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之《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归一问题的应用题30道怎么做 一课研究之《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一课研究之《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2024-07-14 22: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71页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建构起“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2. 通过画示意图整理信息,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数学活动中,感受和谐生活的快乐,在激烈而充满思维性的讨论中,感受平等相处、友善待人的珍贵。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

2. 体会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与价值,并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渗透画示意图整理信息的策略意识,培养和帮助学生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尺子

一、和谐情景,复习旧知

1. 同学们,你们知道4月23日是什么节日吗?

2. 今天你读了吗?你都读什么书?

3. 创设1101班“手牵手、心连心”读书节活动情景,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1)从画面中你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3本书18元,一本书多少钱?

4. 画图整理信息问题。

5. 分析数量关系,并列示计算。

设计意图

以“手牵手、心连心”读书节义卖活动为背景引入新课,有机渗透了爱读书、读好书的意识,以及分享奉献的精神。学生在感受读书节的和谐氛围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发现、提出问题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并为新课做准备。

二、平等探究,建立模型

(一)信息整理,建模准备

1. 知道3本书18元,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己提问:买5本书,7本书…)

2. 抽取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解决。

问题:3本书18元,( )本书多少元?

3. 学生读题,自主尝试在练习卡上画图整理信息,并分析数量关系。

要求:

(1)静静读题目中的信息——问题,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又是怎么思考的?

(2)像刚才这样先画图,再列示解答,并完成在练习卡上。

4. 跟小伙伴互动交流方法。

设计意图

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在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下,给予了温馨提示,让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

(二)数形结合,初步建模

阅读与理解部分:

1. 画图表征题意,作品反馈交流。

师:(展示学生作品) 你认为哪幅图能更清楚的表示出题目的信息和问题呢?从图中你读懂了什么?

(1)表示3本书18元,( )本书多少元?

(2)表示先求出一本书的价钱。

2. 学生接受建议,并进行补图。

师:(信息画不全的图)你有什么建议?

小结:信息和问题都全了,我一下就明白题目的意思了。

3. 这些图也能把题目意思表达清楚吗?

4. 比较发现:发现了吗?虽然他们画的图不一样,只要信息问题都画全了,题目的意思就表达清楚了。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画图的对题目进行阅读理解,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学习心理方面,都给学生搭了一个台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图都能把题目意思表达清楚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比较中体验到画图这一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为“归一”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分析与解答部分:

1. 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

呈现三种典型方法:

方法一:18÷3=6(元)6×7=42(元)

方法二:6×7=42(元)

方法三:18×7=126(元)

(1)你赞同谁的方法,为什么?结合图,同桌相互说一说。

(2)全班汇报交流:沟通方法,相互启发。

(3)总结概况,明确解题过程。

小结:你们都是根据3本书18元,先求出(一本书的价钱),再根据1本书的价钱,求出7本书多少钱(画图),所以我们得用18÷3=6(元)算出的是(一本书的价钱)。再根据一本书的价钱,用6×7=48算出(8本书的价钱)。

设计意图

通过方法比较,让学生讲道理,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了分析数量关系,初步建立“归一”模型的过程。在汇报交流中,感受到互帮互助的珍贵,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辩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顾与反思部分:

1. 掌握检验的方法,初步形成反思意识。

师:题目是做完了,我们得回头看,你的解答正确吗?

学生汇报方法:

(1)学生再算一遍

(2)用逆推的方法

2. 回顾问题解决步骤,培养有序分析问题的意识。

师:回顾刚才解决买书问题,我们总共经历了几个步骤?

3. 拓展延伸,初步模型。

师:求1本时、7本书的价钱你们会了,那像刚才你们提出的求10本书、20本书、甚至300本书的价钱,你还会求吗?(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无论是买2本、7本、10本,20本,还是300本书的价钱,都是要先求出1本书的价钱,再根据一本书的价钱算出这样的几本书的价钱。

设计意图

回顾反思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保障问题的结果正确,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发展推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检验的方法,养成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延伸比较,再次模型

设计意图

1. 课件出示鹏鹏在淘宝屋中遇到问题:

(1)我们去看看三1班的鹏鹏在淘宝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课件出示题目:3本书18元, 30元能买几本同样的书?

2.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要求:用上解决问题三个步骤来解决这道题。

3. 汇报交流。

师: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其他同学有什么疑问吗?

(明确:先求一本书的价钱, 30元里有几个6元,所以用除法。)

4. 对比类推,深化感知。

(1)为什么在解决买( )本书问题用乘法?而解决鹏鹏买书的问题用除法?

(2)解决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总结:都是先求一本书的价钱,再用乘法求出书的总价或者用除法求出书的数量。

设计意图

学生解题方法和策略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归一”模型再次巩固、扩展、延伸和迁移,从而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使学生获得学习新知的成功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实践应用,深化建模

1. 课件出示鹏鹏在淘宝屋中遇到问题:

(1)我们去看看三1班的鹏鹏在淘宝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课件出示题目:3本书18元, 30元能买几本同样的书?

2.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要求:用上解决问题三个步骤来解决这道题。

3. 汇报交流。

师: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其他同学有什么疑问吗?

(明确:先求一本书的价钱, 30元里有几个6元,所以用除法。)

4. 对比类推,深化感知。

(1)为什么在解决买( )本书问题用乘法?而解决鹏鹏买书的问题用除法?

(2)解决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总结:都是先求一本书的价钱,再用乘法求出书的总价或者用除法求出书的数量。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前面解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发现、总结这几个问题的共同点——都是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深化“归一”模型,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5. 问题再创造,深化模型。

(1)火眼金睛: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在生活中找“先求一份,再求几份的问题”。

(2)再创造:把找到的问题编成数学故事或者数学漫画,分享给更多的伙伴。

设计意图

如果说用图示解答归一问题是算式模型,那么数学故事就是语言模型。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讲蕴含归一问题的故事,就足以证明他们对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板书设计

关于“圆”的小故事

小明问: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啊?小强用圆规画了一个圆,说:“我们量一量圆周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发现它们都相等,这个叫做半径。车轮做成圆形,车轴安在圆心,车轴与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这样车轮在地面可以平稳的滚动。假如车轮是方形或三角形,从轮缘到圆心的距离各不相等,那车子走起来,会忽高忽低上下震动。因此,车轮都是圆的。”说完之后,小明明白了,他深有感触地说:“看来,处处离不开数学啊!”

世间多美好,唯你,是我情之所钟

审核人:施玲玲 马恩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