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扒鸡历史:300年匠心传承铸就“神州一奇”(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州扒鸡正宗传人 德州扒鸡历史:300年匠心传承铸就“神州一奇”(1)

德州扒鸡历史:300年匠心传承铸就“神州一奇”(1)

2024-06-15 05: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鲁网9月25日讯(记者 王婷)一锅神奇的老汤,蕴含了300年的美食文化,十几代技艺传人,孕育出“神州一奇”——德州扒鸡。

德州是津浦铁路和石德铁路的交汇点,每天都有200多对满载旅客和货物的列车在这里停靠和编组。德州位于鲁西北平原的冀鲁交界处,古有京杭运河贯通南北,今有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出入京津的咽喉,素有“九达天衢”和“神京门户”之称。

四千年前的夏朝,德州是“ 有鬲氏之国 ”,秦始皇时在此设县,从那时起,勤劳质朴的德州人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知是造物弄人还是机缘巧合,有着如此深厚文明的德州没有因其悠久的历史与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广为人知,却因一种名为扒鸡的民间小吃而名扬天下。

300年前,德州还没有扒鸡,仅有一种叫做“烧鸡”的小吃,虽名气不大,但也是精工细作,其形态侧卧,色红味香,肉嫩可口,初具扒鸡雏形。那时起,浓浓的鸡香已开始飘满古城。清康熙三十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给鸡馔的制作工艺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当时德州城西门外大街有个叫贾建才的烧鸡制作艺人,家传做烧鸡,每天卖上二三十只。因这条街通向码头,买鸡的人越来越多,贾掌柜就请了个乳名叫王小二的伙计打下手。一天,贾掌柜有急事外出,锅里煮着鸡,就嘱咐叫王小二压好火,可贾掌柜前脚走,他就在灶台前睡着了,一觉醒来,糟了,一锅鸡煮过了火,掌柜的回来赶紧撤出锅底火,小心翼翼地拿木盘勉强端到门市上想低价卖出,哪知道这过火的烧鸡散发出独特的异香,吸引了过往的行人,买来一尝,不仅肉烂味香,就连骨头也入口即酥,眨眼间一锅鸡就卖完了,贾建才由此潜心琢磨改变工艺,逐步摸索出德州扒鸡的最原始做法:即大火煮,小火焖,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火候要先武后文,武文有序。贾建才的鸡出名后,老主顾为区别其他的烧鸡,建议更名为“运河鸡”或”德州香鸡”等, 当时马家溜口街的马秀才品尝后清香满口,边品边吟道:“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竟袭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齿馨长留津!”吟罢笑曰:“好一个五香脱骨扒鸡啊!”五香脱骨扒鸡便由此得名。第二年,贾家把这种鸡拿到元宵会上去卖,人们争相抢购,顿时名声大震,从此德州城出现了烧鸡、扒鸡同产同销的局面。直到建国后,烧鸡才渐渐被扒鸡所代替。现在扒鸡制作工艺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发展,经历300年风雨洗礼,已经逐步由一种小吃发展为名吃,又由名吃转变为一种饮食理念和文化,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鸡”的德州扒鸡。

展开全文

目前,德州扒鸡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面旗帜,也是德州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一个城市存在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与众不同的文化,德州扒鸡就是德州的著名文化品牌。因为德州扒鸡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代表了个性的地域文化,蕴含着朴素的民风民俗和特有的灵魂价值。

中国美食浩如烟海,山珍海味多如繁星,扒鸡作为一种地方性小吃,在没有传播意识和传播途径的清朝中叶,如何在短时间内芳名远播、扬名立万呢?

公元584年,隋炀帝动用了一百万劳动力,用了27年时间挖了一条贯通南北全长4千多里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余杭。其中一段流经德州城,德州由此成为南北两京间的重镇。大运河带给德州古城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繁华和喧嚣。

由于交通便利,德州也随之逐步形成了大流通的码头文化、商业文化,对扒鸡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了运河这一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使德州逐步成为文明全国的22个大城市之一。水陆同渠,商贾云集,八方货物,集散与此。扒鸡具备了广泛传播的具体条件,但是距“誉满天下、闻达于诸侯”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没有一次师生的相遇,扒鸡也许至今也只能是一个地方性小吃。

1703年,清康熙帝在德州码头登岸,再次接受德州文武群臣的参拜的。由此德州扒鸡的发展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德州扒鸡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誉满神州,应该说与康熙帝的这次德州之行密不可分。是他让这个民间小吃登堂入室,步入皇宫。

如果说齐鲁大地博大精深,美食文化和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为扒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外在的客观基础,那么贾建才的偶然发现和康熙帝的御驾德州又为德州扒鸡的传承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和无限的遐想空间。每当我们品尝这美食佳肴的时候,总有些许神奇的故事和传说,伴随着扒鸡的在周围萦绕,与其说是在品尝扒鸡,不如说是在品尝一种文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