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廷尉释之者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

2024-02-16 1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言文·《张释之执法》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05 20:13:22 

标签:

张释之执法    顷之,上①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②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③来,闻跸④,匿桥不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张释之传》)【注释】    ①上:指汉文帝。    ②属:交付给。    ③县人:外县的人,京城外的人。    ④跸(bì):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  【试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于是使骑捕之      上使外将兵    B.且方其时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廷尉当是也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D.今法如是,更重之  是进亦忧,退亦忧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是法不信于民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民安所措其手足     其人视端容寂    D.上使使诛之则已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个外县人在桥下躲了一会儿,以为汉文帝的车队已经过去了,出来时突然见到汉文帝的车队,然后惊慌而逃,惊吓了文帝拉车的马,看来他是无心的。    B.汉文帝之所以要重罚外县人,是因为外县人惊吓了他的马并让他摔伤了。    C.张释之认为外县人只违犯了行人回避的禁令,就严格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只对外县人判处了罚金。    D.张释之认为国家的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共有的,应该公平执法、严格执法,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国家的法律就很难取信于民。    4.将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张释之执法》)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两章》)   《参考答案》    1.C     2.D     3.B    4. (1)假如是别的马,难道不翻车跌伤我吗? (“令”:假如;“固……乎”:难道……吗?)    (2)用来使他的内心震动,使他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所以”:用来;“动、(忍)”:使……震动(坚强);“曾”:通“增”,增加)   【译文】    张释之当廷尉时,有一次,皇上出巡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皇上座车的马受到惊吓于是派侍卫骑兵把他拘捕起来,交给廷尉办罪张释之审问被捉来的人那个犯人回话说:“我是县城里的人,刚才听见皇上出巡,管制交通,禁止通行,就赶紧躲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巡行队伍已经通过了,就跑出来,哪知正巧碰上皇上的车马,所以吓得快速奔跑”廷尉向皇上报告他的判决,认为:“这个人违犯了交通管制,禁止通行的禁令,应判决罚金”文帝听了很生气的说:“这个人亲自惊吓了我的马;幸亏牠的性情柔顺温和,假使是别的马,岂不是使我受伤了吗?而廷尉你居然只判他罚金!”释之说:“法律,是制定来让天子与天下人共同遵守的现在依法只能判决这样的罪,如果再加重他的罪,这样我们的法律就不能被人民相信了而且,当事件发生的时候,皇上立刻叫人把他杀了也就罢了现在既然交付廷尉来审理,廷尉是天下执法的标准,一旦执法有所偏差,就会使全天下执法的人,都因此而任意减轻或加重,叫人民要如何来遵守法律呢?希望陛下明察”过了好久,皇上说:“廷尉你的判决是对的。” 【简评】    张释之处处以朝廷的利益为重,以“廷尉,天下之平也”谏劝汉文帝对犯跸者不能根据一时之气随意用刑,表现了他那刚正不阿的精神。这在两千年后的现在,也是很值得我们提倡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0投稿猜你喜欢:《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向我们阐述了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我们不能自欺欺人的道理。下面小编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鸿门宴(一)文学常识《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赵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方之子”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赵葵传赵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方之子。每闻警报,葵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一日,方赏将士,恩不偿劳,军欲为变。葵时十二三,觉之,亟呼曰:《明史·毛澄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毛澄,字宪清,昆山人。善属文,举弘治六年进士第一,授修撰。预修《会典》成,进右谕德,直讲东宫。武宗立,进左庶子。历礼部侍郎。十二年黄庭坚《水调歌头》宋词三百首精选赏析黄庭坚《水调歌头》宋词三百首精选赏析水调歌头黄庭坚瑶草一何碧①,春入武陵溪②。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王全斌,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庄宗,为岢岚军使,私畜勇士百余人,庄宗疑其有异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曰:“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文言文阅读题:于慎行文言文阅读题:于慎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于慎行,字无螈,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呜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苏轼《宝绘堂记》原文及翻译苏轼《宝绘堂记》原文及翻译导语: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宝绘堂记》文言文阅读:范公讳文言文阅读:范公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李敬玄,亳州谯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李敬玄,亳州谯人也。敬玄博览群书,特善五礼。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敬玄虽风格高峻,有不可犯之色,然勤于造文言文中的今典名句文言文中的今典名句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文言文中的'今典名句,欢迎阅读借鉴。文言文赏析及答案解析文言文赏析及答案解析昔有长者子① ,入海取沉水②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③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愚公移山文言文道理愚公移山文言文道理导语:《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下面是愚公移山文言文道理。欢迎阅读及参考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孟母三迁原文文言文翻译孟母三迁原文文言文翻译导语: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孟母三迁原文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原文:昔孟文言文字词为的用法文言文字词为的用法文言文中,“为”的用法大致有四类。第一类,动词1 读音:wéi。做,干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是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原文及翻译范仲淹原文: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④,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黄琬巧对文言文翻译黄琬巧对文言文翻译导语:黄琬巧对是一片初中个古文阅读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文言文的翻译和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席位昂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文言文通假字55个文言文通假字55个1共通供,供给2阙通缺,侵损3说通悦,心服4知通智,聪明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荆轲刺秦王》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 评论发表评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