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字书法图鉴:彝文、古壮字、白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彝文对应的汉字 中国古文字书法图鉴:彝文、古壮字、白文

中国古文字书法图鉴:彝文、古壮字、白文

2024-03-10 03: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彝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流传于滇、川、黔、桂四省区部分彝区。在彝语六大方言区中,有四大方言区流传和使用古老的彝文,其他两个方言区现今彝文已失传。

彝族文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地方称谓有所不同。汉文史料中分,别称彝文为“夷字”、“爨文”、“韪书”、“蝌蚪文”、“倮倮文”、“毕摩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族称的规范,统称为彝族文字,简称为彝文。

彝文的起源问题涉及彝文产生年代和彝文起源的两个话题。关于彝文起源,民间有英雄(个人)创造说,有天神创造说,有一种说法是为宗教需要而创制。还有一种是模仿说,认为彝文是模仿自然界某一种实物而成。

对于彝文的产生年代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彝文产生至迟不晚于两汉时期。

关于彝文性质,学者们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彝文是表音性的文字;有学者则认为彝文是表意性的文字;还有学者认为彝文是音意结合的文字。笔者认为当今的彝文使用过程中,有大量通假代用的表音现象,但就其本质而言,彝文仍然是一种表意文字。

彝文也象彝语一样有方言差别,不同方言间彼此很难看懂对方的文字。各方言的彝文常用字一般在2000个左右。彝文是一种独体的字,没有用会意、形声等方法合成的字,所以每一个字不能拆开,或者说拆开后仅仅是彝文的构件之一,已不是一个完整的文字了。

彝文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斜、弯、圆、横折竖、竖折横等。彝文笔画顺序和书写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

对于彝文造字法,学者们各执一词。笔者认为彝文造字有三种方法:一是象形造字法,以具体或抽象的方式造出部分图形性较强的文字。二是指意造字法,在已有文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附加符号,创造出一些新的文字来表达其意。三是变体造字法,即在原有字的基础上,采用转位、增减笔画等手段,创造出一些新的字体。

用彝文写成的历史文献浩如烟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

古壮字是壮族古老的文字,是壮汉文化交流的产物。最早见于公元682年的广西上林县唐代摩崖石刻《六合坚固大宅颂》和公元697年的《智城碑》。两碑都是壮族上层的重要文献,说明唐初古壮字已经得到包括民族上层的认可。

秦统一岭南后,汉文化传人壮族地区,秦实行“书同文”,壮族原有的刻画文不可能得到发展。但壮族祖先又苦于没有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于是借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古壮字。

从两碑推断,魏晋南北朝已有古壮字流行。后来宋朝的庄绰在他的《鸡肋编》(卷下)中也举例谈到了古壮字。宋人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周去非著《岭外代答》以及在一些方志上对古壮字都有记载。

古壮字的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是由两个汉字组成。所取的汉字有繁体字,也有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大部分古壮字是按照汉字的形声字造字法创造的。

有的字比较特殊,以一个汉字表示形符,另一个汉字表示声符,但表声符的并不按照汉字的读音,而是按照它所表示的壮语词的读音来读。有的由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组成,两个汉字都是表声的。有的由两个都表示形符的汉字组成,是会意字。有的采取反切的方法,其中一个汉字或汉字的偏旁取其壮语读音的声母,另一个汉字取其壮语读音的韵母。

古壮字用于碑碣、乡规民约、讼牒、家谱、民歌、民间长诗、壮剧剧本、说唱本、宗教经书、壮医壮药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民歌、民间长诗、壮剧剧本和宗教经书。

数万行的民间长诗《嘹歌》,500多万字的《壮族麽经布洛陀译注》,即将面世的20卷本师公经书,几百种壮剧剧目,就是用古壮字记录和创作的。民间保存的大量古壮字文献,对研究壮族历史文化,促进壮族当代文化发展繁荣,有很大的价值。

白文,历史上又称为“僰文”。为与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拼音白文相区别,学术界又称其为老白文、古白文或方块白文、汉字白文等。白族民间过去多称其为“汉字白读”或“汉字白音”。

白文是在汉字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汉字系统文字。它借用汉字并对其进行改造或重新组合来书写白语,并形成了内在的读写规律,在文字性质上属于一种仿汉表意字。与之类似的还有壮文、侗文、苗文、字喃等汉字系统文字。

白文至迟在公元10世纪初就已在白族民间使用,至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由于没有经过规范和统一,它一直没有发展为通用的民族文字。宋、元时期,白文的使用较为广泛。明代实行文化专制,白文文献大多被毁,白文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但白文仍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在今天的白族民间,白文仍在流传使用,起到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白文是由假借汉字(包括借词字、音读字、训读字、借形字)和自造字(包括形声字、音意合体字、意义合体字、变体字、省略字、加形字)构成的复合性书写符号体系。白文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展现了白族先民在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杰出的文化创造力。

白文文献主要有以下一些:

南诏有字瓦。出土于南诏时期的建筑遗址中,很多残瓦上刻有汉字以及由汉字增减笔画造成的文字符号。一般认为即是当时的白文。南诏大理国写本佛经。费孝通等先生1956年在大理发现,共20卷。经卷的汉字正文右侧有白文旁注,卷尾有大段白文注疏。

白文碑铭。其中以明代著名白族诗人杨黼所作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简称《山花碑》)最为著名,全碑保存完整,书写流畅,艺术性也较高,为白文文献的代表作品。

近现代白文作品,包括白族传统的曲艺形式如大本曲、本子曲的曲本、民歌唱词等,此外还有祭文、经书等形式。这类文献一直在民间流传使用,数量可观,反映出白文至今在白族民间仍有极强的生命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