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的电影美学,就是杜绝「美」的存在(长津湖)影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归乡电影影评 《长津湖》的电影美学,就是杜绝「美」的存在(长津湖)影评

《长津湖》的电影美学,就是杜绝「美」的存在(长津湖)影评

#《长津湖》的电影美学,就是杜绝「美」的存在(长津湖)影评|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对国产主旋律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在《1921》《革命者》和《中国医生》的轮番折磨下,我对这个类型的期待与宽容也终于消耗殆尽。所以在观看《长津湖》之前,已经对电影质量有了一个大致预期,情绪、节奏、动作场面、视觉特效,以及核心点明主旨的部分,都是可以被预测的。但《长津湖》所呈现出的最终效果依旧让我瞠目结舌。1.大制作下的视效崩坏

最值得《长津湖》主创团队们自豪的点,当然是其“史无前例”的制作规模:高达13亿人民币的总投资,180多天的拍摄周期,超7000人的拍摄团队,过7万人次的群演数量,全球四五十家特效公司的参与,对剧本长达5年的精心打磨,以及在拍摄途中花费了数百万元的核算检测成本....

带着「史诗战争巨制」的标签,做着「中国影史投资规模最大」的宣传,打上「救市主旋律」的噱头。在观影前就已经用各种数据和物料征服观众,却忘了写出最核心的观影提示: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影片的第一幕就已经足够令人绝望:《长津湖》的主角伍千里(吴京 饰)带着哥哥伍佰里的骨灰归乡,在一开始就迅速为观众确立一种悲壮而沉重的故事基调。但影像质感却主创人员所预设的基调给无情摧毁:油腻的色调,拙劣的CGI特效,角色与背景几乎是完全错位的、割裂的、毫不相通的。虚假的场景彻底拒绝了观众融入故事之中的请求。

而这样的五毛特效在之后的场景中仍然比比皆是:仁川登陆的大场面是全片特效镜头最集中的部分,也是最拉胯的部分。各种美军重型装备齐上阵,以“游戏质感”呈现在观众面前,一眼就可以辨认出的虚假浮夸。轰炸时那些爆炸与烟雾都像是复制粘贴一样,还极其劣质。以及在IMAX大银幕的衬托下,远景镜头中角色脚下阴影与绿幕背景的不协调感是如此明显,清晰可见。某些镜头设置直接忽略脚下的阴影,让角色与场景更加割裂,最终效果甚至还不如20年前的《指环王》。

去年同样聚焦抗美援朝的《金刚川》,因其本身便是赶工赶出来的命题作文,所以最终效果就是妥妥的半成品。而《长津湖》无论体量、投入还是制作工期都几倍于前者,但成片的CGI质感却并未因此细腻几分,反倒在大场面的轮番轰炸下显得更加拙劣可笑。

在「电影工业体系」的号召和「顶级制作水准」的加持下,《长津湖》持续给观众奉献一幕幕未完全渲染的特效场景,大场面的爆破烟雾,俯冲巡航的美军战斗机,抑或是大全景下的时代还原。每一个需要强调“历史感”“真实性”的镜头都未能完成任务,留给观众的只有“业余”水准的半成品。

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感官刺激的大场面,对于文戏的打击也是灾难性的。

影片前半段有这么一场戏:伍万里(易烊千玺 饰)因受不了火车上老兵们的嘲弄,一时冲动推开车门决定跳车,却正好望见远处恢弘的万里长城。上一秒还吵闹的众人突然安静下来,一同凝视这绝美的祖国山川。

光看文字描述,这段文戏确实有其可取之处:在一长段活跃气氛的打闹之后,也正好需要这样的变奏来切换语境,向观众直接输送意境,也为各种影评自媒体提供吹捧的写作切入点。

但实际效果呢?什么意境煽情升华主题,完全没有感受到,只剩下粗劣特效所带来的视觉污染,油腻、塑料,真正意义上的页游品味。

影院内的实际效果比这张GIF要更恐怖2.文与武的失衡

既然说到了文戏,那就有必要聊聊本片最被人所诟病的部分:过分儿戏的悲喜编排。

在上一场戏中,美军轰炸机摧毁了志愿军的运兵铁路,造成伤亡减员。于是七连不得不步行赶往战场,在此期间或许是为了活跃气氛,加了一段万里在雷睢生耳旁骂人的剧情。这种喜剧桥段单独拿出来看并无问题,但在剪辑上让这一段落紧接在牺牲之后,就会显得异常轻浮,似乎在告诉观众,此前的沉重毫无在意的必要,背景音乐的轻快节奏更是默默证实了这一点。

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一处如此,在决战前夕,这种滑稽的BGM仍不合时宜的插入,让观众在喜剧和严肃之间反复出戏。更令人疑惑的是,这些段落完全没有任何配上幽默旋律的必要,只需要安静下来,让观众注意到演员们的表演就好。在影片的179分钟里一昧铺满BGM,仿佛是在用贺岁片的那些俗套的视听轰炸来掩盖其背后的廉价。

于是影片在设置了一个笑话的同时,也让之前的惨烈自然化作另一种笑话,可以被匆匆略过,迅速忽视。

所以观众究竟该哭还是该笑?随之沉重,下一秒却又立刻喜笑颜开?割裂的不仅是特效,还有银幕内的故事逻辑,和银幕外被轻易调动情绪的观众们。当然是廉价的情感体验,因为这是电影背后主创人员所共同决定的廉价。

既然文戏尚且如此,那动作戏的编排又有何水准呢?或许这正是让林超贤联合指导的主要原因。《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的成功也直接奠定了国内主旋律大片导演的顶流地位。对于这样一部炸点大于泪点的献礼片来说,林超贤所积累的枪战爆破的拍摄经验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先集中聊聊第二幕的村庄遭遇战和最后的长津湖决战:在经历了前半段的文戏铺垫和初入朝鲜的被动挨打后,观众急需一场直截了当的战争戏来刺激神经,释放情绪。而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影片第一场围绕志愿军与美军的直接对抗,不再是单方面的挨打。其对影片整体观感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而第二幕的遭遇战也是全片观赏性最佳。为什么呢?首先看看场景所在:位于小山脊上的村庄,房屋错落密集,且从低到高是单行路线。志愿军需要从低处突破美军的火力封锁,前往最高点破坏信号塔。与此同时还有两侧高地提供的火力支援,以及对远处敌方援军的阻击战。我们可以看到林超贤在这一场战斗中有足够的调度意识,以及最重要的,富有层次感的空间设计。

对于战争片来说,优秀的空间调度意识绝对比枪炮烟火所带来的直观刺激更加重要。空间参照物的切入,队伍的行进路线,敌我之间的位置说明,这些都是让观众理解这场战斗的重要因素。只有先理解空间与角色的关系,才能让视听轰炸化为实感。

全片最精彩的一段室内近身搏斗也出自此战。三人小队的撕咬缠斗,密集而富有节奏的动作设计,以及战力的不断反转,都为这场戏保证了充足的可看性。而第三幕的长津湖决战里,谈子为(段奕宏 饰)在屋内一挑四的近身战也相当精彩,技巧性和戏剧性同步推进,对于空间、道具、肢体的利用编排让人为之叹服,再度证明了香港电影人所主导的动作片水准依旧是世界一流。

但尴尬之处也在于此。当我们回顾影片的战争戏时,那些航拍镜头,爆破场面,枪林弹雨中的冲锋,都不如室内狭小空间中的死斗来得精巧。这也是影片的通病,无法实现空间尺度内「宏大景观」和「个人视角」的观感平衡。

由CGI构成的子弹时间,吵闹而庸俗的电子旋律,以及那段坦克大战,都似曾相识,因为林超贤早在《红海行动》里就用的差不多了。既是创作上的偷懒,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如此大体量大制作短工期的限制下,想要让观众在电影院收获值得票价的视觉奇观,这种“包装再利用”的做法显然最为稳妥。

影片最核心的两场战争戏,都可以看作对《红海行动》的一场制作升级,在调度思路上依旧重复:毫无节制的场面堆叠。中庸而繁杂的全景镜头/近景手持,只负责提供基本信息,却无法在镜头的拼接中产生引导作用,也正如最后的长津湖决战那般杂乱。基本看不到空间调度的存在,于是只能利用林超贤最擅长的爆炸与断肢来不断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用以掩盖其拙劣之处。当然是笨拙的、麻木的,令人疲劳的。

所以那场室内肉搏才显得可贵,因为观众可以迅速捕捉到信息,挖掘剪辑/动作/运镜所形成的引导,并实实在在理解影片的动作意图,而不只是被动接受。

单就“奇观”的构建而言,《长津湖》无疑是失格的。13亿制作成本所支撑的大场面是最后一块遮羞布,让观众暂时忽视其背后那些贫瘠的空间调度,近乎于听觉污染的烂俗配乐,脱离共情目的的感官刺激,以及与战术思维背道而驰的密集人海冲锋。

(于是在《长津湖》的衬托下,《八佰》对视觉奇观的态度愈显可贵:被苏州河隔开的灯红酒绿与枪林弹雨,多方视角的引入和位置安排,以及最重要的,在两方隔河对望的过程中,对「观看」这一行为的呼应与重塑,也让观众的视线参与其中,银幕内外多层语义的“戏中戏”。只有此种视觉奇观才能支撑起相应的制作规模。)

3.运动和分屏,以“非电影”的方式呈现

第二幕的碎石滩长镜头,是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场戏。甚至都有人将其称作《流浪地球》后有一个可以载入“国产电影史册”的长镜头。至少就离谱程度而言,确实可以载入史册。

光就想法本身是值得肯定的,利用长镜头的时空连续性来渲染紧张气氛,增强观众代入感的同时也能秀一把电影工业体系的肌肉,如果执行得当,确实值得称赞。

可惜,林超贤的炫技只能说是事倍功半,甚至毫无必要。摄影机在不同角色间推拉横摇,时而靠近时而拉远,镜头焦距不断随之改变,角色与背景之间的透视变形也不可捉摸,宛如一种低劣的“滑动变焦”,并且十分泛滥。

摄影机运动带来的视觉感受也让人崩溃,要么突兀地改变播放速率,抑或是插入莫名其妙的高速镜头来凸显特效主体。这不仅仅是《长津湖》的缺点,也代表着大部分国产商业片的通病:对「运动」的侮辱。倍速和慢放都在无情摧毁摄影机所能捕捉到的「真实速率」,毫无镜头美感的可能,否定了「运动」能带来的无限可能。此类操作只有一种含义:赶时间。看看结尾演职人员字幕的滚动速度吧,为了达成176分钟的时长要求,让影像降格为信息匆匆略过,倍速播放就是为此而生。至于各种慢镜头的无节制使用,那就是纯粹的暴发户品味罢了。

(年初那部《唐探3》在播放速率上其实做的还要更离谱,简直就是在玷污IMAX的存在)

更折磨观众的,当然还是镜头的掉帧。这方面与去年的《金刚川》如出一辙,大场面CGI视效的掉帧更像是刻意为之,为了减少后期制作人员的工作量。当这两部片子都被冠以“检验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名号时,这种画面掉帧就显得无比滑稽可笑。

当这一诡异的长镜头终于走向尾声时,更令人绝望的一幕发生了:银幕的左右上角分别出现了两块小屏,用于展现战斗机内士兵的对话和攻击意图。其轻率程度让我怀疑自己究竟看的还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

基本观感如下图所示,超越时代限制的视频通话

为何要在一段长镜头内插入如此天马行空的分屏设计?为了尽可能保证这一“惊世骇俗”长镜头的完整性。但又为何搞出如此蹩脚的决策?如果只是为了保证长镜头的完整,并同时交代战斗机攻击的意图,有千百种顺理成章的方式:例如在长镜头结束后通过美军飞行员的对话来交代攻击意图,只需调整剪辑顺序和具体台词即可。这种超凡脱俗的自恋设计我还是头一次见。

还有更离谱的吗?当然!在第二波对地攻击来临前,银幕特地被分成了五行五列的众多小屏,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一个个面孔依次淡入淡出的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正式批判之前还是得好好聊聊「分屏」这一手法本身:起源于电影早期的技术发展,对分割画面的尝试可以被看作是 一种对技术手段的试水和画面空间的扩充,进入六七十年代后分屏手法被逐渐纳入电影叙事语法的体系之中。

在单一银幕内我们可以看到多个画面共存,是美学或叙事的特定需求表现。有时用于取代传统的正反打手法,以多个视角审视相同/不同空间,强调并置的时间特征。某种程度上反倒可以看作对蒙太奇的优化,视线所见更加丰富,视角所现更加平等。

然而上述特质跟《长津湖》没有半点关联,片中分屏的实质与播放倍速一样,都是让「影像」降格为单调的「信息」,创作者们的意图可以这样解释:赶时间,如果只需要分屏就可以展现那么多块画面,那我们为什么需要蒙太奇呢?于是志愿军的面孔无需记忆,也无关紧要,因为在这种低劣分屏中,创作者从未给出任何尊重。

无需多言,片方的态度终于清晰可见,绝非“电影思维”,也不能说是“电视剧思维”或“综艺思维”,那就是纯粹在开网课而已。

4.对历史题材的无节制浪费

「全景」与「群像」作为《长津湖》的叙事特点,在开场就已点明。士兵归乡后又再度前往战场,美军在仁川登陆后的宣传口号,国家最高领导层做出的艰难决策,都是在为这一特点服务。

但电影的群像真的称得上“优秀”吗?当然没有。暂且不提兰晓龙打磨了五年的“电视剧本”要浓缩为“电影剧本”需要做出多少剧情删改,那些凶残刻板且自带四六级英语棒读听力的美军视角足以说明一切。依旧是流于表面的样板戏写法,“功能性”与“宣传性”大于角色的存在本身,成长、煽情与牺牲,在细碎剪辑,烂俗配乐和虚假特效的衬托下,只剩下了呼之欲出的目的,传达不了任何真挚的情感。

当你想要面面俱到,兼顾历史事件中的宏观与微观时,就意味着你没有任何视角可言。

相较于《八佰》在最终院线版本中各种「有头无尾」的剧情呈现,《长津湖》更像《1921》般「无头却有尾」。角色的牺牲亦是如此,比如大川这个角色,请问他在影片前100分钟里总计出场多久?既然观众对他的印象不足以支撑其煽情段落,那如此大费周折渲染他牺牲时悲壮的意义何在?

结尾杨根思和冰雕连的出现也是如此,让这场拼图群像更显割裂,完全背弃原有的叙事主轴,以电影尺度内从未铺垫过的剧情来收尾这场战争。电影做到这份上已经看不出任何尊重可言,他们只是在毫无节制地消费历史事件,只是剥削,只是生意。

“他们在哭,他们在笑,你又该作何反应?”一般来说电影应该这样对观众发问。但近几年的主旋律却在发出号召“他们在哭,他们在笑,所以你也应该如此”。影院里的大部分观众也确实这样做出反应,上一刻沉默,下一刻就随之欢笑,哪里还有这段历史所应有的厚重感?

在对历史的回忆和歌颂之中,片方几乎都在回避电影本身的问题,甚至强行将“历史意义”与“电影质量”划上等号。似乎电影里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被掩盖容忍,以一种更加双标的态度去评价这些主旋律。如此蛮横无理却又无比懦弱,永远躲在真实历史事件的背后,让电影的挡箭牌化作财富密码,哪怕电影本身既不“真实”,也不“好看”。

说了那么多,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在过去的国庆节七天长假里,《长津湖》收获了31.94亿元的票房成绩,以及同样“不俗”的观众口碑。而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该片甚至有望超越《你好李焕英》,成为2021年的全球年度票房冠军。

当然我也早已不会为此大惊小怪了,毕竟连《唐探3》这种闹剧都能拿下45亿的票房,一切都可以是「合理」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