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兴教成果丰 诗书传家继世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微博保存的实况图片不会动 求学兴教成果丰 诗书传家继世长

求学兴教成果丰 诗书传家继世长

2023-04-08 16: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廊坊日报

图为研讨会现场。 本报记者 马越 摄

书籍收藏家与文化传播者

马钟琇其一生嗜古工诗,著述宏富,纂辑刊印大量书籍,对京畿及更大范围内的我国古代典籍的保存与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我国近代文学与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人物。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许振东根据国家图书馆藏目录索引统计,署名马钟琇或味古堂所著、编、抄写、刻印的书籍共达68种,包括马钟琇诗文集类(12种)、诗文总集类(16种)、别集类(18)、谱志类(8种)、刘钟英编著类(14种)等。其中,《清诗徵》二十卷收录作者约5000余家、《古燕诗纪》十卷共收诗1244首、作者363人,均涉猎广泛,搜罗宏富,在我国近代文学与文化上是罕见的,可称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巨匠。

许振东说,马钟琇所著、编、抄写、刻印的书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猎广,既有个人独具特色的诗文作品和学术考辨,也有涵盖全面、众家皆备的《清诗徵》《古燕诗纪》《全唐诗补遗》《马氏文录》等总集、全集,还有《冬风阁诗集》《东野草堂集》《退谷山房诗集》《石梁居士集》等多种稀见诗文别集,以及《安次县志》《东安艺文志》《东安人物志》等地方文献,对廊坊本地及京畿地区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天津市文化学者田晓东从马钟琇跋刘钟俊《清修斋遗稿》,考证大城诗人刘钟英之弟刘钟俊的生平和《清修斋遗稿》作品收录情况。他说,马钟琇辑刊师友、乡邦文献,为不太知名的文人作传,保留了大量地方文献资料。在广东,马钟琇刊登启事,倡议汇集国会同人诗作,“乞将爵里示知,通往来讨简,知原籍住址,著述存目,备国史之征,出处宜详”。不仅承自其民初辑刊乡邦文献的余续,也是马钟琇一生作为出版家的本性使然。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宗亲文化是传承良好家风的渠道,挖掘家族文化意义重大。

廊坊师范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马氏创办的安次简易师范学校;马钟琇与严修、高步瀛、赵元礼等名士多有往来;马钟琇是民国政府第一届国会众议员……这是从3月24日在廊坊师范学院“文化名家马钟琇暨得胜口马氏家族文化研讨会”得到的讯息。是日,来自京津冀、山东等地的文化学者围绕马钟琇及其家族成员文学创作与影响、地方文化贡献、京津文学文化活动、戏曲活动与北方昆曲传播等话题展开广泛交流。

据悉,安次区得胜口村的马氏家族,系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明永乐初年自金陵迁至,在清末民初繁盛。声名最著者为马钟琇,曾官至刑部山东司、法部制勘司主事。1913年,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员,任总统黎元洪顾问。编撰《古燕诗纪》《清诗征》《曲学书目举要》《马氏文录》《味古堂集》等二三十种著作,活动于京津两地。除此,得胜口马氏族人还纂集、刊印大量前代及同代文人作品,创办安次简易师范学校,在京畿文化中留下重要一笔。

马氏与廊坊师范学院渊源

得胜口马氏家族与廊坊教育发展的关系也是受关注的问题,多年从事廊坊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刘化田阐述马钟琇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建成得胜口小学堂,招收本村和邻村儿童入学,学生不收学费。光绪三十二年(1906),把学校改名为“得胜口尚实学校”,聘请十几位县内外名师到学校任教。1909年,在全县率先扩大为初级、高级两等学校。学校曾培养出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国家高教部留学司司长杨克生等人。

曾任廊坊师范学院前身安次简易师范学校校长马蕴民的后人吕志梅从母亲的视角回忆了在复建时期,马蕴民的主要工作与当时学校的情况,以及家族先人重教兴学的良好传统。

廊坊师范学院教师魏新岗博士以翔实的史料,考探安次县立师范讲习所、安次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安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的办学历程,肯定得胜口马氏族人马志恒、马蕴民在安次县乡村师范学校创建、安次县简易师范学院复校等阶段的重要贡献。

廊坊师范学院由5所学校合并而来。2000年,由廊坊师范专科学校、廊坊教育学院、廊坊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本科高校——廊坊师范学院。2005年,由廊坊师范学院与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廊坊师范学院。

根据《廊坊师范学院章程》和校史记载,廊坊师范学院一直把原廊坊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其历史沿革的主干,以1946年的安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作为办学的开端。据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有关新史料发现,其前身不仅可以追溯到1933年成立安次县立师范学校、1930年成立的安次县立乡村师范学校,还可以追溯到1914年成立的安次县立师范讲习所。四段办学历史,印证了民国师范教育在政府指导下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师范教育在安次这片热土上的生生不息。

文化学者爱好广泛

廊坊艺术研究所原所长段光杰、安次区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刘化田从其早期关注马钟琇的文献讲起,介绍《东溪草衣诗钞》诗稿、《名章类捃序》《秦妇吟》《藕乡词》钞本等发现情况,以及马家“铜柱堂”子弟与各昆派艺人的交往,肯定马钟琇多方面的文化贡献。段光杰说,我二十多次前往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查阅马钟琇的相关资料以及他在世时捐献的书籍。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他对戏剧和昆曲方面也颇有研究,查到马钟琇的十多部戏曲专著。知道当年的马家养了叫庆生社的昆曲戏班,这个戏班在当时很有名气,基本上北京地区的北昆名人都出自他家。为了支持昆曲演出,他还在家中建了一个园子,叫似园,让庆生社的演员在此演出昆曲,当时庆生社在天津、北京的演出非常有影响力。马钟琇的很多诗记载了这些演出的实况。在马钟琇的著作《顾曲谈屑》中,还发现当时他除了介绍昆曲,还介绍了京剧、河北梆子等相关内容。马钟琇还是一位著作颇丰的戏剧家,目前查到他的戏曲专著有十多本。

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王振良从《古燕诗纪》探究马钟琇的文献思想,统计其共采用书目115种,收录357家约1500首诗歌,纂辑主旨为:补史阙、搜散逸、补轶闻、厚今人。在录诗10首以上的21人中,主要为廊坊地区作者,对地方乡邦文献保存意义较大。山东大学文学院林才伟考证出《历代日记丛钞》第180册收有国家图书馆所藏佚名日记稿本两册为马钟琇所撰,保留了马氏参与广州两院联合会、宪法会议的相关史料,是其生平行历、与友交游和诗词创作的实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