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过去了,张艺谋的“神作“《英雄》,为什么始终“不入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艺谋英雄在哪里可以看 18年过去了,张艺谋的“神作“《英雄》,为什么始终“不入流“?

18年过去了,张艺谋的“神作“《英雄》,为什么始终“不入流“?

2024-06-22 05: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陈凯歌的2005年电影《无极》,当时曾被恶搞成"一个馒头的血案",如今也有很多人觉得应该"翻案"。

因为电影《无极》是"神预言",准备预言了谢霆锋和小林青霞两人日后的"命运"。

片中满神对小林青霞说:你永远都得不到真爱,就算得到也会马上失去!

谢霆锋对小林青霞说:你毁了我做一个好人的机会!

小林青霞对百万将士说:你们想看我脱衣服吗?

陈凯歌曾经说过,《无极》你们现在看不懂,以后就明白了。

当然,这个翻案理由纯粹是网民在开玩笑了,不必当真,乐呵一下就完事了。

另一部被"翻案"的电影,是张艺谋的大片《英雄》,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十分坚定不移的觉得这是部"神作",要为它"平反"和"翻案"。

我总结了一下网民们翻案的理由:

1、 这部电影开创了中国大片时代,是里程碑作品;

2、 票房高,众星云集;

3、 画面美,太华丽了;

4、 黑《英雄》是因为媚外,不是张艺谋拍的能拿满分;

5、 其他理由;

网民们的赞誉十分之高和"美好",简直是彩虹屁满天飞:

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堪称绝唱。时间会证明这是一部好电影。

张艺谋想象力与美学创造力的巅峰。

我认为《英雄》是最好的中国电影。

为《英雄》平反。

时至今天,我们应该向《英雄》还一个道歉。

……还有很多赞美之词,不再一一列举。

要知道18年前,这部《英雄》上映时,那时被群嘲的,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赞美之声呢?

有人说:这部戏现在平反了, 说明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了。

《英雄》真的能够"翻案"吗?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看法,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

这里我要说出我的态度和观点:18年过后,《英雄》它翻不了案,依然是部"不入流"的作品。

我们先来一一分析网友为它翻案的理由吧。

1、《英雄》开启了中国大片时代,是里程碑,值得赞美。

中国大片时代是《英雄》开启的吗?非也!

开启中国大片时代的是李安的《卧虎藏龙》。

2000年,李安的《卧虎藏龙》风靡全球,获得了2亿多美金的票房,中国电影集团北京对外合作制作公司总经理郑全刚说:这是华语电影的胜利。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卧虎藏龙》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中国民族电影,它是由百分之百的中国影人制作的,百分之百的说中文,体现的是百分之百的中国民族文化。《卧虎藏龙》确实如此。

2001年,《英雄》的诞生是因为当时的投资人看到中国武侠片又风靡全球,赶紧找来大导演张艺谋和一帮明星们说:

来,快,我们再拍一部中国武侠电影,有钱赚。

《英雄》不过是李安《卧虎藏龙》的跟风赚钱之作,之后冯小刚还拍了《夜宴》,陈凯歌拍了《无极》。

所以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退一步讲,即使《英雄》是"开启中国大片时代的作品",也不能说一部烂片突然就变成"神作"了。

打个比方,你是什么奥数金奖,但是高考考得很差,门门不及格,也不一定就能进名校,奥数只是加分项,不一定能保送。

2.票房高,众星云集,所以它是好片

这个更站不住脚了,很多人有这种观念,觉得一部电影票房高,就是好电影,这是十分狭隘的看法。

郭敬明的《小时代》、杨幂的《孤岛惊魂》都有很高的票房,但是电影质量如何大家都有目共睹。

电影是门生意,影响票房的因素有很多,导演的知名度、院线的排片量、宣传的力度等,每一项都决定了电影的票房。

刘德华的《富春山居图》是公认的烂片,但是因为有刘德华和林志玲,也能获得3亿票房。

很多不知名的导演所拍的电影,票房几乎连零头都不到,但是质量非常好,像《心迷宫》。

当年《英雄》的全球票房是1.77亿美金,比李安的《卧虎藏龙》2.04亿美金,还差一些呢。

所以这个理由更站不住脚。

3、画面极美,张艺谋是摄影大师

画面美这点我不反对,但是绝不认同一部电影画面美、摄影出色就是一部神作,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这件事在高晓松的《晓说》中曾有讨论。

张艺谋曾埋怨说:这些年,他们老拿不会讲故事来怼我。

高晓松曾在节目中当面夸奖张艺谋:电影做的是信息量,大量的美的信息传递出来,也是好的艺术作品。

当然,高晓松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国师"张艺谋好不容易免费上了你的节目,这么大的腕儿来了,您能好意思当面怼人家电影不好吗?

这也太"不识时务"了。

我个人始终觉得,电影还是要回归故事本身,一部神作,画面、剧情、主题、配乐等等等,缺一不可,但是剧情和主题要比画面和配乐更为重要。

一部神作,你跟我讲画面极美、人物都老漂亮了,但是就是不知道讲的什么,我觉得它就是巧克力气质的翔(shi)。

当然,仍有人巧克力和翔分不清,宁愿放弃翔味的巧克力,去吃巧克力味的翔。

……

更多的理由,我就不一一反驳了,因为没有意义。

说下,为什么这部《英雄》当年被群嘲,而18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觉得它"不入流"的原因。

首先:初心不对,模仿拙劣

上面说了,这是一部跟风赚钱之作,在拍片的动机上就是为了追李安《卧虎藏龙》的热点,希望通过中国古装片,捞一笔。

当然,如果你说"人都要恰饭的吗?",国师张艺谋也要赚钱养家改善生活的嘛。

这个我无力反驳。

但是我始终觉得张艺谋作为"国师"去跟风搞这种商业片,有点"不入流"。

当然,今天来看,张艺谋已经完全是商业片导演了,但是当年人们可是对张艺谋有很多艺术期待的,张艺谋当年拍了很多文艺片,《红高粱》、《活着》、《秋菊打官司》、《一个不能少》等,在国外拿了不少奖。

初心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模仿拙劣。

在《英雄》电影拍摄上,也模仿了很多人,在画面和摄影上模仿了王家卫,在叙事上模仿了黑泽明的《乱》和《罗生门》。

如果说画面上你凭着自己是摄影师的天分,还可以弥补,那么叙事上则是一塌糊涂,《罗生门》的多线叙事和多重解释,是为了把事情讲清楚,去揭示人性。

而《英雄》则翻来覆去把一个简单故事给复杂化了,为了复杂而复杂,为了颜色而颜色。

关键是模仿你得模仿的好,模仿的这么拙劣。

当然你又会说了,模仿很正常,现在很多人模仿。

但是,你要想想,张艺谋可是"国师"啊,如果说今天大鹏、叫兽易小星、卢正雨这些拍网络电影的搞模仿那就算了。

你一个堂堂国师,也搞这种拙劣的模仿,就有点"不入流"了吧。

要知道,在《英雄》之前,张艺谋的作品都是原创或者改编自《活着》、《红高粱》这种小说的,那品质和格调是多么高。

很多人觉得,张艺谋个艺术家。

什么是艺术家?去看看贾樟柯,他有一部作品是拙劣模仿其他人的吗?

更重要的是:盲目崇拜暴力,不尊重生命

上面的"初心不对,模仿拙劣",其实也不大重要,更重要的理由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对"暴力的盲目崇拜,和对生命的不尊重",这从根子上坏了,也让人十分失望。

英雄的故事,实际上并不复杂,一个侠士无名,在某个国家的安排下,去刺杀当时的秦王,为了阻止秦王对自己国家的攻占。

这个侠士苦练神功,也有很多人为了侠士能靠近秦王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的结局是这个侠士无名,看到了秦王的士兵很多,非常整齐划一,实力十分强大,然后侠士无名就写下了"天下",两个字,放弃了。

电影片名是《英雄》,可这个侠士无名配得上英雄这个名号吗?

在我看来,说他是狗熊,都侮辱了狗熊这种动物。

金庸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真正的大侠,要为自己的国家和网民着想。

无名这个"大侠",自己的国家派你出去刺杀秦王,你倒好,看到秦国武装力量强大,立马放弃了,首先就是"不勇"。

首先是对自己的国家,你"不忠"。

因为你的临场退缩,那些给你抛头颅洒热血的好兄弟都白白死了,这是你的不义。

因为你的临场退缩,你让自己的国家和网民陷入了秦王的攻占中,这是你的"不仁"。

生你养你的父母最后也被秦王所统治和奴役,这是你的"不孝"。

就这么个"不忠不孝不仁不勇"的玩意儿,还配叫英雄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想想《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是怎么死的?"守襄阳,以身战死!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和网民,战死,这才是英雄。

当然,很多人要说,无名追求的是"大义",为了"天下苍生和社稷",这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无名促进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不是你们普通人能了解的"大义"。

我呸!

这是狗屁的"大义",按照这种理论,那么郭靖就是"历史罪人"了,因为郭靖是战死也要阻止我们神勇的成吉思汗一统天下。

(别说郭靖是虚构的,这个无名其实也是虚构的。)

很多人说当时的七国和蒙古外族侵略不同,你可拉到吧,人家战国七雄,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字,都是独立的。

秦灭六国,和元灭大宋、清灭大明,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外族入侵,都是内斗。

很多人说无名不是英雄,《英雄》里面的英雄是秦王。

秦王真的是英雄吗?

因为无名看出了秦王是真正的英雄,所以不杀。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崇拜秦王,"千古第一帝"啊,牛X啊,厉害啊,伟大啊!

一统天下,修长城、设郡县、统一度量衡,乃中国第一个皇帝,当然伟大。这对现如今中国有什么影响呢?起码不必像欧洲那样分裂,加快了历史的进程;促进了文化发展……

所有对秦王充满崇拜的都是站在今天来看的,觉得,嗯,太牛了,大好人,伟大!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活在当时的人是什么感受?

秦王朝为统一六国发起了22场战争,去世人数达两百万人,对于那些生活在战争中的百姓而言,那些失去了家中亲人、顶梁柱的人。

当然,你今天是感受不到了,还觉得他不是暴君,他是伟人,我举个例子:

在未来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呢,银河系突然有个叫秦的星球,发达了,经济和军事力量强大,觉得吧银河系里的其他星球哪哪都不对,你们太落后了啊。

这个地球吧,发展有点太慢了,算了吧,为了宇宙的更快发展,我把你灭了吧,我来帮你发展。

于是秦这颗星球就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把什么地球啊、火星啊、木星啊等6个星球给占领了,而我们地球人为了守护家园,战死了很多人,但是没用,打不过的啊,最后还是失败了。

许多年后,残留下来的,被征服的地球人,回顾往事时说,哎呀,秦这个星球真的是伟大啊,你看现在发展的多好,银河系统一了,促进了什么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

当未来那些人感慨生活好称赞秦那个星球的伟大时,可曾想过今天的我们是什么感受。

也有人说秦王是以暴制暴,用战争结束了战争,其他六国本来就是在打仗吗?

人家打仗,是你以暴制暴的理由吗?

好比有几家人经常发生家庭矛盾和打架,然后旁边的秦因为个头高、身体壮,就跑到别人家说,哎呀,你们这些人啊,真是没规矩,天天打架多不好,这样吧,我把你们都灭了,这样你们就不打架了,多好。

于是秦就把别人家里的男人给弄死了,留下了女人和孩子,搬走了财产……我是为了你们好嘛

班级里有6个孩子天天上课打架,不安静,影响课堂秩序,这时大高个秦王就出来,哎呀你们这些人怎么这么吵啊,我得管管你们,于是一顿胖揍,把6个都给灭了,把6个小孩都给打晕了,你看,现在不吵了吧,我多伟大。

另外,秦王当年真的是为了“天下苍生”去吞并六国的吗?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雄心呢?每个魔头都有自己的合理借口,希特勒从不觉得自己是大魔头。

不要忘了,当年小国外可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谁是英雄?

《英雄》这部电影原来的主角是荆轲,后来因为不符合荆轲的历史原型,张艺谋不得不改了。

人家荆轲在历史上可是真正的大英雄啊,他是真正的视死如归,明知一去无回,还是一往无前,他心中的理由是"为了部落,为了联盟",更多是的:

我不能让秦王再杀燕国的孩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即使时隔千年,荆轲依然是真正的"侠士",是金庸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靖为什么要守襄阳,以身战死?

他们对抗的是暴力和战争,是守护家园,保卫人家。

如果郭靖也和张艺谋一样的思想,窝草啊,打不过啊,赶快走,为了成吉思汗的天下一统,我们别守了。

荆轲也永远不会放过秦王,而《英雄》中的"无名"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人物,虽然你是虚构的故事。

在战国,每个侠士想到的只有自己当时的国家,而不是什么"天下",和秦王秦国是有国仇家恨的,也不可能放弃抵抗,突然原谅了秦王。

难道"无名"是秦王的卧底吗?突然就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或者"无名"是先知吗?知道秦王将一统天下,直接放弃抵抗了。

无名能有这种做法和想法,完全是张艺谋站在今天的角度意淫出来的,因为张艺谋已经有了历史的结局。

谁是英雄?

是荆轲,是郭靖,是《史记》中的屠狗之辈,是"兼爱非攻"的墨子,是一生都在颠沛流离却始终不被人待见的孔子……

这些人为抵抗暴力而身死,这些人一直在劝君王要善良。

当然,今天很多人会有对秦王、成吉思汗等大"英雄"的崇拜和表彰,他们牛啊,占领了天下。

但是当时被打败的那些国家和被杀戮的那些网民,是不会的。

很多人评价历史说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评价历史的功与过,说这样公正和客观,我觉得是非常错误的。

一定要站在当时的角度,因为当时的每一个人都是活人,都是生命,都有家庭,都有孩子,不是我们今天脑海的数字符号,或者兵马俑。

什么他们促进了时代发展啊,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啊,促进了科技进步啊……

就好像我前面的那个例子,银河系的强大外星人来了,要侵占地球,为了银河系的更好更快发展,所以要借你们地球一用,你能同意吗?

比发展更重要的是,尊重生命。

尊重这些生命吧,因为无数年后,我们就成了历史上的他们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