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讯指挥车的设计原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应急通信车英文 应急通讯指挥车的设计原理

应急通讯指挥车的设计原理

2023-08-11 02: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实现与外部IP 电话、公众移动电话、数字集群终端和对讲等设备的互通;

(2)具备调度台功能,支持轮询、组呼和会议等调度能力;

(3)调度台可为硬件方式或软件方式;

(4)具备对任何端口的全程录音功能;

(5)可提供10/100M 以太网、GSM/ CDMA 手机、数字集群手机、对讲机以及短波电台等接口。

2.2 数据通信系统设计

如图2 所示,数据通信系统负责提供基本的网络环境,为车内各数据业务终端提供接入接口,同时提供数据路由功能,通过对外的传输系统连接至后方指挥中心,一般包括路由器、网络交换机和WLANAP 等设备。

其中,路由器提供对外通信路由,具备E1、FE和GE 等多种接口,与可利用的不同传输方式匹配,包括车载卫星站、PDH 微波设备、非视距微波设备、MSTP 有线传输设备和3G 网络(配置3G 模块)等。

网络交换机通过以太网口接入车内各数据业务设备,同时上连路由器,可配置电口或者光口,可提供PoE 供电。为了在车辆内部和周围建立无线网络,满足应急现场指挥人员的无线网络接入需求,我们还可以在应急车上配备一个室外型WLAN AP,AP 及其天线固定在车顶杆体上。AP 上行连接车内交换机以太网接口,并从车内电源取电。在工程实施时,一般可通过功分器将信号一分为二,一路连接到外接天线用于室外覆盖,一路通过射频电缆引入车内用于车内覆盖车内的目的。此外,AP 的网络、射频和电源等接口还必须需满足防雷要求。

2.3 视频通信系统设计

视频通信系统负责提供图像的采集、编码、传送和显示功能,一般配置车顶摄像机、视频编码器、移动视频传送设备和硬盘录像机等设备。车顶摄像机用于采集现场的视频信息,编码器将其转化为IP 数据流,接入交换机和路由器,通过卫星等传输系统,实现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的视频通信。

移动视频传送设备由车载基站、无线布控台和无线单兵背负台等设备组成。车内可同时接收多路前端设备上传的视频,可实现应急现场数公里范围内的音视频信息采集、编码、现场图像传输、解码等功能,具备双向语音通信能力。

硬盘录像机对车顶摄像机、移动视频传送设备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记录。2.4 传输系统设计

传输系统提供卫星通信、公众移动通信和光通信等手段,实现指挥车与后方指挥中心的通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数字微波等其他传输手段。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是动中通应急指挥车的关键系统和主要通信手段。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能够在车辆运动时,使其天线可以实时精确跟踪地球静止通信卫星,建立不间断的卫星通信链路,与后方指挥中心建立数据、话音、视频的实时传输,实现远程指挥调度。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天线、调制解调器、合分路器、高功率上变频放大器(BUC)、低噪声下变频放大器(LNB)以及站控网管系统组成。由于小型车承载能力有限,在进行系统配置时需要优先选择增益高、重量轻的设备。

MSTP 设备作为指挥车与外部系统有线传输的手段,可提供E1 和FE 等接口。为保障使用的灵活性,MSTP 设备通常成对配置。

3 电源系统设计

车内通信设备基本采用交流220V供电,其中业务终端系统及传输系统等通信设备需通过UPS系统供电,对于采用直流供电的设备可自带转换设备,也可统一配置直流模块。

由于便携油机通常噪音比较大,而小型车内部空间狭小,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降噪处理,同时也考虑安全性的因素,车辆在运动中,一般是采用取力发电机进行供电。应急车静止工作时,当具备市电条件时可利用市电为车内设备供电,不具备市电条件时采用外接油机为车内设备供电;无市电、油机或者取力发电机未启动前,可采用UPS 系统的蓄电池组为通信设备供电。

除上述UPS 系统、取力发电机、便携油机外,车上还需配置交流配电箱、市电供电电缆盘等设备。相对于其它设备来说,电源设备通常重量比较大,在设备选型时,在相同技术指标下,优先选择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的设备。

4 装载平台设计

4.1 总体布局设计

小型动中通应急指挥车的装载平台应选用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好的车型,车辆要求越野性能好,有较强动力,一般选择越野车底盘作为装载平台。

(1)外部布置

车顶安装车顶平台,用于安装动中通天线、功放、摄像机、定位天线等设备;车后安装升降杆,用于各种天线和避雷器的安装。此外,车体外部还需设置外接电源输入接口插座及外接信号接口板。

(2)内部布置

车辆内部划分为驾驶区和设备操作区两部分。

驾驶区一般保持原车风格不变。取力发电机安装在发动机舱,在发动机怠速状态或车辆行驶状态下均能提供稳定的220V 交流电。设备操作区用于安装设备机柜、放置电源线缆盘、工具箱等附属设备及工作人员乘坐,这一区域车改的差异性较大。对于动中通应急指挥车来说,由于需要在运动中使用,车改时,可将车内第二排座椅拆除,机柜的操作面向后安装,以供第三排座椅的工作人员操作。为满足设备的减震要求,机柜下部需安装减震器。

4.2 升降杆系统

升降杆的主要作用是将天线架设到要求的高度和方向,升降杆的顶端需要制作天线固定架,并可搭载避雷设备。

升降杆分为手动式、液压式、气动式和电动式。小型车可选用手动升降杆或者电动升降杆,展开高度和承重能力依使用方要求确定。升降杆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风性和稳定性,具有可靠的锁止功能,升起后能在任意高度和方向上锁定并保持平衡,不工作时整个天线桅杆可完全收拢于车后方。升降杆应采用旋转方式安装,工作时可依靠活动关节旋出车辆后部,不影响后车门的开闭。

4.3 平衡支撑系统

平衡支撑系统用于保证车辆停放时的水平及稳定,分为手动式、液压式和电动式。小型车可选用手动式或者电动式。

如采用手动4 点式支撑,可在后轮后部的车架上挂装2 个手动剪式支撑腿,前部则采用千斤顶支撑。

4.4 外部接口

外部接口包括信号线接口和电源接口,两种接口应分开部署,以防相互干扰。

信号线接口板可提供E1、以太网以及光纤等接口,用于实现与外部传输信号的灵活连接。信号线接口板的部署位置需依据具体车型设置。如部署在车辆内侧,则一般需在车辆后侧开设过线孔,在过线孔上加装防尘盖并配有防水措施,以保证过线孔的防尘防水;如凹嵌在车辆外侧,需配置相应防水防尘盖。

外部电源接口可安装在车辆后保险杠下方,使用防水插座,一般要求达到6.5 级的防水等级。线缆可沿底板下部接入机柜,用于将市电和发电机的供电引入机柜。

5 结语

小型动中通应急指挥车对解决在特殊情况下的通信指挥问题、保障通信安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小型车与其它车型相比,因承载能力和装载空间限制等自身的特点,在设计时需尽量选用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且只需单面维护的设备;而指挥车与其它类型的应急通信车相比,更强调其指挥调度的能力;动中通则强调其运动中的通信能力,这些都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应急车作为一个独立的通信系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仅就重点方面作了阐述,实际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将涉及到更多的细节性内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