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半生的追光少年,50岁被封神,还是贫穷至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建筑师路易斯·康作品 潦倒半生的追光少年,50岁被封神,还是贫穷至死

潦倒半生的追光少年,50岁被封神,还是贫穷至死

2024-07-09 11: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肯尼迪图书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现在,101岁的贝聿铭仍活跃于公众视野。

而路易斯·康在45年前心脏病发作,死于家乡的车站。

当时的他已经享誉国内外,项目却一直处在亏损状态,负债50万美金。

“对那些低能的建筑师来说,建筑不过是挣钱的来源。而不象它所应该的那样——创造美感和艺术。对我来说,建筑不是事务,而是我的宗教,我的信仰,我为人类幸福、享乐而为之献身的事业”

——路易斯·康

半生潦倒

却情场得意

路易斯·康是真正的一代宗师,但在当时,他不会包装和推销自己,不会迎合设计潮流,去世前几乎破产。但他的女人缘是极好的!

相伴终生的妻子Esther

1924年,康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6年后,他与母校的大美女Ester结了婚。

康投标的项目常常失败,欠债累累,妻子独自养家,却也拒绝离婚。在康死后,还为他承担几十万美元的债务。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Anne Tyng

她是康的助手,也是康的灵感缪斯,她还是康的“几何结构策略师”,在她的帮助下,路易斯·康完成了自己姗姗来迟的成名作:耶鲁大学美术馆。

▲耶鲁大学美术馆

痴情守候的Harriet

与安分开后,他又与小他30岁的Harriet展开了黄昏恋。Harriet是一名景观建筑师,与康合作了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的项目,她用尽一生等待康,甚至相信他死前的出行是为了来跟自己一起生活。

三个女人,都为他的才识和人格魅力倾倒,她们一共为他生育了一儿两女,给了他无限的包容与爱。他的三个家庭相隔不过数英里,他们互相知晓对方的存在,但在他葬礼之前从未谋面。

失败的创业者

成就却无人能及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路易斯·康做了很久的绘图员,46岁时才创业,开了家建筑事务所。由于他的行事风格,事务所常年亏损,他要靠自己教书的收入来补贴。

康却不紧不慢。他以宗教和音乐为信仰,游历埃及罗马,研究德意志古典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甚至连东方的老庄学说也在他的涉猎范围。他每周工作80小时,为一个项目做十几种方案,画几百张图纸。

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后现代主义启迪者,开创了费城学派,提出“形式引起功能”,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

路易斯·康在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他与光的不寻常关系。三岁时,他在家中被燃烧炉子的火光吸引,于是在脸颊和手背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疤。母亲并未觉得他丑陋,反而因此认为他注定不凡。事实也是如此,伴着光的烙印,他提出光影于建筑的重要性。

比如金贝尔美术馆的设计。

为了防止过多紫外线损害艺术品,美术作品陈列室总是封闭而昏暗。

但路易斯·康在每个拱形上开了0.9m的天窗,引入自然光,再利用弧线形的反光板和拱,让刺眼的光漫反射两次,这样光线就变得柔和。

路易斯·康还说,要尊重材料,倾听材料。“砖说,我要成为拱”于是康做了混凝土过梁,解决掉了水平测推力,让砖成为了拱,把不可能变成奇迹。

▲大量运用砖拱结构的印度管理学院

秒杀一切网红书店

神之图书馆

这是路易斯·康的第一座图书馆——埃克赛特图书馆(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

从1945年学院开始筹备新图书馆,到1971年最终完工,历时26年,他最终交出了一个挺拔、英俊、庄重的方案。建成时,路易斯·康已经70岁

这是一座古典精神的现代建筑,建筑的各个方向都是入口。

别看它就是个对称的方盒子,内里却大有乾坤!

中庭的四面是方形混凝土立面,中央有圆形掏空。

阳光从屋顶和侧面的窗口进入,所有的区域都是通透的。

这座建筑让人相信,路易斯·康他到了与上帝沟通的方式。

最后的项目

一座炮弹不忍炸毁的古迹

1971年,孟加拉独立战争正式爆发,巴基斯坦的炮弹扫荡了整个城市,达卡城被轰炸得面目全非,但一座建筑却奇迹般的保存了下来。

因为巴基斯坦的飞行员以为它是一座古迹,于是放弃了轰炸。

这座建筑仿佛战争领袖般,安抚了战火中孟加拉人民,它就是路易斯·康设计的孟加拉国议会大厦。

1959年,孟加拉国还未完全独立,当时的政府有一个重大的意愿,为了昭示独立的雄心,表达对国家发展的决心,他们想请一位真正建筑大师来建造一个新的专属孟加拉国的国民议会大厦。

两三年里,他们联系了许多建筑大师,包括柯布西耶、阿尔托等等,他们都纷纷以事务繁忙推脱了,是啊,谁会愿意接受一个如此贫瘠且处于战乱的国家给的设计委托呢?

但路易斯·康义无反顾的接受了这个委托。他设想了一种“陆地建筑”,他希望让建筑和土地河流之间有更明确的,更强有力的联系。

议会大厦外观由大理石线条和混凝土构成,相邻的建筑是清水砖混结构,部分为红砖墙,墙体上开着方形、圆形或三角形的大孔洞,它们厚实、粗砺,显得原始而神秘。

路易斯·康一直不间断的往返于美国与孟加拉,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调整规划,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里,默默背负着50多万美元的债务,孤身一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还在频繁的往返于孟加拉和美国之间。

因此,孟加拉人常说,路易斯·康是为他们而死的,并把他当做拯救孟加拉的摩西。

因为路易斯·康不仅建造了无与伦比的殿堂,而且带来了民主和自由。

想了解这位大师更多,可以观看这部纪录片。

由他的私生子Nathaniel Kahn拍摄:《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

在缅怀和寻找父亲的旅行中,他走遍康的建筑,访遍相关人物,让人们更深地认识了这位伟大的建筑师,片尾讲到了康未完成的建筑,他试图通过这座建筑连接世界所有犹太人。

路易斯·康的时代已经结束,

而未来还拥有无限的可能。

路易斯·康经典

《路易斯·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本书主要对路易斯·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执教期间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较透彻的研究和探讨,也是首次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班的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深入地分析和评价他的教学思想。

路易斯·康最杰出、最持久的贡献,便是激发了他的学生们的自信,去尽可能地相信自己的直觉与感觉,将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变成一生的追求。对于那些投身于建筑实践工作中的学生们来说,路易斯·康真正做到了“给他们绝对的自由”,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而对于那些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将路易斯·康的思想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而其中一部分人又会成为教师,所以路易斯·康的精神将一直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建筑师。

《路易斯·康:在建筑的王国中》

本书详尽地介绍了20世纪建筑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路易斯·康及其建筑作品,并阐述了他的建筑哲学。其中,“人物篇”以时间线索讲述了路易斯·康坚韧而传奇的一生,并梳理其建筑思想从青年到晚年的嬗变轨迹;“建筑篇”选取了路易斯·康建筑生涯中10座重要的作品,诸如金贝尔艺术博物馆、萨尔克生物研究所,详述了其建筑过程;“图集篇”精选了大量建筑实景摄影图片和手绘草图。本书对之前精简版本做了修订增补,新版本图片达300余张。除了文章和有简单的标题与说明的图片外,本书还列出了完整作品表和检索表,以保证本书的学术性,并且注明了对康的建筑说明的出处。

订购方式

《路易斯·康 建筑师中的哲学家》

本书不仅对路易斯·康的作品进行解读,对他本人也做了介绍,整本书由简入深,书籍结构紧凑,非常适合阅读。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路易斯·康的成长背景、各阶段作品背后的构想与影响。第二部分是路易斯·康六件代表性作品的深入赏析。第三部分是路易斯·康的哲学思考,他的理论让硬梆梆的结构、建筑设备系统增添了生命力与现代性。

订购方式

设计类出版机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