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坍塌、地震等突发事故如何逃生、急救?可救命的急救处理方法要牢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建筑垮塌事故怎么处理 遇到坍塌、地震等突发事故如何逃生、急救?可救命的急救处理方法要牢记……

遇到坍塌、地震等突发事故如何逃生、急救?可救命的急救处理方法要牢记……

2023-04-22 1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摄图网

坍塌事故受建筑结构、质量、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事故发生前兆不明显,给人员逃生的时间极短,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强、救援难度大等特点。

如果遇到坍塌事故,可这样避难和自救:

1.双手抱头,并用双臂护脸,下蹲抱团,将脸藏于双膝之间,为自己保留最大限度的呼吸空间。

2.尽可能靠近体积大的物体,其周围会留下比较大的空隙,千万不要靠近楼梯,这是坍塌过程中最容易被损坏的部分。

3.木制品具有弹性,坍塌时会留出生存空间,尽可能远离砖制品、玻璃制品,因为其容易散落成碎块造成伤害。

4.如果不小心被掩埋:保持镇定,应当小心移动身体,以防被更大的塌陷物、残骸砸伤;同时要尽量护住口鼻以防粉尘污染;如果身边有金属器具,可用来敲击周边的水管、煤气管道、其他物体等,引导救援人员发现自己。

(2)地震

来源:摄图网

1.标准求生姿势: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只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如果没有任何可抓住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2.如果在室内: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不要乘坐电梯、不要跳楼或破窗而出,不要靠近炉灶、燃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待在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面,不要靠近窗户、玻璃幕墙,不要躲到大衣柜或者其他柜子附近。

3.如果在室外:待在原地不要动,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不要在石化、煤气等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不要靠近树木、电线杆,不要靠近悬崖峭壁,不要停留在桥上或在桥下躲避,更不要贸然逃往街道、公路;如果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注意保持车距,留在车内,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大树旁、或电线电缆下。

4.如果不小心被掩埋:坚定求生意志;挣脱手脚,清除压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设法用手和其他工具开辟通道逃出,但如果费时、费力过多则应停止,保存体力。尽量向有光、通风的地方移动,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在可以活动的空间中寻找食物和水,尽量节省食物,以备长时间使用;注意保存体力,不大声喊叫呼救,可用敲击铁管、墙壁,吹哨子等方式与外界沟通,听到救援者靠近时再呼救;在封闭室内禁止使用明火。

遇到突发事故时,该怎么自救/救助他人?

遇到突发事故时,正确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出现创伤时,第一时间的急救至关重要,包括拨打急救电话、现场评估、采用相对应的应急处置方法进行初步救治和处理等,这也是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内容。

(1)拨打急救电话

1.患者本人/施救者应立即用手机或请他人协助拨打急救电话,准确向急救调度员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患者人数、病情、本人姓名、身份、联系方式等。

2.对他人施救时,一定要正确判断病情,评估患者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判断患者意识: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心跳、肢体的活动度,面色及皮肤颜色与温度改变等判断伤员损伤程度,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 “您怎么了”评 估患者的反应;

判断患者意识: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心跳、肢体的活动度,面色及皮肤颜色与温度改变等判断伤员损伤程度,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 “您怎么了”评 估患者的反应;

判断呼吸和脉搏:时间限定在5~10s,直接观察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可判断患者的呼吸状况;也可以通过听患者口、鼻有无呼吸音或用面颊感觉有无气流的吹拂感等方法来参考判断,非医务人员只判断呼吸,时间限定在5~10s;

判断呼吸和脉搏:时间限定在5~10s,直接观察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可判断患者的呼吸状况;也可以通过听患者口、鼻有无呼吸音或用面颊感觉有无气流的吹拂感等方法来参考判断,非医务人员只判断呼吸,时间限定在5~10s;

判断出血情况:如果是皮下出血,会形成血肿、瘀斑;如果是内出血,可有面色苍白、呕血、便血、腹痛、脉搏快弱等情况;如果是外出血,则要判断是什么血管出血:

判断出血情况:如果是皮下出血,会形成血肿、瘀斑;如果是内出血,可有面色苍白、呕血、便血、腹痛、脉搏快弱等情况;如果是外出血,则要判断是什么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多为鲜红色、喷射状、量多,可危及生命;

--静脉出血:多为暗红色、流出,时间长了也可危及生命;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色或暗红色、渗出,呈珠状。

3.报告现场是否已经开始某些急救措施及效果,如畅通气道、止血、包扎、固定、胸外心脏按压等。

4.在急救专业人员赶到现场之前,手机持续保持与急救调度员的通话状态,必要情况下在急救调度员的指导下进行急救。

(2)现场评估

任何急救措施的实施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及可操作性,“第一目击者”面对需要施救的患者时,首先要对周围环境是否安全进行有效的评估,然后再根据知识经验等对现场情况做出快速的初步判断。

“第一目击者”必须掌握评估急救环境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确保自己及他人在施救环境中的绝对安全。

如何正确实施急救处理?

(1)心肺复苏

紧急情况下及时正确实施心肺复苏,能显著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心跳呼吸骤停的黄金时间是4~6min。“第一目击者”要熟练掌握有效心肺复苏的方法,按照 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的顺序进行,紧急情况下及时正确地参与救助,提高心脏骤停者的存活率。

判断患者意识:双手轻拍患者肩膀,在耳侧呼唤患者,看是否有反应。

判断患者心跳:若患者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同时用2-3根手指按压患者的颈动脉,若没有脉动,说明心脏骤停,需要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还有心跳和呼吸,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颤的风险。

第二步:胸外按压30次

用力快速胸外按压30次:让患者仰卧在平实的硬质平面上,头部与躯干处在同一平面。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为5~6cm、儿童为5cm、婴儿为4cm)。

来源:央视新闻

第三步:人工呼吸2次

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向下压;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颌处,向上抬。注意:嘴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或呕吐物等)。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吹气的量,只需按照平时呼吸的量即可;每次吹气,大约持续1秒;吹气时,看到患者胸腹部有微微起伏即可。

第四步:持续重复第二步加第三步: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

若出现以下情况,可停止CPR:

--CPR生效:患者恢复了心跳、自主呼吸和脉搏搏动,患者有反应或者呻吟。

--CPR无效: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的呼吸与脉搏都没有恢复正常,患者瞳孔散大固定。

(2)气道异物解除

气道异物阻塞如不立即解除,在4~7min内可引起呼吸心跳骤停。

异物误入气管会造成患者严重呼吸因难甚至窒息,通常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呛咳、呼吸困难、发绀,严重者甚至迅速出现意识丧失及呼吸心搏停止。

(3)创伤急救

1.止血: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

创伤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有效止血可减少出血,保存有效的血容量,防止发生休克。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把几种止血法结合在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止血的目的:

①少量或小血管的出血,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等;

②大出血可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

2.包扎: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可用尼龙网套、自粘带、绷带、纱布、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利用的布料包扎

①清洁伤口后及时进行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疼痛、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

②包扎时,做到快、准、轻、牢。快,即动作敏捷迅速; 准,即部位准确、严密; 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 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敷料脱落。

3.固定:固定是为了防止骨折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减少疼痛,便于搬动

固定时要根据现场的条件以及骨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固定方式,固定一定要牢固,不能过松或者过紧。在骨折的关节突出处要用衬垫,以此来加强固定和防止皮肤受到压伤。

①针对骨折、关节损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及时的固定可以减轻患者骨折端的疼痛,预防发生疼痛性休克等并发症,同时限制骨折端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害周围组织、大血管造成新的损伤,也利于患者运送。

②临时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时木夹板与肢体间要加衬垫,以防皮肤受压损伤,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端,同时观察血运情况。

4.搬运:患者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和在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以确保患者和救治者的人身安全

规范、科学的搬运对患者抢救和预后非常重要,在移动患者之前应迅速检查其头部、颈部、胸部、背部、腹部、骨盆、四肢及背部,如果这些部位受伤,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先做适当的固定和承托。

伤员搬运技术包括徒手法与机械法,其中:

--徒手搬运包括:

①扶行法:适合那些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行行走、神志清醒的伤员;

②背负法:适用于老幼、体轻、神志清醒的伤员,如有 上、下肢及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

③爬行法:适用于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④抱持法:适于年幼或体轻、无骨折且伤势不重的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机械搬运法:应使用脊柱板或铲式担架等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防止受伤脊柱弯曲、扭转或暴力牵拉。

写在最后:在现场急救中,通过现场与急救系统主动联系、预报病情、早做准备、多方互动,实现救护现场、急救车、120指挥中心和接诊网络医院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十分重要,一定不能大意。

END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国家应急广播、人民网、中国应急管理、中国地震台网

[3]魏明菊.骨折病人如何急救[J].健康必读,2020,(8):182.

[4]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岛急救医学创新单元.院前急救待援期公众应对措施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22,42(5):380-386.DOI:10.3969/j.issn.1002-1949.2022.05.002.

[7]王立祥,孟庆义,余涛.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12):1059-1079.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6.12.002.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