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的发展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军盔甲 火炮的发展史

火炮的发展史

2023-07-01 18: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战的失败让德国几乎输光了所有储备,而《凡尔赛条约》让德国饱受屈辱,为了布局未来,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的火炮工业便转移到了瑞士等欧洲其他国家继续进行秘密研究,而1934年希特勒大权在握后,便逐步开始发展军工。在他的设想中,德军应该有两手准备:其一是避免阵地战,为此他大力提拔了古德里安这样的喜爱运动战的年轻军官。其二是一旦不可避免的进入阵地战后,德军便应该多多发展大口径的火炮来轰垮敌人的防线,而法国人精心修筑的马奇诺防线也让希特勒对第二手准备不敢怠慢。600mm的“卡尔”重型自行臼炮和800mm的“古斯塔夫列车炮”作为德军的“攻坚双臂”,在二战中大放异彩。但这两个毕竟是“陆地战略武器”,不能轻易示人。于是德军还研发了280mm“K5列车炮”作为常规的重炮投入作战。但是机动战迅速打垮了法国也让“双臂”的假想敌不复存在,它们直到1942年的克里木战役才正式出场,仅仅数轮炮击,便让坚守近一年的苏军防线迅速崩溃。

而作为德军最大的死敌,苏军对于火炮的理解更加透彻,他们没有像德国人那样发展超级口径的巨炮,其使用的最大规模口径的火炮也只是300mm的老式火炮,而新投产的最大口径火炮仅仅是280mm,但苏军却打出了历史级别的密度攻击,在短时间内能够让德军的阵地变成一片火海,苏军最后能在和德军硬碰硬的较量中笑到最后,大炮可算得上居功至伟。

而美军在二战中,火炮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这不是说美军不重视火炮。而是美军强大的空中对地能力能够很好地弥补火炮的火力。但美军也造出来了M1式240MM榴弹炮投入了欧洲战场,而且二战最大口径的火炮桂冠也在美国人手里,其914mm的“小戴维”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口径冠绝二战,但很可惜没有投入战场。

二战之后

二战也是一次战争革命:在二战中,城市攻坚战大量出现,而大口径的火炮在一些小城市内无法施展,苏军的203mm的B-4榴弹炮也是在柏林宽阔的路面上才能够施展射击。面对新的战争形态,重炮渐渐不在适用,很多超过203mm口径的榴弹炮都放弃了研制。而155mm火炮当家做主的时代,即便是203mm的火炮也用处不多。

但是其在衰落开始时,大口径火炮差一点就靠一样东西起死回生,他就是核弹。在当时小型火炮无法打出长射程,而长程火炮口径却不够,无法装填核弹。于是大口径火炮便重新提上日程,1953年5月25日,美军在其国内核试验场用280mm的“原子安妮”核大炮试射成功了一枚相当于1.5万吨TNT当量的战术核炮弹。而针锋相对,苏联也在1956年研发成功了271工程火炮,该炮采用406mm的口径,使用T-10重型坦克的底盘,让他有自由行走的能力,其1957年正式亮相就向美国表示我绝不在竞争中落后。于是核大战让大口径重炮来到了新的小高潮。

但是大家却马上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核弹杀伤半径要比火炮的最大射程还要大,一发炮弹打下去,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而火箭技术的发展和导弹的出现,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1960年“271火炮”被苏军封存,1963年美军的“原子安妮”也宣告撤装。他们俩的离开标志着大口径火炮的没落,正式开始。未来还会不会崛起,就要看战争的形式变化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