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大学生业问题的研究综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 我国当代大学生业问题的研究综述

我国当代大学生业问题的研究综述

2023-10-12 14: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大众关注的重心,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在疫情与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凸显。“稳就业”、“保就业”让就业成为国家的优先发展战略。本文通过梳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文献,以“就业难”为主旨,总结归纳出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以及面对这些难点应采取的对策,以期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出现了入口激增而出口不畅现象,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和研究对策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大学生就业状况综述

(一)全国性的现状调查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麦可思针对2019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做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5届的13.5%上升至2019届的15.2%,高职毕业生读本科的比例从2015届的4.7%上升到2019届的7.6%;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2019届本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5440元和4295元,与2015届相比,涨幅分别为23.6%和15.7%,其中本科计算机类、高职铁道运输类专业名列前茅,双双成为绿牌专业之首;2019届大学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最高;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地区农村家庭2019届毕业生月收入为5062元,是当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月均收入(964元)的5.3倍;高职院校贫困地区农村家庭2019届毕业生月收入为4125元,是当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月均收入的4.3倍;2019届本科和高职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3%和68%。[1]

2020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19)》显示:总体落实率为80.1%,其中单位就业比例为37.7%,升学比例为24.9%;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3849元、8778元、5417元、3548元;中位数分别为12000元、8000元、5000元、3000元;标准差分别为7321元、4461元、2901元、2050元;83.3%的毕业生对自己找到的工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时获得或部分获得了“五险一金”,近半数的毕业生能够获得住房补贴;东部地区就业占比56.6%,大中城市就业占比81%;适度教育的比例为73.1%,专业对口的比例为70.3%;通过学校和网络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占比分别为49.3%,26.4%。[2]

(二)特殊就业群体的调查研究

在就业大军队伍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受到自身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个人素质、经济状况、专业技能以及就业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弱势的状态。

对女大学生而言,杨士涓(2018)认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减缓,劳动力需求量减少,用人单位出于“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考量,更倾向录用“工作效率高、支付成本低”的男大学生,因此,女大学生在供需关系矛盾日益尖锐的劳动力市场中,常常遭到性别歧视。[3]

对贫困大学生而言,黄韬(2019)表示:绝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一直生活在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的农村,长久的拮据生活使其自卑而焦虑,加之眼界低、个人综合素质不强,进而造成了他们在就业机会上不平等的现象。[4]

对残疾大学生而言,任启敏,汪昕宇(2019)认为:残疾大学生虽是残疾人中的佼佼者,但依然属于就业中的弱势群体;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整体水平要比普通大学生低,职业认同的测量值也低,在加上用人单位对残疾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歧视和偏见,因此残疾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的难度较大。[5]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白娟娟(2019)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从小受特有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使其思维和学习方式都与内陆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另外,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知识基础薄弱,而且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存在就业力差、就业成本高的就业难问题。[6]

二、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的综述

针对大学生就业业困难,研究学者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性因素

赵欣(2017),钟雁平(2018)两位学者均从大学生和高校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大学生当前就业存在的问题是:首先,高校通过扩招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毕业生生源迅速增加;其次,毕业生对就业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意向与就业能力不匹配;另外,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匹配,就业结构性问题日益尖锐。[7][8]从就业市场环境的角度来看,阮文斌、刘黎明(2019)认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难主要受市场经济的影响。[9]

(二)大学生因素

外部固然对大学生就业存在巨大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因素,还是大学生自己;从就业观和就业期望的角度来看,孙文博(2020)认为很多大业生就业主动意识不足,且就业期望值过高,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这是导致他们待就业的直接原因。[10]从就业力的角度来看,杨琳(2019)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结于其自身就业水平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在校期间实习实训不够;第二,缺乏实践工作经验;第三,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此外,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整体较差。刘媛(2020)指出不少大学生缺乏奉献和诚信精神,在签约后,常常随意违约或毁约,甚至频繁跳槽,很难在就业中实现自我价值。[11]长此以往,导致整体的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不断下降,直接影响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与以往不同,今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长期的居家生活,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紧张不安的焦虑情绪。根据林桦等人(2020)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焦虑得分处于低等水平,感知压力水平较高,应对能力得分处于中等水平。[12]可见,疫情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疾病。然而,一个人身心健康的状况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所以说,因疫情而延期开学对大学生的毕业和就业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高校因素

“就业难,招工难”成为了当下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一边是大学毕业生难以得找到适合的工作,另一边是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这就是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部分高校因一味的追求办学层次和规模,而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化和专业设置的同质化,这直接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张海景、田焱,2019)。[13]另一方面,赵薇、童顺平(2019)提出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既与人才类型结构发生错位,又与人才素质结构不匹配,而且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彼此间也存在不协调。[14]除开人才培养和供给侧结构的不合理,就业指导服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方面,也发挥着较为深远的影响。然而,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缺失和不到位也是影响就业率降低的源头之一。面对基数、增幅数庞大的毕业生群体,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就业人数与就业指导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赵天明,2020)。[15]

(四)用人单位因素

人才的高消费和用工需求匹配度低一直是用人单位招工难的重点问题。前者,由于很多用人单位倚仗企业自身优势地位,在招聘门槛设置的过程中,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对普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存在歧视,一味盲从的追求高学历的名校大学生,并未充分考虑岗位的实际需求(范旭超,2020),[16]常常进行超出实际所需的人才高消费甚至超高消费。然而,用人单位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对人才需求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用功需求匹配度低。例如:经济效益和工资待遇等综合条件较差的用人单位大学生不愿去,相反,综合条件优越的用人单位,只招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汪波,2020)。[17]

与以往不同,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不可抗力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很多企业因交通管制和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正常运营。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其抗冲击能力相较国企和大型龙头企业相对薄弱。不少中小企业在此次疫情的严重冲击下而被迫裁员,甚至倒闭,很大程度上直接缩减了市场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夏杰长、肖宇,2020)。[18]因此,劳动市场用工需求量的锐减成为了今年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的首要原因。

(五)社会因素

经济环境不景气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产生了明显的负效应。李和民、郭悦雯、李明寰(2019)一致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对劳动者需求量减少,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大,而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呈递增趋势,在GDP增速逐年放缓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的双重挤压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19]另一方面,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大学生择业和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东部地区比较发达、就业环境相较优厚、人才薪资待遇比较高,是大学毕业生争先恐后前往的热门地带;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福利待遇低,即便就业岗位供过于求,也不能吸引毕业生的眼球,所以很难寻觅到高精尖人才,处于虚位以待用工荒的艰难境地(郭佳俊,2018)。[20]

(六)家庭因素

大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历时已久,然而,家庭对大学生个体就业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小觑。张万兴、刘倩、郭晓梅(2018)表示:家庭状况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指标,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所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更为严重;通常,家庭条件越优越,大学生就业就越晚;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家庭条件优越让其没有后顾之忧,此类大学生便不急于就业;其次,条件优越的家庭更注重子女教育,希望子女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后再行就业。[21]

(七)政府因素

好的政策要配好的宣传才能得以彰显,政策宣传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首要环节,宣传不到位将直接导致政策形同虚设;同时,政策机械照搬、执行中的疏漏都会影响政策执行的最终结果,甚至会造成政策落实与政策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驰(曹群,2019)。[22]此外,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行政主体,被赋予了特殊的职能,尤其是在宏观调控方面。1999年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大学梦,促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国家开始实施高校扩招。在随后的二十年里,生源迅速膨胀。近几年来,政府又采取扩招来缓解就业压力,使生源供给和就业需求之间产生了一个无法平衡的死循环。归根结底,这都是政府宏观调控不足而导致的结果。郝宝强(2020)认为:因政府宏观调控不足,高校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扩招,无形中增加了人才供给的负担;另一方面,政府不仅缺少相关法规支持,而且对就业市场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存在不足,使得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劳动市场中无法享受到合理的就业保障。[23]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综述

(一)综合性的对策建议

卜雪梅(2018)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估;第二,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估。[24]

姚裕群(2019)从高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努力开辟适宜的就业岗位;第二,全面化来强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强化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考核;第三,注重发挥校友会等非正式社会组织的助力作用。[25]

韩轶之(2019)则从政府、社会、大学生、高校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角提出了一下建议:一是政府应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引导职能,为大学生塑造一个优良的市场就业环境;二是社会应进一步优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激发其创业热情,为其提供科学的指引方向,以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三是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就业,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四是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周期性的就业指导服务。[26]

(二)大学生自身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意志品质是重要的心理条件,拥有良好的就业心态,转变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并且能够适时的勇敢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马利强、利爱娟,2019)。[27]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只有理性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学会冷静地分析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方向,调整好心态,才能把握住每次就业机会(田禹、马小静,2019)。[28]另外,杨春林(2020)还指出: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个人职业规划、了解职业道德规范,以此提高自身就业和职业发展的能力。[29]

(三)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高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是除原生家庭之外,对个体影响最大的地方。为此,李锦(2020)对高校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提出了四点综合性的建议:第一,要做好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了解和服务工作;第二,可适当调整学制安排;第三,学校可以自行开发一些研究辅助性工作岗位;第四,高校可以进行一些有组织的就业;第五,对学校的就业考核指标应当适当延长周期。[30]其中,就业指导和创业帮扶工作是有效帮助大学生就业的重中之重。

首先,就业指导服务是事关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的临门一脚,高校可通过主客观因素分析,准确把握本校学生就业的基本规律与总体特征(张树峰,2019)。[31]再通过职业生涯指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以此帮助他们实现自身职业理想,从而顺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孙佳特、於文博,2019)。[32]因此,高校应尽快开设系统全面的职业规划相关课程,以此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体就业能力。[33]

其次,从创业服务的角度来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由此可见,国家已经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高校应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丰富有效和灵活多样的创业服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应重视创业培育,加强创业教育与培训,并为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更便利更适宜的服务,以便提高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存活率(莫荣、陈云、汪昕宇,2018)。[34]

除此之外其,从办学理念的角度出发,高校应当转变办学理念,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建立学徒制模式校企合作订单班,以此向大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张国才,2020)。[35]

(四)用人单位方面的对策建议

人才是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更是企业发展最重要命脉,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留好人才是企业争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用人单位要增强法律观念、建立社会责任感、树立平等就业的观念,建立公平的聘用机制,在日常的招聘中尽量做到避免就业歧视,尽可能的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范旭超2020)。[36]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还需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同时,还可与高校合作推行“体验式就业”,共同培养和造就适用于本单位的人才,达到“双赢”(罗晶晶、李红美、陈杨,2020)。[37]

(五)政府方面的对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是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妥善解决就业问题,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谢卓艺(2019)表示: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经济调控功能是有效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应使用有效的措施鼓励毕业生到那些条件较为艰苦的重点地区就业,并清除体制性障碍,及时取消掉一些有碍于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以及政策。[38]

2.利用信息化手段促就业

李坤鹏、郑亚(2018)认为:信息时代下,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职能,通过深入调研、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强化岗位需求研究,及时更新完善人才需求信息,有效地引导高校大学生按照自己专业、才能合理流动,避免了同一地区、岗位间人才的重叠浪费。[39]曾湘泉(2020)强调:政府要加强就业市场的信息流动,通过构建高质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强化就业信息的流动性,提升就业市场效率。[40]

3.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林桂宏(2020)建议:政府应完善立法保护体系,多管齐下,共同防治,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级联动的就业保障体系,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公平和谐就业环境。[41]

4.简政放权多元治理

裴佳伟、王佳琦、张紫嘉(2020)建议:政府要积极向高校放权,鼓励各大高校自主进行各项工作,增加多元治理主体,全方位、多维度促就业。[42]

四、评述与总结

自高校扩招2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业矛盾的探索;第二,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第三,政策建议的研究。学者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探索,其总体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研究方法多样。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大多数采用的是理论分析和描述性分析,实证性分析占比略少,因此,在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上缺少大量的数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了对该问题深入研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43][44][45]

从研究现状看,学者们主要都是针对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的分析,对区域性就业、特殊群体就业和不同就业形式方面的比较分析研究较少。

从问题导向看,学者们研究的主体对象集中在大学生、高校和用人单位,虽在传统的“三位一体”模式上,新增了有关政府调控和社会帮扶方面的解读,但几乎没有太多显著的研究成果。然而,笔者认为原生家庭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和就业问题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存在一定的缺失,还不够完整。

从政策建议看,学者们不论是针对大学生自身,还是针对高校、用人单位、政府,乃至社会的政策建议大多属于理论上的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研究。因此,这些政策在执行和落实的过程中,不可能达到一劳永逸、立竿见影的成效,都需要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调整优化。所以,无法快速高效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当务之急。[46]

此外,在对“就业难”大学生的界定上,主要是针对本科和高职高专层面,涵盖研究生的较少,问题的样本选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针对疫后稳定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的研究较少。

同时,基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本研究存在如下缺陷:第一,研究范围主要以中文撰写的期刊文献为主,除中文以外的研究成果均未纳入研究范围,中文撰写的其他形式的文献囊括较少,因此可能会影响研究品质。第二,本研究在检索词的选择上可能存在遗漏,导致研究样本缺失。第三,本研究仅针对中国国内研究,研究结果和研究观点仅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2]岳昌君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1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3]杨士涓,顾淑红.经济新常态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2):176-177.

[4]黄韬.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4):129-130.

[5]任启敏,汪昕宇.我国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9(5):257-258,260.

[6]白娟娟.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7]赵欣.论我国的就业政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A].智库时代,2017:60-61.

[8]钟雁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A].当代教研论丛,2018:20-21.

[9]阮文斌,刘黎明.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A].现代交际,2020:185-186.

[10]孙文博.我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9):44-48.

[11]杨琳.创新创业助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17):57-60.

[12]刘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20(4):361-362.

[13]林桦,姚玲玉,张睿思,李丹.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适对策研究[J].心理月刊,2020(7):1-2,4.

[14]赵薇,张海景,田焱.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193-195.

[15]童顺平.试论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1):1-6.

[16]赵天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完善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0(15):183-184.

[17]范旭超.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20(12):18-19.

[18]汪波.浅谈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20(8):24.

[19]夏杰长,肖宇.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20(3):31-38.

[20]李和民,郭悦雯,李明寰.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基础分析大学生面临的能力及就业问题[J].中国就业,2019(11):50-51.

[21]郭佳俊.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政府管理职责[J].中国市场,2018(1):82-83.

[22]张万兴,刘倩,郭晓梅.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智库时代,2018(45):192-193,296.

[23]曹群.大学生就业中的地方政府责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9.

[24]郝宝强.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政府职责及促进政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0(11):182-183.

[25]卜雪梅.社会组织如何助力大学生就业[J].人民论坛,2018(5):64-65.

[26]姚裕群.大学生就业难何解[J].人民论坛,2019(11):72-73.

[27]韩轶之.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与解决[J].中国商论,2019(4):243-244.

[28]马利强,利爱娟.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6):147-148.

[29]田禹,马小静.关于现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43):36-37.

[30]杨春林.提高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策略研究--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2版)[J].领导科学,2020(10):127.

[31]李锦.大学生就业,高校还可更积极[N].环球时报,2020-07-10(015).

[32]张树峰.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外部环境变化与就业选择理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4):7-8,23.

[33]孙佳特,於文博.基于职业生涯指导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J].福建茶叶,2019(8):161.

[34]郭瑞鹏,田宇,姚伟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文献计量视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9):50-55.

[35]莫荣,陈云,汪昕宇.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中国劳动,2018(1):4-14.

[36]张国才.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中国论,2020(4):237-238.

[37]范旭超.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20(12):18-19.

[38]罗晶晶,李红美,陈杨,等.信息时代下川内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教育进展,2020(2):125-134.

[39]谢卓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智库时代,2019(28):56,62.

[40]李坤鹏,郑亚.“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8(24):246,248.

[41]曾湘泉.当前就业市场的挑战及对策[J].秘书工作,2020(5):62-65.

[42]林桂宏.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权益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交际,2020(10):165-167.

[43]裴佳伟,王佳琦,张紫嘉,等.关于河北省就业问题的现状研[J].中国商论,2020(9):162-163.

[44]Ian P. Herbert, Andrew T. Rothwell, Jane L. Glover, Stephanie A. Lambert. Graduate employability, employment prospects and work-readiness in the changing field of professional work[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20, 18(2).

[45]Chen Xing. Research on The Way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2020, 3(2).

[46]Di Wu.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ifficulties i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2020, 3(6).

作者简介:胡端(1987-),女,湖南长沙人,现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指导教师,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