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流泗记载着古老流泗太多的历史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彭泽的历史人物 古镇流泗记载着古老流泗太多的历史记忆

古镇流泗记载着古老流泗太多的历史记忆

2024-05-16 04: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古镇流泗

流泗古镇位于湖口县城北部,东与彭泽定山接壤,南与大垅相连,西界凰村,北滨长江与安徽宿松带水相邻,距县城十五公里。

流泗有史以来是湖口最大、最繁荣的农村集镇。老街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街道东西走向,长约八百米。在未建黄茅堤以前,长江水直接灌入黄茅潭至流泗澌止,并把街域分为东西两段,中架木桥以以通行。此桥即是“流澌桥”,时至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前清秀才丰少凡创办国民小学,忌“澌”音沉,意静止,则取孔子讲学泗水之意,改“澌”为“泗”,立校名为流泗小学,并得到乡绅胡烈生的赞同。

当时的流泗,石板街道整洁,市场商贸繁荣。港水清澈透明,无任何污染,清洁卫生,全镇居住1000人左右,居民饮用水都在流泗港。

周玺里

湖口县流泗镇基垄村有一个村庄,叫周玺里,明成化年间(1466一1487),其祖周原宽,由棠山迁居此地,原宽生二子,长子琥(失系),幼子玺,村庄故以周玺而命名。周玺里距流泗镇四公里,全村现有70户,240人,自清乾隆至道光年间,该村人才辈出,走进村中心祖堂大门,见门楣上挂有一块乾隆皇帝题书的匾额《世大夫第》,进入祖堂内,四块匾牌《父子翰林》、《祖孙进士》、《帝子传经》、《重游泮水》,该村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周厚辕。

周厚辕(1746一1809),字驭远,号驾堂,别号载轩,清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先后掌湖广道浙江道京畿道监察御使、户部掌印给事中,任职其间,政绩卓然,任监察使时,权衡轻重,明察案情,务持平而后安,所谳狱奏上,皆可准,掌印户部时,疏浚河道,捐资助营,署天津漕务,摄长芦盐政,翰林院任职时,与经晓岚一起参与《四库全书》编修。

庄前潘村

庄前潘村位于流泗镇南四公里处,该地传说为东吴陆逊屯田养鹿庄园,故又名翠鹿庄前潘村。1352年,始祖潘伯仪从都昌塘里迁来。潘伯仪曾任江苏丹徒县知县,故槽门留有“长流世泽丹徒县,丕振家声翠鹿庄”门联。从明至清500余年里,出九品至三品官员48人,现保留历代文化遗产有:柘塘书屋一栋,灯楼一栋,石旗鼓8只,系马石柱14尊,荥阳桥一座,朝庭嘉赏树“紫微”和“香樟”各一棵。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

庄前潘村柘塘书屋

该书屋原为三栋一体的砖木组合建筑,共有88根柱子,4口天井,气势非凡,精致典雅,距今380年。该书屋为清乾隆时期本村人潘锦江建造,他故世时,将左边客房和后面厨房等留给房族,将书屋捐赠村里作为办学用。该书屋占地230平米,属典型的“四水朝堂”建筑风格。2009年湖口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载入保护名录。

刘石墙湾岳拳之虎拳

南宋绍兴年间,始祖刘寿安在江洲从军,在军中习得岳家拳,岳帅殉难后,寿安弃戎归故,在江洲事农,后举家迁居弋阳,至明初续迁湖口,定居在流泗与大垅交界处一偏辟乡间,为防匪盗,庄民取石围村砌墙,故得村名。刘氏子民习岳拳,历史沿袭,为护卫庄寨,将岳拳四大系列中之虎拳作为本庄拳徒主攻技法。

清末,随着虎拳套路掌控逐渐清渐,庄中拳派分两支,刘松、刘子居一支派,专事水火棍棒武术,曾网罗四十八条打棍,行走江湖卖艺,后因内证离庄赴海山,其族侄辈仍在庄中自习单、双棍。另一支刘泽南,坚守庄中,重点教习塞桩短打,兼练抛托手,偷桃手,两膘手等新拳技法,该派门徒最广,声名大振,泽南之子艳山、孙女冬金均是庄中虎拳佼佼者。民国初年,刘氏志勇、志忠兄弟秉承祖训,遵照拳谱以拳习武,专攻六号大刀、铁铜,以“重器相斗”。二人自创“盘头花”之护身绝技,结合演练矛、枪、剑、戟。采用推、援、夺、牵、捺、逼、吸、引八字法,施以刺、拦、挑、劈、绞、崩等击技,以意帅形,以气催力,动作敏捷,连贯自然。这种非攻即防套路招式,吸引庄中习拳者众。日寇侵华期间,因躲反,庄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习武练拳一度停散。抗战胜利后,拳手逐回庄习拳,老拳师刘泽南仍执教。刘石墙湾的岳氏虎拳表演,多以双狮舞开道巡游,下到集镇村舍,颇受乡民喜爱,每每围观者众,喝彩不断。

流泗草龙

流泗草龙,俗名谷龙,始于隋唐,盛于明清。

湖口地处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是江西的北大门。湖口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人文荟萃之地,物产丰富,尤其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逢重大节庆,庙会祭祀,都要编扎草龙,游舞祈祷。

草龙编扎工艺比较复杂,主要以稻草为原料、辅之竹木做支架。整条草龙的节段为单数,采用了编、插、嵌、镶、绕、缠、挂、别、剔、透等十多种工艺技巧。制作一条长28m,龙身直径0.38m的草龙,需要200多个工时,用草约8万根,丝毫不露人工痕迹,呈现出一派庄重威严古朴典雅的神韵。

草龙大多是春节或出庙会游神时与“五谷灯配套,同时玩舞,男童持龙、女童持灯,配一持草球的引龙童。游舞时配两副锣鼓,烘托气氛。草龙游舞有八字龙、咬尾、穿窜、盘旋、跳跃、戏耍、逗乐、滚龙、绞柱、等舞动和造型表演形式,五谷灯则在龙身边穿花、扭步变换队列、逗龙、搔痒、逐龙等,衬托草龙表演。

流泗草龙是中国传统美术中的一件瑰宝,与民俗紧密结合而世代相传。其编扎、游舞、唱彩、祭祀等系列活动,融美术、体育、文学、舞蹈、民俗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吉祥的图腾和象征,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对于汉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手工纸扎跑马宫灯

周以成,男1933年5月出生,流泗镇基垅村五组双山塆周家人。自幼习纸扎,从艺七十年,是流澌桥“福春纸扎”三代传人。

以成祖父周长顺系晚清秀才,知书达理,好学善问。一次,在欣赏流澌桥纸扎名师彭福春的艺术品时,萌生一念,教子焕霖拜福春为师,学纸扎手艺。经福春言传身教,三年朝奉,刻苦学成。不久,恩师病逝,焕霖传承“福春纸扎”技艺。

以成自幼好学纸扎,十一岁随父学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所需一应纸品制事,以成闲暇帮父制作。1971年,专事纸扎,依据父教纸品工艺,着手研制喜庆采匾、彩色纸艺、丧用幡幛、麒麟仙鹤等太宗制品。1984年对台湾开放后,逐有赣籍台胞回乡探亲,曾为棠山崔介匠湾台胞奠祭家父特制作全斋制事一套,音像、图片均在台湾留存。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先后为许博士湾唱高腔戏、凌塘宁家唱弹腔戏扎彩台、制花盆等,彩纸色花系列亦由春牡、夏莲、秋菊、冬梅四种扩大到芙蓉、海棠、月季、石榴等十五个花色品种,大大增添了喜庆气氛。

1993年,周以成把纸扎铺搬到流泗镇上,开办“老艺人”纸扎店。为传承技艺,收女为徒,故此,周荣为“福春纸扎”第四代传人。2009年,父女联手专攻彩纸花盆创新,经过构思,将旧时简易纸盆改制成烟硝花盘,配以字幕彩匾、跑马彩灯、立体花篮等系列饰品,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期间参展庆典会,艳丽壮观的艺术品博得游人好评。

打莲箫

流泗镇打莲萧有史可查的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她盛行于五六十年代。表演者手拿一根装有铜钱的竹棍(即莲箫),用两端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手、肩、臂等部位,也可几人互打节奏鲜明、悦耳动听,边打边唱,边讲边唱,中间帮腔衬词,唱词内容通俗易懂。节假日期间,多随着其他表演队伍同行,多姿多彩,很受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打莲湘这一民间曲艺亦被赋于新的内涵,旧时安徽凤阳人的逃荒调,表葬曲不再面世。莲湘歌词与时俱进,多以欢庆丰收,颂扬爱国,强身健体等内容。莲湘的制作,选料考究,彩绘、烤漆、绸花装饰,精致美观,辅之以录音,摄像等高科技包装,充分体现新时代气息,吸引诸多城乡民众演练。

湖口流泗三洲的打莲湘,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未间断,每年参加全县民间文艺调演,均获奖。2018年,流泗莲萧队代表九江市赴婺源参加全省青年人体育健身赛,获得创新创编奖。

洗染坊

染布业距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直至20世纪初,染布材料、工艺还停留在原始土法,材料也只是一些,臭蒿叶、 马兰、蓼草、红苋、桦巴、乌梅等植物染料,固色剂型也只是石灰、酒糟之类,只能染一些:墨青、毛兰、紫红一些简单色彩,最有技术含量的就算印花布了,那是将一块镂花图案的硬纸板,压在布上,刷上黄豆浆,反面反复刷几遍,使豆浆结块附着在布上,待染好色后,再将附着的豆浆刮下来,便形成了不很清晰的图案,加工流程十分复杂,要通过浸泡原料,捣碎、搅拌、过滤、煮色、上色、固色等十多套工序。

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土法染布逐渐退出市场,所需材料均由化学原料所取代,流泗桥“胡顺昌洗染坊”就是在1920年,由胡和鼎所创办,主要使用化学原料,以硫化染料为主体的较为先进的着色工艺,加工流程比起土

法也简便许多,只将坯布用开水煮沸十分钟,加入硫化染料着色,文火煮半小时,加入固色烧碱,再煮半小时,捞起浸泡半天、漂洗、晒干,再用V字型压石,滚平整,就算完成了。

老布坊

“老布”是古代民间自纺自织的农民制作服装的唯一材料。因为它质地粗糙,耐磨耐穿,价廉物牢,故称“老布”。农民自古种植棉花,自己纺纱、自己织布,织布匠几乎每村都有,棉花到织成布分两步。首先由农户完成。1.棉花轧成线。2.棉绒搓成绒条。3.线条纺成纱。4.纱煮浆晒。5.浆好的纱绕成筒垂(布的经线)和等垂(布的纬线)。织布由工匠完成。1.牵纱成团。在农户配合下将筒纱组合在一起,简纱的支数由布的宽度确定,有420和440支等。2房笳疏理。将组团的简纱分开穿过箍齿(箍的宽度等同布的宽度),随着箍的移动,工匠将经线疏理成平布状绕在机头上。3.穿梭织本工匠将等纱上在织布梭里,坐在织机上,双脚通过绳控制笳,随着双脚上下搓动,双层经线在笳的带动下形成写度决角了双字回抛构成布

刺绣艺人周宝妹

流泗刺绣远近闻名,一件件形态各异,灵动传神。思精巧不失传统,针法舒展而对称严谨,色彩艳丽而不娇媚。刺绣图案都是最具原生态的,纯手工制作,当我们面对这些天工之作的时候,更惊诧于它们竟然都是出自一位古稀老人刺绣的主人叫周宝妹,从11岁就开始学习刺绣,特别对儿童装饰布贴刺绣尤为钟爱,花鸟鱼虫兽、神话人物,在她的飞针走线下,活灵活现,各有千秋,技艺娴熟于心,以及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邻近群众对她的刺绣赞不绝口。2017年9月21日,周宝妹的作品《绣花鞋》入选第九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履步生花”。

流泗采茶戏

采茶戏以方语演唱,巧妙运用反义词、歇后语、错扯语、婉曲语及乡间俗语,达到热烈明快、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有”一打二唱三帮腔”之说,形成采茶戏曲演唱特色。

采茶戏,起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是以“九龙茶歌”为基础,逐渐演变而成江西采茶戏。产生于清代中期,现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在采茶歌和采茶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类别。

流泗采茶戏,清末由赣南传入。解放前,流泗采茶戏盛行,具有地方色彩,逐渐演变成流泗地方戏种。当时,流泗采茶戏班就有十几个,唱响都、湖、彭三县。久经锤炼的名角有:基垅的周国桢、菱塘的方国义、竹涧的邹平茂、长拢的廖志初、廖召漠等。

文革中,流泗采茶戏一度萧条,被盛行的黄梅戏冲淡。文革后,采茶戏复兴,相安与黄梅戏并存,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目前,流泗采茶戏剧团所剩无几,只有长垅廖村采茶戏团经久未衰。独擎一帜,正在准备筹办采茶戏传习所,收纳子第,进行接力传承。

流泗高腔戏

流泗高腔戏(青阳腔),是在明代嘉靖(1522年~1566)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安徽省青阳县地区后,与当地流传的戏曲声腔、地方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结合而成。于嘉靖、隆庆、万历(1522一1610)年间进入江西省湖口县地区,传入流泗镇庄前潘村,流传至今。村庄高腔戏班除了历史上战乱、动乱,鲜有中断。上世纪50年代。村中青阳腔代表性传人潘康全(1925年一1974年),被选调至省赣剧团,成为著名演员。曾进京演出时,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后因身体欠佳,于1960年回家,在流泗与红星廖八房村中的廖中毛师傅共同创办戏班,传授技艺,使流泗高腔戏盛行一时,演得较好的有廖八房戏班和陡岭蔡村戏班。以蔡积安为代表的陡岭蔡村高腔戏班一直传承到改革开放期间。

现在,由于老艺人相继谢世、青阳技艺鲜有传人,农村年青人外出打工家中只剩老人小孩、无能力演出,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化生活,不断冲击和侵占了青阳腔的生存空间,使流泗高腔出现了萎缩。

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抢救保护措施,使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之花又重获了新生。2006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遗产保护名录。2020年流泗镇老年大学剧团为传承湖口青阳腔(流泗高腔戏),开始复排了“凤仪亭”、“贵妃醉酒”等折子戏。

流泗弹棉花

棉花最早是汉代从国外传入,真正实现把棉花弹制成棉絮是元朝时期。

流泗弹棉花的工艺是从温州的永嘉县传来, 从近代各种迹象看,可以认定,浙江温州的永嘉县就是弹棉花工艺的发源地。流泗镇解放前后打棉絮的弹花匠有基垅村的长垅梅家梅月新、流泗桥丰廖王村的二位丰姓师傅,父传子至今。

弹棉花的工具有杉木弓,牛筋弦线,檀木锤,和木梓树压盘几种物件组成。

皮棉加工棉絮的流程是在厅堂搭个两米见方的平台,工匠背着弓,用锤击打弓弦把棉花弹松,然后把已经弹松的棉花用弓弦牵扯均匀,经压平后用棉纱牵成包网,经过压盘两面磨压后形成棉絮(胎)。改革开放后该工艺不断改进,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不但减轻劳动强度还数倍增加了加工速度。

流泗米粑

流泗米粑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美食。在漫长的历史中,粑的习俗已渗透到湖口劳动人民的生活当中,凡是逢年过节、生日寿庆、订婚成亲、丧葬敬祖、求神拜佛、栽田割禾、做屋上梁、待客馈赠等,人们无不做粑,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流泗的粑,品种有二十多个,常见的有:炒米粑、发粑、小麦粑、年粑、糍粑、豆粑、柳米粑(按湖口方言音或叫柳净粑)、实心粑、糠粑(或炕粑)等。其中的麻糍粑、柳米粑、糯米粑、炒米粑、印粑和豆粑为流泗镇的六大粑,另外还有米发粑、小麦发粑、圆子粑等。粑的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鼓有扁;粑的颜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绿、紫、黑和白,粑上的图案五花八门,有花有动物,还有各种吉样的字语。

流泗米粑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流泗麦芽糖

麦芽糖是流泗一带农家春节期间必备的一种待客零食,重要客人来了,用芝麻掺在一起炒上一盘,又香又软,就算是高规格接待了。早前,每家每户都会在春节前加工一些,因为制作麻烦,现在都由专业的师傅加工出售,最有代表性的师傅就是红枫村张日灿自然村的,几乎是家家都会熬制。

制作麦芽糖,用大米10斤(糯米更好),配大麦芽1斤,可制成麦芽糖7斤。先将米和麦芽入锅大火煮至米化,捞起扎干,将扎出的汤汁再入锅烧熬,直至烧成糊状,呈金黄色,用飘打起,冷却至40—50度时,反复牵拉,直至拉白为止,再分成一小块或做成小糖饼,装坛,用熟米粉层层隔开,免得粘连。

流泗红薯粉丸

红薯丸是流泗当地一道传统美食,是由红薯粉再加工而成。

红薯粉当地老百姓手工传统做法:先将红薯洗净,和水粉碎,反复搅动,捞起薯碴,将水静止不动,待12小时后,将上面的水倒掉,铲起下面沉淀的粉,晒干揉细,红薯粉算是做好了。

红薯粉可制作多种美食:红薯粉丸、煎卷、粉糊等,红薯丸最有代表性,只要将粉入锅炒至微黄色,加入开水,迅速搅拌至半干,待稍冷后,马上趁热做成丸子,再将丸子蒸一下冷却后浸在水里,冬天可留上个把月不会变质,用猪肉一起烧制,十分可口。

春节期间,几乎家家户户都得备上几大碗。

中夹口

中夹口,系流泗长江段的水从此进入沿山脚下河套,因东西均为沙土,水土相夹,形成夹口,也是日军入侵湖口的登陆口。之所以称中,往东至彭泽天红有上夹口,可通棠山街前杨树堰港汉,往西牛脚芜龙潭口有下夹口。

棠山老街

棠山街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位于流泗通往彭泽的古道上。棠山杨树堰港汉由水路直通彭泽与流泗,因而流泗古镇兴旺的年代,棠山因交通便利,成为一处喧闹街市,往来棠山街的帆船、推车络绎不绝。

上世纪80年代,棠山大队成为全省农业先进典型。改革开放以后,地处低洼的棠山街村民移民建镇,搬迁至牛湖公路两旁,形成新街市。现有许多村庄为支援工业园建设,崔家湾、兰山湾、大金家湾等迁居江湾安置小区,他们村庄以及镇林牧场和棠山农场(均为知青点)都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变成了高耸云天的工业塔房。

流泗的桥

地处赣北长江之滨的湖口流泗镇,水乡泽国,八里江黄茅潭水系的湖潭港汉星罗棋布,亘古至今,逢水搭桥。横跨集镇街道的有大桥坝、子桥坝、牛湖大桥、孝义桥、长兴桥、渊明桥、君清联桥等9座桥。辖区乡间有枫树港桥、淘兴港桥、蛤蟆桥、自承桥、廖家坂桥、邹源桥、史家桥等7座桥。与周边邻县邻乡接壤的有棠山老街桥、聂家桥、马步桥、四官桥等4座界桥。另有寡妇桥、老布湖桥、埠下湾旧桥等3座桥因黄茅潭水位抬高、长年浸泡,涸水期只见旧址。总之,林林总总等20多座桥,印证了“流泗桥多”这一特定的地理风貌,谓之流泗桥。

庄前潘村荥阳桥

荥阳桥位于史家桥港上游,是一座青石卷拱卯榫结构单孔桥。建造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湖口县志载:“荥阳桥,县东,庄前潘村门前,清湖驿道县前铺至太平铺必经之地”。乾隆三十八年,山洪暴发,车旅不便,地方士绅潘锦江叔伯牵头修造。1983年,湖口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为保护名录。

史家桥古遗址

史家桥位于流泗镇西,南临邹源铺下村,北止邹源庙下村,东近丰廖王家村,西与凰村乡胡仕海村隔港相望。1990年11月份,由湖口文化部门在考古调查时发现了史家桥遗址,文化堆积遗存1万多平方米。此后会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美国考古学家马尼士博士等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确认其为一处具有考古发掘价值的古文化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物,距今七八千年历史,为湖口最早的人类活动场所之一,有陶片和烧过的稻壳拌泥做的掩体墙。

大桥坝

清乾隆年间,流泗桥东至桥西,还是由几根茅竹穿拢,置于港汉两岸,方便行人过往,乾隆48年,彭喻两姓开亲,为迎亲安全,经两姓合议,在港两头筑土,中间搭简易木桥,取名“大桥坝”。

抗战爆发,流澌桥被日机炸毁,过往行商在断桥残垣上往返。抗战胜利后,桥东、桥西两街私商筹钱凑料,在残垣上搭建简易便桥。新中国成立后,便桥于1954年遭水毁。翌年,流泗区人民政府新建大桥坝木桥。1965年,改木桥为块石拱桥。2015年,流泗镇政府出资,将大桥坝毁坏的栏杆更换,人行道加固。翌年,又将桥东街下水道重建,街面桥面新铺水泥路面,至此,大桥坝又展新姿。

流泗诗词

流泗镇诗词学会是由流泗镇农民诗人自发组织的民政局注册批准的一个民间组织机构,成立于1997年。

在流泗镇,写诗、吟诗、赛诗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机关的墙报有诗词作品,中小学校刊有诗词园地,学校、村组都相继成立了基层诗社和诗词小组。到2014年为止,有中华诗词和省、 市、县乡镇诗词会员100多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2人,诗词爱好者近500人。据统计,流泗镇群众创作的诗词联作品近万首(幅)。

诗词学会成立以来,坚持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及风土人情开展诗词采风创作活动,会员们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从2009年起,坚持每年编印一本会刊《流泗诗词》。现已出版16期,《流泗诗词》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九江曲轴厂

前身由流泗公社机米发电厂、流泗农机厂、湖口内燃机配件厂演变成九江曲轴厂,是省重点工业企业,1978年湖口内配厂被省机械工业厅颁发“科技成果奖”;1983年,九江曲轴厂荣获“江西省级先进企业”。至1986年,全厂工人发展到1000余人,年工业产值150余万元,曲轴远销到山东、江苏、福建等地,2002年改制。

湖口流泗镇今日的变迁与发展呈现在它新的面貌中,流泗依旧以不同的形式在当代延续着它曾经的历史传统,在流泗民俗博物馆,记载着古老流泗太多的历史记忆。想要了解流泗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妨去这里一探究竟!

本文由湖口热线编辑整理

文字由殷美生,胡训良,彭祖越所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