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张改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慧书法艺术 最具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张改琴

最具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张改琴

2023-09-20 11: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改琴的画,基本是陇东陇西无尽的山色沟壑,田垅人家,我能在那朝云出岫、青青苍苍之间听到山的回响。她的山水,有细节,有筋节,也有一个大背景。如果没有到过北方的山峦之间,长久的驻留,没有走进过沟壑夹缝里的人家,绝对体会不到那种内在的激情。她善于造境,善于铺垫,秦陇大地,是她展开的画卷,在绘画上她始终不离故土,缱绻悱恻,缠绵萦绕。书家作画,画中往往带来了很多书法的意味,炫技线条,玩弄摆置,在张改琴这里没有,她的画很纯粹,很实在。我很惊讶她能够把绘画与书法分得很清,书法是书法,绘画是绘画,当然她的绘画里又很有力度的纯粹的线质,但重要的是她从画里所透露出的那种默默的情愫。这种情愫,用冯远先生的话说:“通过一些细小元素所传达出的生活气息和田野乡土之味,……这就是对黄土地上芸芸众生生活状态的赞美,一种对和谐、宁静、安闲生活状态的肯定。”她在画中所题“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山河寸许长。”这是对她绘画作品最好的阐释。

我曾和张改琴一同坐飞机,这个勤奋的书画家还随身带了一个现代化的设备----mp3,不过她这个mp3,既不是看电影,也不是看合影,而是看她所平日里拍摄的普通的山峦。她指着山中的沟壑说,你看这一个地方曲折蜿蜒,有意思,又翻出另外的一张画面,说这个山顶起伏,你看一层层的,这是咱北方的特色。我很感慨,这些山在我的眼睛里就是平平常常的,而她就能发现。她有慧心,随时在发现,在思考。人和人就是不一样,她在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审视自然、审视所能看到的一切。从她拍摄的画面,犹可看出生活的心源化为了艺术的生机与灵感,自然的山水与画面的山水自然地融合成为一种心迹的流露。

把名字盖住看张改琴的行楷书法,一般人都会认为是一个男性所书,大家普遍地感觉女性书家一定要娟秀妩媚,否则在表现的性别上便不分雌雄,但张改琴的书法却呈现出黄土高坡的峻伟刚筋的豪迈气度。西北风域和凛冽叠嶂和北魏书风的浑朴奇逸,使这个女性的书家完全呈现出西北人最本色精神。刘熙载在《书概》上说:“南书温雅,北书雄健。南如袁宏之牛渚讽咏,北如斛律金之《剌勒歌》。”“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张改琴书法质朴而又韧度,魄力雄强,点画峻厚,笔法跳跃,精神飞动,完全是北魏一路的纯正与变化。地域造人,时势亦养人,几年之间,张改琴的书风愈加成熟,直掳胸臆,略显狂狷,淋漓秀润,笙箫夹鼓。

一位老者对张改琴的书法套用刘熙载的话作了总结:“一是其楷书寓动于静;另一是其行草书寓静于动。”当代小楷、中楷能够像张改琴这样把北魏书法融合在一片的宁静自然之中者寥寥,功力不至,难臻其韵,功力具备,不逢其势。她秉承《张黑女墓志》和《张猛龙碑》的纯正功底,又将自己的一腔宿愿和对美的淳朴认知,化为了一个个锦绣文字,让人流连忘返,味之不尽。雄健与端正对一个书法家来说是她的两翼,张改琴的书法体现了作为一个书法家全面的多向性,奇逸、古朴、瘦硬、峻美、峻宕、虚和、圆静、亢夷、丰厚、靡逸……,楷、隶、草、行,样样都写出了自己的风貌。

和张改琴接触,你会发现她言语不多,理路很清。超常的勤奋与透彻的悟性在她这个已经过了甲子年龄之后浑然一体。她居于庆阳多年,孜孜不倦,悉心投入。她六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书法学习,在严父的教诲下每日苦练。其父曾买长卷式的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她用枣刺扎在土墙上,在父亲的指导下临摹,由此打下了最初的功底。以后她开始留意书法,不间断地学习积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庆阳油田,得识沈尹默的学生、上海书法家冯骥,颇得启悟,冯老当时也已65岁,对她不吝教诲,使她的书法在境界上得到提升,1986年,她的作品入选全国首届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以后,张改琴当了县文化馆的副馆长,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构建自己的艺术追求,书法上开始求道求精求质求变,1990年,她在兰州举办了个人书画展,成为当时甘肃第一个到省城举办展览的女书画工作者,同年被当选为庆阳市文联副主席,适逢甘肃省书协换届,她当选为副主席,1991年在中央美院进修,1998年担任庆阳市文联主席,2002年担任甘肃省书协主席,2010年,被选为中国书协副主席。她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从基层走进了全国的艺术中心,在工作中一丝不苟,把基层的文联管理的井井有条,繁忙之余,也从来没有中断创作与学习。她的书画集,沈鹏、冯远为之作序。

作为西部书法的领头人,她自感自己背负的压力与重托,并为之作了大量的工作。几年之间,她致力于青年才俊的培养,建立自己的奖励基金。在书与画之间,不断地开拓进取,“游弋于造化与心源之间,进行自我思考性的徘徊与反复的体悟。”(刘大为语)在自己的意境与公众的事业之间取得了双重的成果。

醒者自知,仁者有为。张改琴在艺术上的追求,显示了当代艺术家可贵的自觉与自省,也有自己独特的禅悟与思考。这个从西部大山里出来的书画家这样地说自己:

“作为一个出生并生长在西部黄土塬上的书画工作者,我不可能回避和漠视自己身边稔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不可能割断家乡亲情的滋养。所以,在我的美术创作生涯中,我始终将笔墨的表现对象定位在黄土塬上,并努力去探求和叩问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所蕴含的深层意蕴以及它的当代的美学意义。”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张改琴书法艺术蠡评

⊙张海

长期以来,书法艺术被认为是男性的世界,毕竟在历史上,男性书家占绝大多数。然而自改革开放以后,书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女性书家多了起来。不论是作品的水平和高度,或者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和男性书家比起来,她们并不逊色。当代的女性书家群体及其骄人的成就,必然以一个独特的艺术现象而载入书法史册。张改琴无疑是当代女书法家群体的一个突出代表。

改琴虽然小我不少,但人生经历与我有几分相似:都是从基层文化工作做起,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得到恩师的教诲鼓励,从而走上了书法艺术的道路。我们都赶上书法复兴的大潮,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如今回眸往事,虽然把大半辈子的生命献给了书法,但书法也给我们丰厚的回报,因而无怨无悔!我们这代人与书法一起成长,也幸运地见证了书法复兴三十多年的壮阔和辉煌!相信改琴此刻也是这种心情吧!

改琴是一个有追求、有见地而又非常勤奋的书家。说她有追求,是因为她很早就立志把书法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数十年来,她带领基层作者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开拓跋涉,把书法组织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的同时,自身的书法艺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她能正确地处理二者的关系,既没有为个人的艺术追求而妨碍工作,也没有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而荒废艺术。说她有见地,是说她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如她提出:“传统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所有的古都可以出新,就在于这个‘新’是否合乎艺术规律。”“好的作品是积累的释放、是境界的提升、是情操的陶冶、是品行的升华、是默默耕耘临池不辍等诸多元素凝聚的成果。在书法艺术的路途上没有捷径可走。”这些精辟的见解都折射出她观察把握书法艺术规律的独特视角,也是她多年艺术实践的珍贵结晶。

说她是勤奋的,是因为她对于书法艺术涉猎之广,成就之大,是一些书家难以企及的。改琴的书法,取法广博,基础扎实。她早年曾涉猎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在用笔、结体上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后转向魏碑,于《张猛龙》、《张黑女》用功最多。改琴所走的是一条碑帖结合的路子。按说这条路并非新路,自清末以来,不断有人探索。赵之谦、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等人各有特色。改琴的路子又希望和前人有所不同。她以《张黑女》这样偏于灵动柔媚的碑派经典风格与颜真卿的《祭侄稿》相结合,有些地方还融入了隶书和章草的笔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碑帖结合的行草书,用笔刚直朴拙、大起大落、变化丰富,结体险绝逸荡、大开大合、富有现代感。她有明确的大局观,以及把握全局的非凡能力,她的行草书,不但每个字都力求精到,而且通篇气息连贯,字与字之间,偃仰向背,揖让腾挪,收放自如,牝牡相得,纵而不失于狂野,敛而不觉得拘束,把典雅庄重与清新活泼,传统韵味和现代气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在碑帖结合方面,而且在传统书艺体现时代精神,也颇有新意。

依我看,改琴书法魅力的根源在于其用笔方面扎实的基本功。翻开她的作品集,不论哪种字体,哪种风格,不论怎样变化,都可以看到刚健有力的线条。在铺开的时候,可以看到作者对用笔的控制和调度。在收束的地方,又可以看出作者对中锋的表现与坚守,即使是细如髭发的线条,也毫不虚怯靡弱,这是最见功力的地方。她有一些线条纤细的作品,骨力中含,刚健如铁,而又能表现提按顿挫的变化,充分展示了她扎实的基本功。

改琴诸体兼擅,这也是她的一个突出的优势。当代书家把书法艺术作为一种职业,这一点和古代的大多数书家显然不同。既然是作为一种艺术职业,书家就有必要通过对各种书体的广泛涉猎去把握书法艺术的规律。改琴不仅广泛涉猎各种书体,而且下了相当工夫去研究。作为以碑派风格为根基的书家,楷书是她的看家本领,也是她各种书体的基础,难能可贵的是,改琴的楷书,在《张猛龙》、《张黑女》等经典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地融入了颜体楷书,乃至章草、行书的笔意,写来轻松活泼、飘逸流畅,富有时代感。旭宇先生曾提出“今楷”的概念,所谓“今楷”,我想大约就是在魏楷、唐楷等传统楷书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使之富有时代气息的一种新的楷书风格。从这一点上来说,改琴也是“今楷”理论的积极践行者,在今楷风格的构建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改琴的隶书以《张迁碑》置基,又融入汉简和章草笔意,用笔朴拙厚重,沉稳安祥,而又不乏流畅活泼。改琴在艺术上是一个不甘守成,创新意识很强的书家,她从来不愿用戒律和模式束缚自己,总是要在创作中体现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这一点在她的隶书中表现得也十分明显。她虽然在临摹汉碑经典作品上下过很大的功夫,但是现在我们在她的隶书作品中已经很难看出哪家的面貌。她的隶书中有汉简、有章草,也有魏碑的影响,难得的是改琴能把这些不同体系的风格和用笔技巧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改琴在隶书上的探索,会给当代书界启迪。

改琴不但能书,而且能画,诗文也有相当的水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改琴在书法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靠的是长期的积累和多方面的素养。

此前,改琴也出过一些作品集,每一本作品集,都展示着一段心路历程和探索的足迹。古人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目的并不重要,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