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典礼育人的意蕴、现代境遇与价值彰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开学典礼环节设计图片 论高校典礼育人的意蕴、现代境遇与价值彰显

论高校典礼育人的意蕴、现代境遇与价值彰显

2024-06-21 07: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程序的结构化,弱化了典礼的“反结构”特性

高校典礼是由各种仪式组成的综合体,表征高校的管理理念,不同的典礼结构,会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在一般情况下,高校典礼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即校方筹划、学生参加,教师(包括学校领导)与学生构成典礼的二元化角色,台上台下泾渭分明。开学典礼的流程一般是: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主持、全体起立并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优秀教师代表致辞、优秀学生代表讲话以及校长讲话,等等。颁奖典礼也具有我们熟悉的流程: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主持、宣读颁奖内容、宣布获奖名单、播放背景音乐、现场颁奖、鼓掌祝福及校长讲话,等等。毕业典礼的流程一般是: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主持、全体起立并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师代表发言、播放毕业纪录片、颁发学位证书(有些高校由校长为每一位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大部分高校是由校领导为极少数毕业生代表颁发学位证书)、校长寄语等。在程序化的开学典礼中,新生较难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在程序化的颁奖典礼中,获奖学生很难获得强烈的荣誉感;在程序化的毕业典礼中,毕业生难以找到明确的存在感。受访谈的学生A说:“讨厌从小学到大学一成不变的领导讲话、致辞等环节,这种重复环节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往往会把我们的记忆拉向以往参加类似仪式的不美好回忆。”典礼仪式设计的初衷与学生的实际感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对固定的结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典礼仪式的“反结构”特质。仪式是一种“处于稳定结构交界处的‘反结构’现象,仪式过程就是对仪式前和仪式后两个稳定状态的转换过程”[6]。经典的典礼活动让参与者的情感和心态超越于日常生活状态,从而体验到理想世界中的“真实”。近年来,不少高校试图在典礼的环节、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希冀打破静止、僵化的程序和结构,但是因为主题和角色的固定化,典礼基本程式变动不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