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什么要举家去成都?这两句辛酸的诗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灵甫击毙妻子的原因 杜甫为什么要举家去成都?这两句辛酸的诗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杜甫为什么要举家去成都?这两句辛酸的诗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2024-06-24 17: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也可以视为杜甫个人命运的分水岭。这时的杜甫虽然终于做了官,但连年战乱导致民不聊生,即使是作为一名官员,杜甫过的同样是难民般的生活。安史之乱祸起的公元755年深冬,杜甫从长安回到奉先看望妻儿,踏入家门的时候,他的不满周岁的儿子刚刚饿死。在后来的逃往中,他们一家人常常露宿荒山野岭,饿得不行了,儿子只好采摘路边的苦李子吃,而女儿哭得直叫唤,饿极了,竟把大人的手指当成吃食放到口中咬。这对于伟大诗人杜甫来说,既是尴尬也是无奈。

安史之乱后期,杜甫举家迁至成都、夔州,曾经有过暂时的安居,生活虽说清苦,也免不了以诗乞食,但总算比在长安时好一点。后乘船离开蜀地,下荆州、去公安、岳州、衡州、潭州、回衡州、到耒阳,他的日子愈加捉襟见肘。“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是杜甫登上岳阳楼时的凄凉景象。杜甫一生东奔西走,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是国运在他身上的具体体现。57岁的杜甫贫病交加,他站在岳阳楼上,想到戎马关山北,除了凭轩涕泗流,还能做什么呢?

公元770年,杜甫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里死去。这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因为朝廷的腐败、藩镇的争斗和外族的侵略,失去了中央集权的唐朝再也没有回到杜甫渴望的贞观时代。而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也成为唐朝从兴盛转向衰败的具体体现。

杜甫参加三次考试,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命运的安排,也是时代的悲哀

贫穷像无法治愈的恶疮,惨淡了伟大诗人杜甫的大半生。

青年时代的杜甫曾经信心勃勃,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时运不济,那一次,他并没有考中。那是公元735年,唐朝举行进士考试。二十四岁的杜甫年轻气盛,参加了考试。这次投考的仕子有两三千人,只录取二十七名进士,杜甫不幸落榜了。我们把这一切归咎于命运作弄的同时,也应看到,在那个既重名望更重家世的时代,杜甫的爷爷早已不在人世,他的父亲不过是一名县尉,别的七大姑八大姨虽然也有几个当官的,但都是小吏,正真要通过这些关系来改变杜甫的命运,并不行。而二十多岁的杜甫虽然在洛阳小有诗名,但这还不足以影响到他的应试。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杜甫的失败是必然的。

杜甫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是在公元747年,这时的他已经三十六岁了。这一次杜甫对考试寄托了极大的希望,他特别期待通过考试入仕,获得一官半职,但遗憾的是,这一次,他同样没有中。至于落榜的原因,最普遍的说法是,主考官李林甫嫉贤妒能,处处打压贤才,因此杜甫这样的人自然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据说在李林甫的干预下,应考的学子这一次竟然一个也没有中。

落第后的杜甫郁郁寡欢,不过后来他又有了一次特殊的考试机会。那是在四年之后,他写了三篇《大礼赋》投递给朝廷。这是杜甫生活那个年代的文人们的一种普遍做法,他们试图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朝廷发现自己的才能。原本饱受打击的杜甫对这三篇赋并没有报多大希望,没想到它们尽然被唐玄宗读到了。玄宗皇帝非常欣赏杜甫的文才,叫宰相李林甫主持考杜甫的文章。陡然之间,杜甫就声名鹊起了。那也许是杜甫一生中最为风光的一天,那一天考试的时候,集贤院的学士们都去围观他。

当然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考试的结局:因为李林甫从中作梗,杜甫考试的结果如泥沉大海,没有下文。

做官与弃官:理想与生活始终在纠缠着杜甫

公元755年,杜甫的仕途终于有了起色。

或许是经常向朝廷投递文章的缘故,那一年,朝廷任命杜甫担任河西县尉。但这并不是一个他喜欢的职位,因为他明白,做县尉就意味着要媚上欺下,而这是他最不愿意做的事。虽然这是的杜甫穷困潦倒,而且也想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但他权衡之后,还是拒绝了这个任命。朝廷总算尊重他的选择,没有逼他去当河西县尉,而是让他做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正八品下的官职,主要工作就是看守兵器,管理门禁的钥匙。

公元756年春天,杜甫走马上任,开始了他四十五岁人生的仕途。但随之而来的安史之乱也给杜甫的仕途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唐玄宗逃到四川,太子李亨唐肃宗在甘肃灵武继位。杜甫只身北上,打算去灵武追随肃宗,没想竟被叛军抓住,押解到长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长安被叛军占领后的萧条景象。几番折腾之后,杜甫终于在公元757年抵达凤翔(临时朝廷),见到了肃宗。

肃宗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上的职务,主要工作是举荐贤能,对皇帝说得不对、做得不妥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按说,杜甫终于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了,可是很快他就卷入了一起政治纷争,进而便被肃宗嫌弃了。这年八月,肃宗命他离开凤翔,回鄜州探亲。十月,唐军打败叛军,肃宗回到长安,杜甫也携家小到了长安,仍然担任左拾遗一职。第二年六月,他被派到华州担任司功参军,主要工作是管理华州的教育、医疗、选举、祭祀等工作。公元759年,因为见惯了朝廷官吏欺压百姓的残酷现实,杜甫对当前的政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绝望了,觉得自己在华州当一名司功参军并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在秋天的时候毅然辞去了职务,迁居秦州。

即使是做官时,杜甫的生活依旧是潦倒的。他弃官之时,河南仍在骚乱之中,他无法回到洛阳的老家去,但要他在长安城里重新安家,他又无法承受那里昂贵的物价。这时他的从侄杜佐在秦州东柯谷盖了几间草房子,朋友、僧人赞公也在秦州西枝村开了几口窑洞,杜甫之所以迁居秦州,主要是考虑到这几个因素,一是那里暂时还没有战乱,二是那里的生活成本比较低,三是有熟人在那里,期盼能够得到照顾。

从“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到“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杜甫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公园759年夏天,杜甫举家到了秦州。

虽然西边的吐蕃一直在虎视眈眈,但此时的秦州还不像洛阳一样被战争和自然灾害裹挟。在秦州,起初,杜甫寄居在从侄杜佐家,但因为拖家带口特别不方便,且寄人篱下并非长久之计,因此大多数时候,他们一家都住在秦州城里。

其实,杜甫特别希望按照初衷,在秦州定居下来,为此,朋友赞公也努了一些力,曾试图帮他在西枝村找个地方建几间房子,可是因为杜甫资财缺乏,最终建房子的事情只好作罢。这时的杜甫生活尤其困难,他曾经写信让侄儿杜佐分给他一点薤菜和米,有一个名叫阮昉的人也曾送给他三十把薤菜。此时的杜甫拖家带口,在生活上依靠他人是不现实的,因此他只好自谋生计。当年在长安时,他曾经卖过药,现在,他不得不重拾卖药的营生。他种药、采药、卖药,在在秦州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杜甫写下了一百二十首诗歌,就有很多首写到了他卖药的事。

秦州虽然有侄儿和朋友,可他们的支持实在有限,而通过卖药也不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因此,杜甫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他曾写过一首叫《空囊》的诗: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自己穷困潦倒,只得餐霞食柏;世人苟且偷生,我持节守道,因而生活异常艰难。早晨开不了火,井水也冻了,夜来无衣难御寒;生活太贫穷,怕人见了笑话,袋中只剩一文钱了,舍不得花,留来看看算了。“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这句诗,写出了杜甫贫穷的尴尬。

因为挨饥受冻,杜甫又患了痢疾,他日子一再陷入空前的绝境。这时,同谷县有人写信给他,说那里盛产薯蓣、蜂蜜和竹笋,可解决吃的问题,并诚恳邀请他去同谷定居。走投无路的杜甫决定去同谷。公元759年初冬,杜甫举家去了那里,可是在同谷呆了一个月左右,一家人便离开同谷,年底辗转去了成都。为什么要去成都,他在诗歌《发秦州》是这样说的:“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大意是这样的:没有吃的了,想去个粮食多的地方,没有衣服御寒了,想到南边看看。这里的“南州”指的是同谷。可是同谷也解决不了他们一家的吃穿问题,因此只好继续南下。

公元759年,杜甫辞官、迁秦州、入同谷、去成都,他经历了政治上的绝望,陷入了生活上的绝境,因此这一年,堪称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一年。但是在这一年里,他写下的“三吏”、“三别”等诗歌,这些诗歌直抵社会现实,不仅达到了他个人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抵达了唐朝诗歌的最高峰。

诗歌是杜甫的理想,衣食是杜甫的现实。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的同时不抛弃自己的理想,或许这是杜甫一生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文字为原创,作者#腊月十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