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地区”社会主义纽带的形成、断裂及其原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国法西斯形成 “苏东地区”社会主义纽带的形成、断裂及其原因

“苏东地区”社会主义纽带的形成、断裂及其原因

2023-12-14 21: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界社会主义在20世纪经历过辉煌也遭遇到低潮,前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东地区”(“苏联东欧地区”的简称)的出现,后者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剧变使“苏东地区”演变为“原苏东地区”。由于这两件大事承载着太重的“爱”与“恨”之情结,世界上不同时空的形形色色的人对它们有着不一样甚至完全对立的看法与评价。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来,虽然学者们相关研究中的“情绪化”弱了许多,而“科学化”强了不少,但是,“爱”与“恨”之情结依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相关研究成果的客观性。“苏东地区”的出现、发展与终结,新的“原苏东地区”的形成,实际上反映的都是欧洲社会主义在特殊的大国关系和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非同寻常的发展。

一、“苏东地区”的促成因素

一个大国和若干个关系原本不密切甚至敌对的小国形成一个特殊的地缘区域,必定有特殊的促成因素和连接纽带。不解析“苏东地区”的这些基因编码,就很难理解社会主义在这个区域的曲折发展和复杂变化。

“苏东地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是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大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是苏联。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开始时称苏维埃俄国,1922年12月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简称苏联。在地理位置上,苏联虽然横跨欧亚,但重心在东欧,属于欧洲国家。到二战结束时,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建立了近30年。不仅如此,苏联还在3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以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过度集中的社会发展模式,也称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相比,“东欧”的情况却复杂得多。首先,在地理位置上,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属于中欧,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属于东南欧。其次,在二战之前和之中,民主德国是德国的一部分,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站在法西斯一边,属于轴心国。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亲法国和英国,但都没能逃过被法西斯国家占领、瓜分的命运。其中,波兰还是被德国和苏联瓜分的。总之,无论哪一类国家都没有与苏联结盟的。第三, 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上有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有的是君主国,德国还是法西斯国家;在经济体制上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但经济发展程度差别很大,有的是发达的工业国,有的是工业―农业国,有的是比较落后的农业―工业国甚至是农业国。总之,它们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没有共同之处。

然而,是什么因素促成性质与发展差别如此之大的苏联和这些国家走到了一起?

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世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著述都比较强调某些共性,如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愿意,反抗或抵抗法西斯运动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或许不是这些。比如,从共产党的力量角度说,在后来成为“东欧”的这些国家,共产党虽然在二战之前就存在了,但总体上说都是规模较小,处境艰难,活动有限。除了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两国的共产党之外,其他国家的共产党战后初期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甚至还不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在后来成为“西欧”的那些国家,如意大利、法国和希腊等,共产党不仅人数甚众,而且拥有可观的武装力量。可是,这些共产党后来的命运却恰恰相反,“东欧”的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宰,而“西欧”的共产党只能在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中求生存、谋发展。之所以如此,苏、美、英等大国在战时的合作和战后的势力范围划分是关键的促成因素。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而苏、美、英则是这个联盟的核心。它们不是一般的国家间联合,而是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奉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东西方两类国家之间的合作。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与英美正式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它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进行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同时也很复杂,自始至终伴随着讨价还价并伴以明争暗斗。单从欧洲战场上的格局看,英美与德国的战场在中欧的西部和南欧,而苏联同德国及其仆从国的战场在中欧的东部和东南欧。1944年春苏联红军把敌军赶出国土后,越过苏波边境迅速向中欧和东南欧挺进。在这种背景下,1944年10月,丘吉尔和斯大林通过密谈就今后各自活动的区域、范围和程度的划分达成了默契,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1]以后英国和苏联两国外长又多次协商,这个百分比的具体比例也有改动。最终,中欧的东部和除希腊之外的巴尔干半岛都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

苏联红军在追歼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过程中,先后解放了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消灭了匈牙利、保加利亚的法西斯势力,清剿了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国军队,配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贝尔格莱德,没有到过的只有阿尔巴尼亚。战争结束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东部由苏联占领。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成了战败国,盟国在这些国家中设有管制委员会。该委员会名义上由苏、美、英三国共管,但实际运作中却本着谁占领、谁负责的原则,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苏联。“占领土地的人也要把他自己的社会制度强加在自己占领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强加他自己的社会制度。只要他的军队有力量这样做。不可能是别的。[2]在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主要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因而在客观上与苏联的联系十分密切,也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脉的欧洲很久以前就分成两个各自单独发展的部分,一部分与古罗马和天主教联系在一起,另一部分与拜占廷和东正教联系在一起。但是,二战之后,这两个欧洲之间的边界向西移动了几百公里,一些认为自己属于西方的国家蓦然发现自己此时处于东方了。”[3]米兰・昆德拉的这段话反映了一部分中欧和东南欧国家民众的心态,也是后来他们逆反苏联控制和斯大林模式的隐形底色。

  二、“苏东地区”的连接纽带

欧洲被大国分裂之后,原本与西方大国关系更为密切的中欧东部和东南欧的国家成为苏联势力范围的东欧国家。那么,又是什么把苏联和东欧国家紧紧地连接成为一体?没有美、英、苏之间势力范围划分,这些国家就不能与苏联成结联盟;没有与苏联结盟,这些国家也不可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既是连接苏联东欧国家的一条纽带,更是苏联控制东欧国家的一种手段,而且后者从属于前者。

1944―1948年间,为了维持与西方国家结成的战争联系和维护在战后的既得利益,苏联没有支持甚至反对东欧国家迅速确立斯大林模式的社会制度,而推行一种被称为人民民主的社会制度。有学者指出:“斯大林之所以让东欧国家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不急于实行社会主义,主要是从同西方国家关系的策略角度,也就是从苏联当时外交政策的需要考虑的。” [4]其实,实行人民民主制度就是斯大林维持战时与西方大国合作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问题在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于对苏联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能敌视和反感,再加上独霸天下的欲望,不可能将战时与苏联的合作持续下去。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凯南的“遏制政策”,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等等都是有力的脚注。

苏联与西方国家战时联盟没能持续多久,最终打破东西方大国同盟关系的是1947年开始的“冷战”。“冷战”被用来说明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由过去的联盟关系转向冲突,也是指1947年开始的美苏之间除了直接动用武力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苏联同西方关系发生的变化反映在东欧政治发展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快实现了共产党的一党制,完全倒向了苏联,经济领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从这时起,“东欧国家国内生活中清楚地出现了一种新的取向。那就是社会组织的斯大林模式”[5],东欧国家的斯大林模式化是苏联彻底控制了它们的标志。至此,真正地缘政治意义上的“苏东地区”正式确立起来了。

在以后的40多年里,东欧国家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紧紧地依附于苏联,苏联则加强了对东欧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控制。原本充满多样性的、“万花筒”般的东欧被迫接受统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东欧的独立自主诉求与苏联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完全照抄照搬斯大林模式、接受苏联的领导与尊重本国国情、实现本民族利益相违背,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寻求主权独立和与苏联的平等关系又受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制约。这样一来,冲破斯大林模式、摆脱苏联的控制和要求独立自主就成了这一时期东欧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

围绕着这条主线,有两种现象特别值得关注。第一种现象是东欧国家的改革。夹在相互对立的东西方大国之间,东欧这些小国无权、无力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于是,与苏联结盟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了一种必然。但是,这些国家身上有多种反对苏联控制和斯大林模式的西欧基因。在无法公开抗争的环境中,这些基因常常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本国特色等形式表现出来。苏联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时间推移也不得不针对斯大林模式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也就是弱化斯大林模式),同时也要求东欧国家同步跟进以便牢牢地控制住东欧。原本就排斥这种模式的东欧国家当然乐不可支,不仅跟进,甚至在改革方面走得更远,企图摆脱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的控制。于是,改革时常突破苏联所能够允许的底线。结果,东欧的许多改革都是以喜剧开始,以悲剧告终。改革还是不改革,改革到什么范围和程度,实际上也都成为苏联控制东欧的一种手段。第二种现象是西方的不干预。由于属于“苏东地区”内部事务,苏联对东欧的控制甚至出兵镇压,西方国家只是袖手旁观,从没有从国家角度或国际法角度干预过,更不用说强行和武力干涉了。当然,它们在舆论宣传上的攻击、明里暗中支持东欧国家的反对者等方面不遗余力。但是,这些毕竟摆不到台面上来。所以,在东西方大国关系和苏联控制不变的情况下,连接“苏东地区”的纽带就断不了,东欧国家怎么改革都不可能摆脱苏联控制和斯大林模式。

三、连接纽带的断裂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里的国家相继发生了急剧的社会制度变革,即所谓的苏东剧变,其实质就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这些基本要素,地缘政治意义上的“苏东地区”也就不存在了。关于苏东剧变的原因,近20多年来,世界上不同的人们怀着不同的心境作出了许多不同的解读。如果不作价值上的判断,除了东欧国家内部政治、经济和民族等方面的深刻危机,人们都注意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即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和放弃了斯大林模式。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新的领导人之后,面对苏联长期积累下来的重重内政外交难题,在弱化斯大林模式的同时提出了外交政策上的“新思维”。在“新思维”的指导下,戈尔巴乔夫一改苏联以前控制东欧的做法,主张在“自由选择”、“绝对平等”和“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苏联同东欧国家的关系。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苏东关系的新的基本原则:“这就是绝对的完全平等,这就是执政党对自己国家事业的负责精神,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服务于本国人民;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共同事业的关心;这就是互相尊重、严肃对待朋友取得的成就和进行的经验,以及进行自愿的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就是大家都严格遵守和平共处原则”,“社会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有供所有人学习的‘模式’”。[6]

戈尔巴乔夫不仅推动苏联放弃了斯大林模式、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且鼓励和支持东欧各国摆脱斯大林模式。比如,他赞成在波兰实行多党制,甚至认为波兰的改革就是苏联改革的“当今和未来”。[7]匈牙利正式决定实行多党制后,戈尔巴乔夫认为这是对苏联改革的巨大支持。再比如,戈尔巴乔夫对试图坚持苏联模式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领导人提出批评和谴责,明确表示“凡是主张保留原来由党控制的‘行政命令’制度的东欧国家领导人,苏联不再给予支持”。[8]正是在戈尔巴乔夫的鼓励和支持下,20世纪80年代东欧发生以放弃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剧变,不仅抛弃了斯大林模式,而且中止了对苏联一边倒的对外政策。

本文并非认同戈尔巴乔夫是叛徒这样的观点,也并不否认苏东剧变有其他多重或深层因素,只是想强调指出,在“苏东地区”,没有苏联自身的变化和苏联的允许、鼓励和支持,东欧国家不可能将苏联与它们自己紧紧绑在一起的纽带挣开,即单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摆脱苏联控制和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所做的一切正是促进苏联放弃对东欧的控制和斯大林模式的关键因素。

在社会制度剧变之后,“苏东地区”的国家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分裂成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5个独立主权国家。民主德国于1990年5月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合并成新的德国。南斯拉夫于1991―1992年间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先后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则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2003年2月,南联盟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分手,成为两个独立国家。1993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离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至此,原苏东九个国家演变成了大大小小28个国家。[9]

苏东剧变最大的后果就是剪断了把苏联和东欧绑在一起的纽带,不仅斯大林模式不再存在,而且作为统一制度的社会主义也没有了。从社会发展上说,苏联好像回到十月革命前,而东欧国家则似乎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

  四、没有任何统一纽带联系的“原苏东地区”

更为重要的是,剧变之后的国家或剧变之后新诞生的国家都不再实行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价值取向上都从马克思主义转向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绝大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也从对苏联的依附转向面向美国和西欧。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缘政治区域的“苏联东欧”为多个地理区域所取代,28个国家分属中亚、欧亚、外高加索、波罗的海、东欧、中欧、东南欧等七个区域。没有了冷战的藩篱,没有了苏联的控制,没有了占支配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没有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无论是这些区域还是区域里的各个国家都不再有任何共同的硬性约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五彩缤纷,差异性非常突出。以加入欧盟为例,有的早已是它的成员,实现了“回归欧洲”的梦想;有的站在它的大门口,望眼欲穿;有的相距遥远,感叹可望而不可及;也有的认为加入与否与自己关系不大。

于是,在苏联和地缘政治上的东欧的原有空间上,不同国家出于不同目的进行了重新组合,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称谓。在原苏联地区,苏联解体后,由原加盟共和国演变而来的国家(除波罗的海三国外)组建了进行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即独联体。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分别于1993年12月和1994年4月加入,土库曼斯坦和格鲁吉亚先后于2005年8月和2009年8月正式退出。独联体的范围所及要小于苏联。由于独联体国家多为俄罗斯的近邻,在地缘政治上和经济、国防、民族安全等领域都是俄罗斯对外政策优先考虑的对象。因此,独联体也被称为“后苏联空间”。另外,在独联体内部,与俄罗斯关系比较微妙的国家――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等四国于1997年成立一个非正式地区联盟,其名称由四国国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俄文为ГУАМ,英文为GUAM),中文音译为“古阿姆”。1998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了这一组织,但2005年又正式退出。“古阿姆”组织受西方影响,有很浓厚的反俄色彩。

在中欧和东南欧地区,1991年2月,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领导人举行会议,经过协商一致决定在建立多党议会制和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相互交流经验,在加入欧共体方面协调行动,加强彼此间合作,成立区域合作组织。由于这次会议是在匈牙利的维谢格拉德城堡举行的,所以,参加会议的三国也被称为维谢格拉德集团。捷克斯洛伐克分家后,维谢格拉德集团变为由四国组成。加入欧盟后,四国仍然通过领导人每年定期会晤和议会之间的对话机制来扩大维谢格拉德集团的作用和影响。1992年底,维谢格拉德四国在波兰签署了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的协定。之后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马其顿等先后加入。2004年和2007年有七个国家因加入欧盟而退出协定。2007年5月,中欧自由贸易协定为东南欧自由贸易协定所取代,发展成以巴尔干国家为主体的区域合作组织。此外,巴尔干国家1996年还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成立了名为“东南欧合作进程”的地区性组织。在称谓上,各种相关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中欧”、“另一个欧洲”、“中间地带”、“中东欧”和“后社会主义”等各种说法。

总之,这七个地理区域整体上与原来的“苏东地区”已完全不是一回事。它们唯一的共同点是过去时的,那就是都曾是“苏东地区”的一员。所以,如果今天仍把它们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只能用“原苏东地区”称之。于是,“原苏东地区”成了有特殊内涵的新的地缘政治概念。

那么,“苏东地区”的那条社会主义纽带在“原苏东地区”的命运如何?

形象地说,这条纽带失去了“唯一连接者”的功能之后,自身也被撕成“碎条”。在“苏东地区”,社会主义政党是单一的,即共产党;社会主义是单色的,即斯大林模式。但是,在“原苏东地区”,社会主义政党是多元化的,除由原共产党演变或分裂而来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以及坚持信仰不变的共产党外,这个地区还出现了许多重建的或新建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共产党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主义政党或团体。与此相适应,这些政党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但更多的信奉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即便是民主社会主义,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或同一国家不同的社会主义政党也因在社会上和选举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作出各自不同的解释,国别性、民族性和政党性特点比较鲜明。社会主义政党不再是这个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政党,而是多种类型的政党之一。除社会主义政党外,这些国家更多的还是极右翼、右翼、中右翼和中派类型的政党。同时,社会主义也不再是这些国家的唯一的意识形态,而只是若干种“主义”之一。除社会主义外,这些国家中还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等等。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思想淹没在各种政治思潮当中,多样化的社会主义政党生存于不同类型的政党中间。

注释:

[1] 参见[俄]《史料》杂志编委会《丘吉尔与斯大林划分东南欧势力范围:俄国档案中的百分比协定》,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第3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2] 自[英]本・福凯斯《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3] Robert Bideleux and Ian Jeffries,

A History of Eastern Europe: Crisis and Change,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p.8.

[4] 李宗禹等著《斯大林模式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4页。

[5] T.В.Волокитина, Г.П.Мурашко, А.Ф.Носкова, Т.А.Покивайлова, Москва и Восточная Европа.Становл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режимов советского типа (1949―1953): Очерки истории.~М.:РОССПЭН,2002г, c.56.

[6] [苏] 米・谢・戈尔巴乔夫:《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见http://sshtm.ssreader.com/bookinfo.aspx?ssid=11362717%26lib=17 (2008.06.20)

[7] 参见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20页。

[8] [英]雷切尔・沃克《震撼世界的六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怎样葬送了苏联》改革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9] 2008年2月,原为塞尔维亚自治省的科索沃正式宣布独立,到2012年底已获得97个国家承认。由于中国迄今为止尚未正式承认科索沃独立国家的地位,本文暂不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

(作者简介:孔寒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