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御风而行”为什么不是得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御风而行是成语吗还是词语 庄子:“御风而行”为什么不是得道?

庄子:“御风而行”为什么不是得道?

2024-07-11 08: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众所周知,“御风而行”这一词语,出自于《庄子.逍遥游》,即: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 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也就是说,在《庄子》一书中,讲有一个修行有成就的人,名叫列子,据说列子这个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御风而行”的程度,甚至可以一直在天上飞行十几天才落下来,于是很多人都非常艳羡,一致认为列子的修行,已经得道了。

但是,庄子却不以为然,即他并不认为,能够“御风而行”就是究竟或得道。

为什么?

庄子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御风而行”,那就意味着仍有所“待,即列子出行,虽然不用走路,但其前提仍需要有风,没有风,就无法飞行,而风并不是一种恒定不变或经常有的东西。

所以,当没有风的时候,列子仍需要老老实实走路,即列子只能在有风的时候,才可以飞行,换句话说,既然还有需要“风”这种依靠,又怎么能说是得道呢?

从另外方面讲,庄子所认为的“得道”或究竟,是一无所依,一无所靠,就算是“风”这种近似于“无”的依靠也不需要,才能说是没有任何束缚的依靠。

换句话说,在庄子看来,凡是有所“依靠”,就意味有所束缚,不是究竟或得道,更不是他所追求的“逍遥”。

但是,如果你认为庄子否定列子的成就,那你就错了,因为庄子并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说,列子的修行仍有进一步的空间,并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即“有待”。

而真正的“得道”或者“逍遥”,是“无待”而不是“有待”,即当没有风的时候,或者不需要任何依靠的时候,才可以讲“得道”或者“逍遥”。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庄子所讲的并不是“有风”或者“无风”的问题,而是强调不再受到任何束缚,就算是世人褒贬的眼光,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即不需要通过对比来获得存在感,更不用在世人的目光言淡之中而活着。

也唯有如此,才可以说独立而存,遗世而行,修行至此,方得“逍遥”,即得道。

而以上的这些内容,正是庄子为什么讲“御风而行”并不是“得道”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庄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