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埃奈斯库的三大创作时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弗兰克斯特拉作品解读 解读埃奈斯库的三大创作时期

解读埃奈斯库的三大创作时期

2024-04-04 04: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听出勃拉姆斯、弗兰克、瓦格纳等作曲家对他产生的影响。在晚年,埃奈斯库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那段日子,我深深着迷于瓦格纳和勃拉姆斯,也许他们的音乐风格是对立的,但对我无妨。直至今日,我的作品中仍然或多或少受着他们的影响”。

如果说以上这些作品都是初试啼声,那他在1899年创作的《f小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则开始展示出他高超的器乐作品创作才华。这些作品同样有着鲜明的“勃拉姆斯式”的音响和旋律,遵循快、慢、快三乐章体系。

第一乐章的开场主题情绪绵延曲折,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连续演奏,慢板乐章渲染着的缓慢而含蓄的情绪令人难忘,末乐章中,音乐的激情再度迸发开来,快节奏的舞曲,不禁让人为之感叹,罗马尼亚民间音乐元素已深深根植于埃奈斯库的创作中。而他自己也曾说:“通过《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和《弦乐八重奏》(op.7)这两首作品,我感到自己在快速地进步,逐渐成为了自己…从这时起我感到自己可以用自己的腿走路了,即使还不能跑得很快。”

罗马尼亚风光

在这个阶段,埃奈斯库也完成了两部交响曲。而他创作生涯的第二阶段,则被视为从1915年开始,因为从这时起,他倾注大量心血在歌剧《俄狄浦斯王》上,直至1931年完成。这部作品不仅是他本人的最爱,这十余年也堪称他的创作黄金期,佳作不断,鼓舞人心。

上周节目中播出的《C大调第三交响曲》也创作于这个阶段,与之前两部交响曲相比,它的风格更为自由。《第三小提琴奏鸣曲》op.25创作于1926年,虽然听来仍然有着熟悉的“罗马尼亚民族风”,但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让人望而生畏,这部也是埃奈斯库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在这个阶段,也不乏一些有趣的作品,譬如《根据“福雷”名字所作的小品》。这首长度在2分钟左右的音乐创作于1922年,为埃奈斯库题献给他的老师、著名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雷。他以“福雷”名字所对应的音符作为乐曲的主题,在全曲最开始处旋律音呈现依次为“F-A-G-D-E”,中间“G”音的时值是其他四个音的两倍,对应与“福雷”名字法语发音中的节奏。乐曲剩余部分也仅仅围绕这一主题发展,并最终结束在名字最后一个字母“é”所对应的音符“E”上。

乐评认为,埃奈斯库第二阶段的结束,是以创作于1935年的《C大调第二大提琴奏鸣曲》为标志的。这部作品与歌剧《俄狄浦斯王》一起,被视为他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创作的过渡。

作品的开始部分,罗马尼亚民间音乐元素不断反复着,随即音乐发展趋于异化,这与巴托克的音乐处理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的谐谑曲乐章也非常与众不同,大提琴的拨弦,加之充满技巧挑战性的钢琴声部,让音乐时断时续,似乎始终有一种内在的紧张感萦绕其中。在纯洁动人的慢乐章中,我们又联想起柯达伊那首著名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op.8)。而到了末乐章,民间音乐元素再次占据了绝对主导,这样的手法,让我们回想起同属他第二阶段创作期内的名作——《第三小提琴奏鸣曲》。

埃奈斯库的第三个创作阶段,似乎又有回归室内乐的倾向,作曲风格上也集他先前创作之大成。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a小调钢琴五重奏》、《d小调第二钢琴四重奏》、《G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等,而他本人最后一部带有编号的作品op.33,编制也很不寻常——为十二件乐器而作的《E大调室内交响曲》,这些乐器分别为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巴松管、圆号、小号、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

由于1954年7月埃奈斯库经历了一次严重中风,因此这部他的“天鹅之歌”实际并非全部由他本人完成,而是由马塞尔·米哈洛维奇对乐谱进行了润色。相较他1906年所作的木管十重奏,这部作品描绘的也并不是一个花香四溢的美好田园世界,而是在充分挖掘这十二件乐器特性的基础上,试图刻画出人性悲壮的一面。它风格上近似理查·施特劳斯的《变形》(《变形》为23件弦乐器而作)。当然,也有人把它视为埃奈斯库最难以理解的作品,因为它的音乐语言如此现代,与先前风格已截然不同。

上段中提到的《G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也将在本周的节目中上演,它完成于1951年,题献给美国钢琴家、作曲家和赞助人伊丽莎白·斯普雷格·科利奇。和他的两部大提琴奏鸣曲的情形如出一辙,这部作品与《降E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问世时间,相隔了也有几十年之久。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两部已经完成的作品,他还有十部未完成的弦乐四重奏作品草稿,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乔治·埃奈斯库博物馆被发现。

经过音乐学家的分析,早在1916年,埃奈斯库脑海中就有了这部《G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的雏形,而在1952年12月他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上,也说道:“我花了很长时间写了这部作品,在不久之前,我仍然在竭尽所能修改它,直到认为它不能再改为止”。由此可见,这部作品在埃奈斯库心中被赋予了“完美作品”的地位,也是他深思熟虑的产物。

讲完了埃奈斯库在不同阶段的几部室内乐代表作后,我们的专题也将告一段落。他的音乐才华有目共睹,在他的作品中,既有着强烈的民族性,也被其它地区的音乐所影响。

他的学生、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曾回忆道:“他可以坐在钢琴前,仅凭记忆,从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的任意一处开始弹起,当然,也包括贝多芬的四重奏、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等等,并将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展示”。他的作曲风格也如同他所景仰的勃拉姆斯,并不完全追随当时的潮流,在20世纪音乐趋于“无调性”化时,埃奈斯库的创作依然遵循着自己的原则。

静下心来,聆听埃奈斯库吧。

每天20:00,我们都会为您带来一场空中音乐会,所有音乐会由欧洲广播联盟(EBU)授权提供。锁定“947爱乐厅-欧洲现场”,就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FM94.7经典947。具体收听办法可参考本文底部。

2017罗马尼亚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三)独奏

2018/6/11(周一)20:00放送

钢琴:拉鲁卡·施蒂尔巴茨

贝尔格 《钢琴奏鸣曲》

米哈伊·若拉《献给夫人的玩具》

拉威尔《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拉威尔《大圆舞曲》

埃奈斯库《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乐章》

埃奈斯库《D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

2017罗马尼亚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三)独奏

2018/6/12(周二)20:00放送

大提琴:尚-古汉·奎拉斯

钢琴:弗洛朗·博法尔

普朗克《法国组曲》

埃奈斯库《C大调第二大提琴奏鸣曲》

贝尔格《四首单簧管与钢琴小品》

(大提琴与钢琴改编版)

勃拉姆斯《e小调第一大提琴奏鸣曲》

2017罗马尼亚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三)独奏

2018/6/13(周三)20:00放送

钢琴:基里尔·格斯坦

巴赫《四首二重奏曲》

埃奈斯库《升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

李斯特《四首超技练习曲》

(No. 11夜之和谐、No. 12扫雪、No. 9回忆、No. 8狩猎)

勃拉姆斯《升f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2017罗马尼亚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三)独奏

2018/6/14(周四)20:00放送

小提琴:尼古拉斯·多特里古

大提琴:加里·霍夫曼

钢琴:弗洛朗·博法尔

加斯帕·卡萨多《大提琴组曲》

埃奈斯库《根据“福雷”名字所作的小品》

福雷 《A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

伊萨伊《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叙事曲”》

拉威尔《a小调钢琴三重奏》

2017罗马尼亚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三)独奏

2018/6/15(周五)20:00放送

钢琴:阿列克谢·瓦洛金

埃奈斯库《D大调第二钢琴组曲》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曲

门德尔松 《谐谑曲》(选自《仲夏夜之梦》)

尼古拉·梅特纳《四首童话》第四首“李尔王”

拉赫玛尼诺夫 《第一钢琴奏鸣曲》

2017罗马尼亚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三)独奏

2018/6/16(周六)20:00放送

小提琴: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钢琴:万格·帕陪安

勃拉姆斯 《c小调谐谑曲》

(选自《F.A.E.奏鸣曲》)

埃奈斯库《f小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2017罗马尼亚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三)独奏

2018/6/17(周日)20:00放送

帝奥提玛四重奏

勋伯格《第三弦乐四重奏》

埃奈斯库《G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

巴托克《第五弦乐四重奏》

撰文:x0

编辑:应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