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汉字与中华文明这样相生相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强字隶书书法图片大全 看汉字与中华文明这样相生相成

看汉字与中华文明这样相生相成

#看汉字与中华文明这样相生相成|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①秦公钟上的铭文。

②辛弃疾《去国帖》。

③殷墟征伐刻辞卜骨。④后蜀残石经。⑤展厅中特别搭建的古代文人书房情景装置。⑥来自河南贾湖遗址的刻符龟甲。⑦宋徽宗赵佶《恭事方丘敕》行书手卷。本版摄影 朱文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6月10日,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配套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启幕。展览汇集文物珍品220件,其中一级文物70件,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  展览以“源”“远”“流”“长”四个单元为脉络,徐徐展开一幅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成、相互成就的历史长卷。从镌刻历史“骨相”的殷商卜骨,到笔书民族气韵的淋漓翰墨,借由汉字,展览让参观者得以触摸中华文脉的发展与赓续。源远“书同文”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展览序厅,精心陈列了一件8000余年前的刻符龟甲。龟甲下部有一刻画符号,仿佛一只向下看的眼睛,与后来甲骨文、金文中“目”字写法极为相似。“这件文物来自河南贾湖遗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汉字中国”特展执行策展人魏敏介绍。  展览前两个单元分别以“源”与“远”为主题,生动呈现了汉字从刻画符号到成体系文字的飞跃——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伴随着书写方式与书写材料的变化,汉字在一次次字体演变中逐渐成为今人熟悉的模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书同文”基础上不断增强。  殷墟甲骨文物是“源”的重点。“透过这些征伐刻辞卜骨、祭祀刻辞卜骨等殷墟甲骨,我们可以发现,后人总结的汉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种造字法已在甲骨文中有所体现。”魏敏说。  史墙盘、晋公盘等出土于不同地域、刻有文字的先秦时期青铜器,为观众呈现出商周之际汉字广泛传播与发展的过程。晋系文字、齐系文字、燕系文字、楚系文字等不同区域文字体系的出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汉字在华夏大地普及的历史大背景。  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也是本次特展一大亮点。“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诏统一度量衡。这件文物展示了秦统一六国后的一系列国家制度建设。正是通过文字与度量衡等制度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了坚实基础。”魏敏说。  展览还展出了一大批唐代书法大家作品:虞世南《大运帖》页、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褚遂良《同州三藏圣教序碑》拓片……精品荟萃、名家名作云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专门开辟“巴蜀图语”展区,为观众讲述四川的“文字故事”,展出文物包括铭刻着迄今尚未被破译刻画符号的战汉时期巴蜀青铜器,以及刊刻有大量儒家经典的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残石经等。流长见证汉字重要影响力  展览第三、第四单元则以“流”“长”为主题,聚焦汉字传播范围的扩大,以及古人对书法艺术性的广泛探索。  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的“敦煌遗书”吸引了大量观展人群。内容庞杂、字体各异的一卷卷抄本,述说着古老丝绸之路上文化交往的繁荣。  契丹文陶瓶、西夏文木雕版、女真文《奥屯良弼饯饮题名跋》拓片……来自辽、西夏、金的文物,昭示了两宋之际,汉字对北方各部族创制自身文字的重要影响。展览还展出了来自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的文物,见证了影响遍及东方世界的“汉字文化圈”。  展览现场,还特别搭建了一间古代文人书房情景装置。“书房”里,米芾《方圆庵记》、黄庭坚《狄梁公碑》、赵孟頫《急就章》、周天球《行书刘禹锡陋室铭轴》、祝枝山《岳阳楼记》草书手卷等历代书法名作云集,在展示楷、草、行等多种书法风格的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与精神价值。  展览还展出了南宋名臣、著名词人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辛弃疾的字方正挺拔。我们崇敬辛弃疾的为人,选择把《去国帖》放在展览最后,就是想引导大家思考汉字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感受古代仁人志士的德行操守与家国情怀。”魏敏说。延伸阅读  6月10日起,除“汉字中国”特展外,成都博物馆还将推出“寻迹巴蜀——四川地区考古新发现图片展”“雕饰山河——川渝石窟与摩崖造像图片展”“大美天府——四川地区文化和自然图片展”三大配套展览。  聚焦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这些展览围绕巴蜀考古成就、川渝石窟妙相、天府名胜巡礼三大板块,覆盖成都博物馆四至六层展区,生动立体展示巴蜀千年人文华彩和自然大观。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