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一渠六河”:一泓清水润古城 让生态成为开封的金字招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开封垃圾处理工厂有哪些地方 开封市“一渠六河”:一泓清水润古城 让生态成为开封的金字招牌

开封市“一渠六河”:一泓清水润古城 让生态成为开封的金字招牌

2024-07-03 07: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多年期盼,一朝梦圆。

  2020年4月30日,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开封史册,总投资37.5亿元、开封迄今最大的单体民生工程——“一渠六河”连通综合治理工程全线通清水,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经过4年多的奋勇拼搏、砥砺前行,备受全市人民期盼和关注的“一渠六河”工程目前已进入完工验收阶段。“一渠六河”包括西干渠和东护城河、西护城河、南护城河、利汴河、惠济河、涧水河。

  “一渠六河”的“诞生”,是开封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的生动实践。

  让生态成为开封的金字招牌,让生态成为开封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开封市扎实做好水生态文章,致力于打造“以水润城”的生态城市,推动了城市颜值、气质“双提升”。

  从2016年谋划开始算起,“一渠六河”的建设经历了4年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工程指挥部、水利人、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建设者付出了艰辛努力,最终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人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2020年非常之年取得了这一非凡成就。

  如今,“一渠六河”已是“黄河明珠、八朝古都”的生态名片,全面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一渠六河”工程自决策、筹备、实施到现在完工验收,一直秉承“为民造福的幸福工程、四水同治的惠民工程、古城保护的文化传承工程、党建引领的文明提升工程”四大定位,破解了征收、治污、施工、融资四大难题,恢复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最终实现“还河于民”的愿景。

  “还河于民”主题贯穿工程始终

  一川清流,两岸锦绣。

  如今的“一渠六河”清澈、灵秀,风情万种。春日杨柳吐絮、桃粉李白,夏天紫藤依依、荷叶田田,金秋枫叶如丹、水榭临风,冬日青松傲雪、蜡梅吐芳。

  “一渠六河”工程通过环、点、线、面实现了环城水系的华丽变身:1条环城滨水风景绿道串联5个城门节点,打造出5个滨河公园和8段特色滨水岸线,“一渠六河”穿过53座桥梁,宛若一条熠熠生辉的“珠链”环绕古城。

  曾几何时,这里还是“黑臭河”“垃圾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生活、生产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企业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河段还存在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现象,长期堆积的垃圾导致水质恶化发臭。“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质开始变差,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来河边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少。”即将退休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高级工程师朱红梅说。

  2016年,市委、市政府开始谋划治理“一渠六河”。该工程纳入开封市水系总体规划,并作为“十湖连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百城提质”“城市双修” 的重点工程,还入选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第一批重点城市示范项目,总治理长度28.6公里。“这么大的体量,如果没有市委、市政府大的决心和恒心,是办不成的。”“一渠六河”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付瑞说,“这高度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初心。”

  “一渠六河”工程自谋划、决策到筹备、征收、建设,再至眼下的高效能管护、养护,“还河于民”的主题贯彻始终,处处体现着人民至上的宗旨。

  工程水岸同治,不仅消除了黑臭水体,而且打造了路畅、岸绿、景美的景观带,营造了群众可直达水边、与水亲近,“人在河上走”的亲水意境,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跃动在城市版图上的一条绿意醉人的景观长廊。

  工程重新梳理了周边市政设施民生附属物。“天上蛛网”全部入地,露出城市“天际线”,地下各种管线各就其位、有序排列;沿河周边进行大规模立面改造,突出美观、实用和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名片,将护城河两岸打造成为市民滨水宜居的城市景观廊道;除工程原有设计设施外,更延伸一步,把道路、铺装等民生设施修到群众家门口,修到群众“心坎里”。

  担当有为破“四难”创奇迹

  “一渠六河”大幕自开启以来,广大领导干部、督导者、建设者时刻牢记省委、省政府的嘱托和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希望,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宏大战役中。团结拼搏、克服困难、战胜挑战,逐一破解融资、征收、治污、施工四大难题, 历经1200多个日日夜夜,发扬焦裕禄“三股劲”精神,绘就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壮丽画卷,谱写了开封人治水辉煌新篇章。

  “一渠六河”工程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展示了市委、市政府打造“大美开封”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展示了广大干部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过硬作风,展示了广大建设者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为了破解数目巨大的融资难题,指挥部、市财政局、开封水投公司在项目运作、资金保障、政策支持上齐心协力,成功运用PPP融资模式,不到半年完成了按常规需要一到两年才能打通的融资渠道,工程建设不再发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与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十几家银行对接,咨询政策、准备材料、跟踪讨论时,相关负责人和经办人员往往食不甘、夜难寐。为了降低贷款利率,与多家银行进行10多轮艰苦谈判,从原来的基准利率上浮30%到最终确定基准利率,节约利息约4亿元。

  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征收难也被顺利破解。短短两个多月,“一渠六河”全线就完成了涉及5个市辖区2200多户、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任务,开创了开封市线性工程征收的新模式、新速度。

  市辖5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纪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征收办、市水利局等相关单位的指导协调下,创新征收机制 ,在组织领导上形成“一盘棋”,实行“阳光征收”,变暗补为明补,一把尺子量到底,群众搬得安心、走得舒心、安置放心。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通过“串联+并联”合作机制,不断理顺核查、评估、搬迁、补偿、安置工作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工作专班+强有力督导”,提前介入征收各环节,形成攻坚拔寨的征收合力。

  全市2000多名督导者、征收人用辛勤的汗水赢得了群众信任,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精神以及“走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吃千辛万苦”的作风,为工程开工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创造了“开封速度”,打造了“‘一渠六河’征收模式”,为全市其他项目征收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治污过程中,开封市总结出了宝贵经验:集河道清淤、河岸生态、生态修复、截污纳管于一体的综合治理,同时改造完善排水管网、提升污水转运处理能力,城管、水利、沿河基层政府联动形成合力,健全监督和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分别牵头对企业、餐饮业等不符合要求的排污设施进行改造,对住宅小区开展化粪池改造,不断完善污水管接户工作,努力提升污水收集率。实施黄河大街、晋安路、宋城路、西环路、滨河路、建设路东段、新宋路、东京大道等道路的排水改造工程,提升污水输送能力。实施东区和西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北区净水厂建设工程,东京大道雨水泵站、汴京路雨水泵站等全市17座泵站改造工程,提升污水转运处理能力。

  去年以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连续报道了黑臭水体治理的开封经验。

  工程建设中更是难题不断,关卡重重。地上、地下管线复杂繁多,迁改难度大;河道两侧居民较多,施工空间狭小,部分段落基本没有机械设备作业面;东护城河宋都市场段因种种原因拖了近两年。此外,扬尘管控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都对施工造成不小压力。

  葛洲坝集团、中铁二十局、广东水电二局等建设大军不仅攻克了地质条件复杂难题,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和建设管理经验。为抢夺失去的时间,精确项目时间、目标,施工方实施设计、施工同步穿插进行;增加人员配备,做好人员调配;疫情防控期间,外地工人回不来就在本地招,边培训边干活,确保人员够用、足用。

  连接黄淮让黄河造福于民

  开封北靠黄河,素有“北方水城”之称,理论上不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城市,但实际上存在结构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难题。

  一方面是原有的水利设施不能充分发挥水利功能,有河无岸、河道断面狭窄、河道周边棚户区聚集、沿河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制约着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各方联动;另一方面是“有水皆污”,虽然问题出在水里,但根子还是在岸上,雨污不分、排放无序,管网建设有盲点等,使得河道成为城市排污沟,恶化生活环境,制约城市发展。

  “一渠六河”的建成,不仅让开封市新老城区水系贯通,再现“北方水城”梦幻场景,而且实现了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连通,“输水线”也成为一道“生态线”,让水活起来、净起来、清起来,真正让黄河造福于民,奏响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一渠六河’工程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构建蓄泄兼顾、丰枯调剂、引排自如、多源互补、生态健康的河湖水系连通网络体系,也是四水同治的标杆。”王付瑞说。

  开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强力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全面启动引领性示范性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施“一带、一馆、一城、一中心、一讲述地”等项目载体,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渠六河”在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文明、讲好黄河故事等方面更加凸显其重要意义。

  “一渠六河”已与开封沿黄生态廊道贯通,把深邃的八朝文化与厚重的黄河文化紧紧融合在一起。同时,该工程也成了党建引领、提升文明素养的阵地,已在沿线和开封西湖周边打造了“珠链”式的19个党群服务驿站,根植城市文脉,传承红色基因,构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公共新空间。

  黄河岸边,这座文化深邃、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水质清澈的生态古城正在重塑,文化旅游名城开封不只是充满投资价值的产业高地,更是饱含自然气息和生态活力的生态天堂。

责任编辑:张家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