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讲堂11丨快题分析图全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建筑构思分析图主要分析内容 建筑讲堂11丨快题分析图全解

建筑讲堂11丨快题分析图全解

2024-07-12 19: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张图简明的表达出了题目给出的场地条件:城市环境、周边建筑尺度不算大、基地的东边是景观面。接下来就是方案的生成,置入横向的板片应对场地景观(板片在形式上具有强烈的方向暗示),网格化场地,赋予场地秩序便于下一步置入居住盒子的操作,错落的置入居住盒子,同时留出一定的公共空间。最后则是该方案剖面效果的展示,告诉老师在剖面的设计上也考虑了周边环境:使用退台式的处理手法应对景观。在表达方式上,在整套图里统一使用了一种颜色,做到一图一事,重点清晰。

例2

第一二张图主要表达了该题存在的主要矛盾:左边高大的综合体和右边古典园林在形式上、尺度上、文化上的差别,而本设计选址在它们之间,如何通过建筑处理它们之间的过渡关系成为了本题的重点。设计者在高层与裙楼的衔接处采用了架空的处理方式,并且在靠近园子的一侧将体块进行退台处理,化整为零,使之平和过渡,同时给大楼的人提供了观景平台,呼应了景观。

例3

该分析通过观察原有建筑与湖面的关系,发现具有某种向心性,于是想将这种向心的处理方式利用在自己的设计中,但又发现如果是一块整的体量,一来尺度与周边建筑相比略大,二来向心的处理方式会让其与道路之间的关系不佳,于是设计者将体量分解成两块,一块具有向心性一块则保持和道路的良好关系,最后置入院子满足采光需求,活跃气氛。

例4

通过第一张图的场地抽象表达可以看出该场地为临湖的坡地,设计者采用最简单的c字形体量应对场地,获得一个总平上较为打开的姿态。第二步通过局部的架空设定了一条外来人员流线,形成一定的框景效果,同时还减少建筑占据对原场地的破坏,在视觉上减小建筑的体量。利用剖面来表达设计者对于坡地的处理方式:架空和跌落。最后介绍了一些细部的考虑。总体上还是按照先介绍环境要素,接着由大到小来展示设计过程,最后添加一些补充要点的步骤来进行表达的。更好的一点是,设计者不仅仅是从总平上来表达形体变化,每张图还加上了剖面或者小透视来细化,显得更加丰富。

02

快题分析图的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介绍了如何将设计思路转化为分析,重点其实不是在画上,更多的是 对于设计策略的积累,这就需要靠大家平时多看一些优秀的实际案例,或者优秀的快题,对于一些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分别总结相对应的策略,这样在实际做题时才能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则是介绍 三种在快题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当然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还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组合。

2.1动态平面化的表达

动态平面化的分析图表达相对于其他来说较为简单,也是在快题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毕竟快题设计很难有时间让你从体量空间形式等各个地方仔细推敲)。从总平上来表达方案的生成过程,更多的使用简单的色块或者箭头来表达,适用于那些方案在总平上变化较多,在空间体量上没有太多变化的方案,寥寥几笔就可以将设计策略说清楚。

例1

和上面的例一、例三、例四类似,都是很简单的图,最多用色不超过两个,每张图直说要点,抽象化表达设计意图。设计者从场地中观察到场地和周边环境存在着某种轴线关系,想在建筑中同样能体现出这种关系。于是结合建筑的展览功能采用了串联式的功能排布方式,实现了与场地整体的轴线对应关系。

例2

设计者提取了基地周边的合院式建筑类型,并将其在设计中保留,以此来呼应场地周边肌理。但作为一个新的展览建筑,总平上还是需要在场地中凸显出来的,于是设计者在合院中置入了四个小盒子,寻求一种园林般的流线与游园体验。接着再将盒子进行一定的扭转操作,来活跃建筑氛围,某种意义上将新旧区分开,在总平上昭示着该建筑与周边其他建筑的不同。最后利用不同色块表达了该设计的功能分区。

2-2.剖面抽象化的表达

很多设计尤其是偏空间设计、坡地处理的问题上,往往更多的会从剖面的设计上入手,所以分析图应该着重于 剖面的生成。

例1

该设计为一个工内部空间厂改造,设计者抽象出原来的工厂的空间表情,是由两个坡屋顶组成的大跨空间,屋顶上有天窗采光。在大跨空间中置入了一个新的空间,从而新和旧之间形成了该建筑的第三种表情:建筑的外立面对外是第一种表情,新盒子内部是第三种表情。接着再根据盒子内部置入的功能对盒子进行剖面上的分化,形成不同高度、不同标高的三个区域,它们分别适用于三种不同的功能:观众席、T台、展览馆。相对T台较矮的空间更容易让人停留,形成安全感,而比T台高的展览空间则满足了人一遍看展一边看秀的需求。最后,在剖面中表现出盒子以外第二种表情区域的功能分区。 整个设计先从大的置入体块入手,再到剖面功能的布局,最后形成了最终的剖面形态。

例2

由于设计基地临湖,设计者在剖面上留出了一个观景平台,为实现观景平台的框景效果并且增加观景面,在平台上又架空了一个取景盒。接着在剖面上进行功能分区和服被功能分区,用箭头指明建筑内部空间与景观的贯通关系并封上气候边界。

从剖面上入手设计分析往往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入手: 剖面的整体形态的变化,例如高差的分化、室内外空间的营造(院落空间以及与之带来的室内-半室外-室外的空间过渡,剖面盒子空间的置入,盒子在剖面上不同的配置方法会带来丰富的剖面视线关系等)。

2-3.空间体量化的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在实际项目或者课程作业中会更加常见,但也可以在时间够并且有此需要的情况下在快题里尝试,因为这种表达方式在 准确度以及 逻辑的清晰性上是比上面的两者都要强的。

例1

该案例为松阳契约博物馆的体块生成分析图,虽然不是手绘效果,但逻辑以及配色等表现方式还是和快题很相似的,在案例分析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去复制抄绘案例的平面,最重要的过程是对于案例生成过程的推测和分析(很多案例未必可以找到类似的生成分析图),也许你的推测不一定正确,但这样的思考方式会让你快速积累不同的优秀设计策略以及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场地位于坡地上,中间有一条保留的沟渠,设 计者顺应等高线置入横向板片,再在板片中置入折板来分割内部空间,并在入口处加入小板片形成两个小广场供参观者停留,置入一条日常路径供上下山的村民通行,建筑内部形成明显的室内室外两种空间类型,最后通过空间的拆分和分化生成室内特殊的展览空间,双层墙的设计为有自然光采光的展品陈列提供空间,并且形成了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穿插的效果。如果该案例仅仅通过平面化的表达,可能会让我们丧失对于其内部双层墙空间的感知,表达不清晰。

例2

由图一可知,该设计位于一块 内凹的坡地上,设计者先 置入了一个长条状矩形体量使其获得最大的景观面,由于普通的矩形体量和该场地的关系不是太好:与等高线的关系不清晰,与道路的关系模糊,并且体量在视觉上太大,于是设计者 将体量进行折叠,从而获得与等高线垂直和平行的关系,同时折叠过后的体量在观景面积上进一步扩大,并且,折叠的体量在视觉感受上会更舒服。但其对于道路上的人来说,还是不太友好,于是 在体量中部进行切挖,实现视线贯通,同时利用垂直等高线的那部分架空空间设计了一条人行步道,人在透过平台看到对面景观的同时获得路径上的暗示,最后设计完成了一条环路。该方案设计简单但是一步一步的生成变化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表达方式上也接近我们平时电脑出图,虽然绘制相对来说比较耗时,但是效果较好。

03

城市设计分析图

城市设计的分析图相对于前者较为简单,通常只要你做出设计,分析自然而然就可以画出来。通常,在城市设计快题里会画三种类型的分析: 道路交通分析、功能分区、节点分析。

以下图为例,首先 周边的道路(有几个边没有道路时可以用红线表示边界)最好用不同的粗细来表达主次, 内部需要分别表示出车行和人行道,相对于车行道,人行道往往会有主次之分,也需要做到主次的表达。最后,不要忘记 标注一下停车场的位置。如果车行和人行道把场地分割的过于不均,那么可能你的设计就出现了问题,应该是呈现疏密有致的状态。 功能分区则是用不同色框加斜线的方式表达。最后 轴线与节点的绘制,通常会有实轴和虚轴之分,实轴是指人可以到达的节点关系,虚轴代表可见的但人无法直接到达的节点关系,所以不仅仅是总平上的放大场地可作为节点,一些保留的历史文化建筑也是节点。

分析图虽说重要,但其实只是展示设计思路的手段,需要大家重视,但也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建立清晰的设计思路后,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自然而然就会呈现出来。

东联

专注东南

东大建筑考研攻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