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祖先改庙号在历史上闻所未闻,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什么要这样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庙号规矩 给祖先改庙号在历史上闻所未闻,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什么要这样做?

给祖先改庙号在历史上闻所未闻,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什么要这样做?

2024-07-12 13: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事实上,这一变化的背后涉及到了明朝中期的政治风云。明孝宗弘治帝去世后,其独子朱厚照即位,成为明武宗正德皇帝。然而,正德皇帝在政治和生活上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而且没有儿子。1521年,正德皇帝去世,由兴王府世子、正德皇帝的堂弟朱厚熜继位,成为嘉靖皇帝。这时,内阁首辅杨廷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杨廷和是四川成都人,他的名气虽然不及他的儿子——明朝状元杨慎大,但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却不可小觑。杨廷和在大礼议这场重大的政治事件中发挥了重要角色。大礼议涉及到两个主要方面的分歧,一是继统与继嗣之争,二是朱厚熜生母的待遇和礼节。

正德皇帝继位时,按照传统礼法,他应该继承皇统的前提是继承明孝宗之嗣。因此,朱厚熜应该称明孝宗为父为皇考,张太后为母后。这种称呼在当时看来是合理的,但嘉靖皇帝却坚决反对,要求称明孝宗夫妇为皇考及母后,并在称呼自己父母时加上“本生”二字。虽然这在当时看起来十分荒谬,但在古代宗法制度下是合乎规矩的。

这一争论持续了一段时间,最终双方妥协。嘉靖帝承认了朱厚熜生物学上的父母,但在法统及社会学上的父母仍然是明孝宗夫妇。这一妥协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在朱厚熜即位时,他年方十四,父亲已故,生母蒋妃还在。于是,又涉及了蒋妃以何种身份入宫的问题。嘉靖坚持要求以正牌皇太后的名义,这引起了朝臣的不满。

最终,朝臣接受了嘉靖帝的要求,蒋妃以正牌皇太后的身份入宫,但在自己的父母前加上“本生”二字。这场争论虽然有了妥协,但各方并不满意,矛盾还在继续发酵。三年后,嘉靖帝再次提出追尊自己的父亲为皇帝,母亲为皇太后。这一决定引起了朝臣的极大反对,200多位朝廷官员在左顺门外下跪,请求嘉靖帝收回诏命。嘉靖帝果断地下令锦衣卫将这些人全部逮捕,16人在当场被活活打死,这就是著名的“左顺门案”。

左顺门案之后,反对嘉靖帝的声音逐渐消失。一些政治投机分子也纷纷为嘉靖帝站台。这场历时三年的大礼议之争以嘉靖帝的胜利而告终。然而,嘉靖帝并没有就此罢休,数年之后,他将自己的父亲一并追尊为皇帝,母亲为皇太后,并把他们供入太庙。

这种追尊和庙号的修改引起了一些不满,尤其是对于被嘉靖帝拖入太庙的朱棣,清朝并不予承认。追尊先祖在历史上并非罕见,但在朱厚熜的情况下却显得有些“不地道”。按照通常的情况,追尊通常发生在开国之君或创业之主,或者太子在任上薨逝,继任者承认太子身份的情况下。然而,朱厚熜由小宗入大宗,父亲既非开国之君,也非创业之主,更没有做过一天太子或皇帝。这样的追尊和庙号修改被认为是违反传统的。

说了这么多,嘉靖帝与朝臣之间的争论涉及了生父生母的身份、祭祀礼仪等问题。这场政治风云与朱棣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朱厚熜由藩王升任皇帝,与朱棣从侄子朱允炆手中抢得帝位,两者都是小宗入大宗,只不过前者是通过和平手段,而后者则是通过武力手段。朱厚熜将朱棣的庙号由“明太宗”改为“明成祖”,在朱厚熜看来,这都是小宗入大宗的情况,人家都称祖了,为何不能把自己的父亲供入太庙呢?

这段历史故事不仅是一场政治争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尚和传统观念的碰撞。嘉靖帝的做法引起了深刻的反思,对于历史的解读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明朝中期的政治风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