,一败涂地

╳ 王阳明的新建伯府第,极其奢华,而王阳明本人一直未受朝廷重用,他的巨额资金来源不明,这同儒家的仁义道德的口号似乎不符

╳ 王阳明育人无数,但并未处理好自己的家庭矛盾,其继子和亲子的家庭内斗,最后还是靠自己的徒弟来收场

当我们来看中国大历史的时候,王阳明不过是其中的一片涟漪,他并不能扭转历史的大趋势。儒家,自从2500年前孔子《论语》,至《孟子》成书以后,几乎就将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定性,后面再也没有跳出这个圈圈。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残酷而野蛮的打压百家争鸣,但没能灭掉儒家薪火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明而下流的灭掉了儒家意外的近乎所有思想,但“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的这一套同孔孟思想已经是大相径庭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流于空谈的玄学在思想上毫无建树,反而是从天竺传递过来的成系统的佛教思想大杀四方,儒家著作读之无用,还不如拜佛求个来世

——隋唐时代,国力强盛,民族恢复自信,韩愈为首的名士倡导古文运动,思想也再返古,孔孟蒙尘1500年后再发光彩

——北宋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尝试帮儒家解决世界是从哪里来的哲学问题,但是语义含糊,谁都没有搞清楚

——北宋程颢程颐兄弟的横空出世,再加一个张载,理气之说终于诞生,儒学又一次变味,后人干脆称之理学

——南宋朱熹章句四书,成了理学一大继承者,却被同期心学的陆九渊贬为思想“支离”却无力反驳

——王阳明接过陆九渊心学的大旗,再一次将他发扬光大,然而,王阳明根本不敢宣传心学是新思维,而是2000年前的儒家思想的嫡传

——到了大清王朝残暴的异族统治,抹杀了一切新思想诞生的可能性,儒生全体沦为考据之流

——到了民国,儒家为整个中国社会的落后背锅,于是乎“打倒孔家店”成了主流,千年圣师孔子变成了孔老二, 2500年的儒家传承被彻底否定

2500年之儒家文化,是一个不断内敛的过程。孔孟之后的儒生,只试图去解读孔孟的思想,从来都是以孔孟正统为荣,从未思索对其进行改良,将数千年的知识都局限在人文领域并且不断压缩其领域,最终在科学(格物)领域几乎无所建树。反观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虽然统治了1000余年,但后代的思想家却一直在不断进行改良,从而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本质,导致科学不断进步,到文艺复兴时终于厚积薄发,最终鸦片战争,科学彻底打败人文,而被扭曲到面目全非的儒家成了最大的替罪羊。

孔子作春秋时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王阳明没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的遭遇。明朝的灭亡,清初的人认为的关键原因在于王阳明的心学,良知学说沦为空谈,忠君爱国思维让位于个人主义泛滥;然而到了清末,在心学支撑下的日本明治维新逐步强大起来,并在甲午战争中大破正统天朝,又加速了最后一个儒家王朝的灭亡。

是非功过,且与后人诉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