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年来“摄影术”的发展,看这9点就够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徕卡相机使用技巧 180年来“摄影术”的发展,看这9点就够了!

180年来“摄影术”的发展,看这9点就够了!

2023-03-17 12: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Historic Central School, Bisbee, Az USA

Ocean Breeze Generator

Moscow Conservatory

Kalla

2.

银版摄影

________

银版摄影法是法国巴黎一家著名歌剧院的首席布景画家达盖尔于1839年发明,利用水银蒸汽对曝光的银盐涂面进行显影作用的方法。

这种摄影方式的曝光时间约为30分钟,与尼埃普斯日光硬化的摄影方法比起来时间缩短了许多。

用这种方法拍摄出的照片具有影纹细腻、色调均匀、不易褪色、不能复制、影像左右相反等特点。又称为达盖尔银版法。

3.

碘化银纸照相法

________

碘化银相纸照相法与达盖尔照相术相比,其特点是感光时间短,而且用一张负片还可晒得多张正像,但当时在英国以外的地方还不是那么流行。

人们之所以对“碘化银相纸照相法”给予很高的评价,是因为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在采用负-正片的照相程序。

其方法是用纸作为基体,先将纸基浸入盐水中,然后再浸到硝酸银溶液内,这样卤化银就在纸质纤维中形成了。在摄影时把这种感光纸放入暗箱内,最后放在浓盐水中定影。

Larry M. Kushner

4.

湿版摄影

________

湿版摄影法是一门古老的摄影技术,拿玻璃当底片,1851年由英国雕塑家阿切尔发明。

在干净的玻璃上涂以火棉胶为主材的溶剂,再浸入硝酸银,取出趁还湿湿的立刻进行拍摄,然后显影、定影,根据喜好把底片做成正片或者负片的摄影技术。亦称为火棉胶摄影法(Wet Plate Collodion)。

湿版摄影法操作复杂,但曝光速度及照片清晰度和成本控制均优于银版摄影法,在当年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还有不少艺术家用这种方法拍摄大画幅照片。

纽约摄影师Victoria Will在2014圣丹斯电影节上用湿版摄影法为众多名人拍摄肖像。

艾丽·范宁

安妮·海瑟薇

杰西·艾森伯格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5.

35mm Leica 相机

________

1954年徕卡一款划时代意义的135相机诞生,它就是徕卡M3。

自M3后,徕卡相继推出的M2、M4、M4-2、M4-P、M6以及M6 TTL几乎都是依循1954年时的基本设计理念演变改进而来。而且M3的出现也奠定了徕卡在连动测距相机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1914年,纽约—恩斯特·徕兹二世。在一战爆发的几个月前,徕卡公司的老板恩斯特·徕兹二世带着研究主任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制成的两部徕卡相机(Ur-Leica)原型机中的一部,完成了惬意的赴美行摄之旅。

1931年,和徕卡在一起的自拍像—伊尔塞宾。这幅和徕卡相机在一起的著名自拍像,是她最为重要的图像之一,而她也被誉为“徕卡女王”。

1934年,拿着徕卡相机的女孩–亚历山大·罗德琴科。亚历山大·罗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是苏联摄影大师,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也是最早一批狂热的徕卡信徒。

1938年,马尔内河岸边野餐–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6.

宝丽莱(Polaroid)

________

Polaroid宝丽莱公司于1937年,由艾德温.兰德和乔治.威尔怀特所创立。

早期以生产太阳眼镜和发明其他光学技术为主,二战以后才转向照相设备。50年代到70年代,宝丽莱一路顺风,成为美国红极一时的企业。

1972年,宝丽莱生产出SX-70,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可直接“吐出自印相片”的照相机。当时有评论家写到:“兰德和他的公司再次发明了全新的造相过程。”

汤姆·比安奇(Tom Bianchi)在1975-1983年间拍摄的宝丽来照片,他的取景地是纽约长岛的一个小地方 —— 松林(The Pines),那是70年代美丽迷人的男同性恋者进行大规模交际活动的乌托邦。

被喻为 “造反影像之王” 的 Richard Kern ,自1979年居住于纽约,80年代起他拍摄了一系列短片,是美国纽约地下电影人的代表。90年代后期 Richard Kern 开始转向摄影,成为了美国著名的情色摄影师,这些情色摄影都是宝丽来作品。

纽约艺术家 Jamie Livingston 的 Photo of the day 项目是他在1979到1997这18年中每天拍摄一张宝丽来相片组成的。这些照片成了他的个人编年史,通过这6600多张的照片,你能了解到这个陌生人的喜好、职业,也似乎走过了他的一生。

1980年 Andy Warhol 站在20X24 Polaroid Camera 面前与自己的宝丽来相机合影。他最喜欢这款 Big Shot 实际上在宝丽来的产品链中备受冷落,因为手持固定焦距而为许多人诟病,但 Warhol 依旧带着自己心爱的相机混迹派对,出席画廊开幕和各式各样的艺术盛会。

1982年4月13日洛杉矶游泳池里的太阳,独创的霍克尼式拼贴作品。如果没有即时成像摄影机而是等待一幅幅照片几天后洗出来再拼贴,那么位置不对的照片就错过了立刻重拍弥补的机会,这样的作品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7.

Lomography

________

1992年,几位维也纳学生在发现了不可思议的俄罗斯相机LomoKompakt Automat (LOMO LC-A)后, 创立了一套新的摄影艺术,代表了一种摄影体验:随性、没有任何束缚、回归摄影本源的影像记录方式。

Credits: anarchy

Credits: dabai

Credits: bravebird

Credits: saviorjosh

8.

FSLR 胶片单反相机

________

1936年在德国的德累斯顿(DRESDEN)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爱克山克塔(Kine Exakta)。

它采用的是俯视取景,其预示着单反机时代的到来。1948年,德国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五棱镜取景的135单反机——康泰时(Contax)S型照相机,是现代135单反相机的雏形。但以上两种相机由于反光板不能自动复位,所以实用价值不高。直到1954年,日本旭光学工业公司才在宾得相机(Asahi-Pentax)上解决了反光板自动复位问题。

尽管EXAKTA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单反相机,但是现代单反相机最根本的五棱镜结构是CONTAX发明的,因此我们通常认为CONTAX S 是现代单反相机的鼻祖。

德国的著名时尚摄影师尤尔根·泰勒(Juergen Teller)特别喜欢用胶片相机拍摄时装大片。

9.

数码单反相机

________

摄影界普遍认为柯达在1991年推出DCS100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

该相机经尼康F3改装得来,搭载了一颗尺寸为14×9.3mm的130万像素CCD传感器,拍摄时需要拖带一个容量大概为200MB的DSU数据业务单元储存RAW格式照片。

摄影师Marc Aubry从1991年开始,坚持每年使用数码相机进行自拍。

他的第一张照片是使用柯达DCS 100——第一台商业化单反,拥有130万像素传感器和200MB硬盘——拍摄的。

数码相机的早期受制于技术工艺,并没有对胶片相机产生什么冲击。而随着技术的迭代以及互联网的诞生,数码相机才真正受到认可。

摄影的数码化,让摄影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摄影的乐趣。

(本文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删除)

学习更多摄影技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