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枫桥夜泊》,为何因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引发千年争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继的代表诗 唐诗《枫桥夜泊》,为何因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引发千年争议

唐诗《枫桥夜泊》,为何因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引发千年争议

2024-07-17 10: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那么这句诗,到底有什么问题呢?这首传诵千年的唐诗《枫桥夜泊》,为何会因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而引发千年争议呢?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对这首诗所描述的时间存在争议,月落乌啼霜满天,一般都认为写的是夜晚,因为诗的最后一句说了是“夜半钟声到客船”,也就是半夜。

在《唐诗鉴赏》中明确注释,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因为有霜嘛,打霜的季节就是在秋季。

枫桥夜泊

但问题是,月落的时间,一般有三种情况,阴历的上旬,月亮是在上半夜落下去,中旬,是在下半夜落山,而到了下旬,月亮差不多要到清晨的时候才会落下去。

而根据一般的常识来说,乌鸦一般只在清晨或者黄昏才会发出叫声,所以有人推断,这首诗描写的时间应该是一个天刚刚亮起的秋天的早晨。

那么这个问题,同时也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个乌,到底是不是乌鸦?

唐代诗人

有人说张继听到的根本不是乌鸦的叫声,而是乌雀,乌雀一般在晚上十点以后才出来活动开始鸣叫,所以如果张继听到的是乌雀的叫声,那么他所写的时间就的确是在半夜。

但也有人考证说,苏州地区有一种黑色的鸡,张继听到的就是这种乌鸡打鸣的叫声,所以这个时间,自然也就是快要天亮的早晨。

当然也有人认为,乌啼指的是乌啼山,这肯定不对。因为乌啼山的得名,就是源自于枫桥夜泊这首诗,在张继之前,并没有乌啼山的叫法。

枫桥夜泊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关于“霜满天”的描写,众所周知,霜是不会像雪花一样漫天飞扬,比如李白写的就是“疑是地上霜”,所以月落乌啼霜满天也被人批评是一种常识性错误。

不过我倒是觉得,霜满天的描写,非常符合现实,如果在打霜的季节身处郊外,的确有种天地都是白茫茫的感觉,当然这也属于一种相对夸张的表现手法,就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

其实,不管是夜半钟声,还是月落乌啼,诗,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抽象化的语言艺术,张继的枫桥夜泊,有动有静、有明有暗,有画面也有声音,正是这样富有诗意的审美情趣,才能让这首诗被世人千古传诵,既然如此,又何必计较到底是半夜还是清晨、又何必计较乌啼到底是什么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