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同为“汉初三杰”,一个被杀,一个下狱,唯独他全身而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良为何不救韩信 张良,同为“汉初三杰”,一个被杀,一个下狱,唯独他全身而退

张良,同为“汉初三杰”,一个被杀,一个下狱,唯独他全身而退

2024-06-18 0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他和韩信、萧何被后人并称为“汉初三杰”,然而三人之中只有他得以善终。他出生于战国末年韩国的名门贵族,却曾经筹划过刺杀秦始皇的行动。他曾经帮助刘邦建立大业,也曾帮助吕后之子保住太子之位。论生平功绩无不声名远播,却在事业高峰时期选择急流勇退,实为明智之举。他就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连后来三国曹操都对他褒奖有加的“张良”。

张良最早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韩国宰相世家,他的祖父曾经连任过三任韩国宰相,父亲也一度连任了两任韩国宰相,妥妥的名门之后啊。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张良本来也应该能够承袭父亲和祖父的职位,担任个韩国宰相之职,但是历史并没有让张良如此的顺利。

公元前231—前230年的这2年中,秦灭六国之战爆发了,韩国也正是在这场战役当中,被秦国灭了。此时的张良还很年轻,但是却有了很强的国仇家恨的意识。毕竟是宰相世家出生的人物,家底还是有些的。此时的张良家里还有仆人二三百人,钱财也有不少,要是不乱折腾的话,张良可以说是这辈子衣食无忧了。但是张良并没有这么做,他尽数拿出家中财务投入到了反秦的大军当中。

这里小编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历史上的名人他们前半生要么半身薄凉,靠着自己的奋斗达到了后期的人生目标。还有一些就是像张良这样家底殷实,但是还是喜欢折腾,让自己从阔少爷变成囚徒式的活着,最后也是达到了人生目标,从出生到终老能够一帆风顺的人少之又少。这么一看,好像让自己经历过一番痛苦的日子,是人生并不可少的事情。

“张良刺秦”的典故名扬天下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张良得知秦始皇很快要东巡,觉得这是刺杀秦始皇的一个好时机。他事先让人打造了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确切的讲应该是个铁球类的东西,毕竟后期是靠着抛出去达到伤害效果的东西。

然后他又找了能够驾驭这个铁锤的人,在秦始皇东巡的路上埋伏好,远看秦始皇车队过来了,好在张良对秦朝的礼制规矩还略有研究,他知道什么样的架势什么样的车才有可能是秦始皇乘坐的。找到目标以后他就让那个拿着铁锤的人砸向车辆即可大功告成,然而,智者多虑必有一失,张良的千算万算,他也没想到秦始皇自己也有算盘。

秦始皇自己被刺杀的次数多了,自然也有所防备措施,虽然这次出行的车队是按照当时秦国的礼制出行,但是秦始皇却没有“按照套路出牌”,他并没坐在自己该坐的马车上,也就是说铁锤砸死的是个替死鬼。

这样一来,秦始皇就被动变主动,开始全国严查,但是最后又是查无头绪草草收场。然而这次事件之后,张良的“刺秦”事迹算是被历史记录了下来。

可能相比”荆轲刺秦“的故事,张良的这次刺秦的经历相对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在厉害意义上来讲,小编认为二者是难分伯仲的。

桥头偶遇怪老头,喜获“兵家法宝”——《太公兵法》又称作《六韬》

一天张良在沂水一带闲逛,在以桥头偶遇以为老者。这位老者衣衫朴素身材瘦小,总之就是看上去就是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路人甲了。然而,老者后来的一些列操作,却让人很是意外。他先是故意将自己的一只鞋子扔进了桥下的河流之中,然后点名道姓的让张良下去帮他捡起来。满脸愕然的张良出于“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认知,也是下去给老者捡起了鞋子。然而上岸后,老者还指使张良帮他穿上鞋子,这一点小编都觉得看不下去实属过分,但是从常理来讲你又能跟以为老者计较什么呢,也就给他穿上了。

一些列的各种非常理操作之后,也没有一句感谢这老者就拂袖而去了。然而没过多久,老者又回来对着依旧茫然的张良说“孺子可教也”,还约了他五日后相见。

没曾想张良五日后迟到了,惹得老者不爽,就又让她五日后准时赴约。又过五日老者,终于是没迟到的情况下两人相见了。老者是出于被张良的诚心打动也好,是出于有意教育张良也罢,送给了张良一本书,《太公兵法》。这个可是姜子牙所创著的兵法奇书啊,张良也是如获至宝的一直握在手中。

这个时候就不难理解前面老者的那一系列操作,只是对张良的一场考验了。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能够获得一本兵法奇书,相信此时的张良一定觉得以前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想投奔楚王,被刘邦捷足先登,终成西汉大业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虽然距离韩国被灭已经过去数年,但是张良心中的复国之梦依旧没有放下。他准备投奔刚被封的楚王,没曾想在遇到刘邦之后,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自此之后互相扶持在军中做事,直到刘邦后来自己独自竖起旗帜单干。一路上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刘邦也是有事经常请教张良,主仆二人倒也是合作无间。

即使在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张良依旧无怨的跟随着刘邦,各种运筹帷幄帮助刘邦转危为安。即便是后期定都关中的想法也是张良最早提出来的。然而这样以为功绩赫赫的有功之臣,在汉朝得到稳定之后,却开始变懒起来,多次以身体有恙为借口,托词不出,不参与朝政并且逐步开始退却官职。

面对刘邦皇室内部的各种斗争,张良也是不偏不倚明哲保身的态度。直到后来刘邦听信了戚夫人的谗言,想要换立太子。张良出于对国家社稷的考虑,帮着吕雉完成了为刘盈保住太子之位的操作。

公元前186年,张良过世,观其一生,前半生多灾多难好在偶遇贵人获得加持,后半生忠君事主出谋划策从不怠慢。在天下稳定之后又急流勇退求得安乐之所。这样精明能干之人怎能不让人敬佩,也难怪后世有“枭雄”之称的曹操都对他赞誉有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