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故事】革命先烈李大寰:浩气长留天地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西革命人物英雄事迹 【来宾故事】革命先烈李大寰:浩气长留天地间

【来宾故事】革命先烈李大寰:浩气长留天地间

2024-07-16 13: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思起义的故事:1947年9月16日上午九时许,中共上林支部书记张声震、党员韦盛经领导古(蓬)思(吉)地区基干队伍在周安街北面巴腾山山脚上(林)忻(城)公路沿线以东和滂江河以西伏击国民党上林县长梅仲威率领的保安队200多人,战斗时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共击毙保安中队长以下官兵5人,俘虏15人,缴获步枪8支。

视频制作:中共来宾市委组织部、中共忻城县委组织部

古思起义指挥部、中共上林县特支旧址。(韦 勇 摄 资料图)

今年是古思起义75周年,我又一次踏上追寻古思起义革命先辈的足迹之旅。

从忻城县城驱车南进10余公里,跨过红渡红水河大桥,便进入八寨地区。一路但见青山如黛,江河奔腾东流,田野上农机轰鸣,村屯农家花香氤氲,魏巍八寨山环水绕,景致别致清新。

古思起义爆发地——忻城县古蓬镇凌头村今貌。(罗桂恒 摄 资料图)

八寨,是周安、古卯、思吉、罗墨、古钵、古蓬、都者、剥丁八个寨的简称,其旧址在今忻城县红水河南岸红渡、古蓬、遂意、北更四个乡镇,在这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演绎过多少风云激荡,壮怀激烈的恢弘诗篇:公元十四世纪以来,反抗压迫剥削的八寨农民起义波及桂中各地,义军驰骋红水河、邕江、西江流域等广大地区,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持续四百余年,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的统治。可惜,均以失败而告终。1947年9月16日,由中共上林支部领导的古思武装起义在八寨地区爆发,经过顽强斗争,终于在1949年12月取得胜利。八寨人民梦寐以求的翻身解放目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成为现实。

往事如烟。此时此刻,我愈加缅怀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愈加怀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祖父李大寰,他一生追随共产党,用忠诚、奉献和担当书写了一曲共产党员赤胆忠心为人民的壮丽篇章。

夙心为公 为民纾困

“祖源浙西,清康熙年间十六代孙雪生公自上林县选授上堂驿站于斯繁衍生息。”《三浪李氏宗谱》记载了李氏一门的源流。我的祖父李大寰,绰号“老勇”(打游击时的化名),1905年5月生于广西上林县周安团三浪街(今忻城县古蓬镇三浪村)一个农民家庭,为李家第23代子嗣。

左图: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家庭合影留念(前右一为李大寰)

右图:1950年,李大寰(中)与革命战友重逢后合影留念。

风雨如晦的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祖父怀揣改变前途命运之梦想,外出求学、谋事,结交了不少进步人士,心底埋下追求光明和进步的种子。

祖父早年当过三浪村长,因为人耿直,办事公道,在乡间颇得民心。1933年,经民众推选,他当上周安乡首届民选乡长。

上任甫始,祖父即对村、甲两级基层组织进行整顿,整治吸毒、赌博、偷盗等行为。一时间,歪风恶习收敛,民风大振,他得到了民众的赞扬与拥护。

八寨地区山高水长,地瘠民贫,教育落后。祖父与乡间有识之士积极筹划创办中学堂。经多年奔走呼吁,1942年,上林县立初级职业学校在古蓬动工兴建。按照分工,祖父负责兴建职校大礼堂。他带头砍伐自家100余颗杉木,捐给学校作栋梁,深入村屯发动民众捐款捐料献工。他还亲自参加挖土、挑土、运木料等劳动,在他的带动下,父老乡亲群策群力。当年,上林职校落成招生,开启了八寨地区创办新式学堂的先河,大批壮族子弟得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救亡图存 保家卫国

1944年秋末,日本侵略者第二次侵犯广西,全境沦陷。日军在八寨地区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在中共地下党员覃学礼指导下,祖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12月4日,侦悉驻古蓬日军将下乡袭扰,祖父、王兆隆紧急率领三浪抗日自卫小组10余人赶往石山丛林埋伏。下午4时,日军一个小队窜到三浪村弄怀屯,抗日自卫小组以弓弩、粉枪、土炮等低劣的武器装备向敌人开火,激战一个多小时,毙敌1人伤敌多人。这是上林县打响抗击日军的第一枪。首战告捷,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八寨大地军民受到极大鼓舞。

位于忻城县古蓬镇周安街的卧仙岩,现遗存崖壁石刻10余面,多为明、清官军将领镇压八寨农民起义的题诗。(韦 勇 摄 资料图)

1945年1月,根据中共地下党员周可传、卢哲提议,国民党第四战区宾阳区民团指挥部指挥官梁瀚嵩(革命烈士)改组上林各乡政权组织,委任祖父为古蓬乡乡长、古蓬乡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一批爱国进步人士分别掌握八寨各乡、村抗日政权和抗日武装。之后,各抗日自卫队纷纷袭击日军,形成燎原之势,迫使日军收缩防线,由5个据点缩为3个,这正是集中歼敌的有利时机。祖父主动联络各乡抗日组织,成立以樊茂春、黄日昌、蓝启周等人组成的联合指挥部,祖父任副总指挥长。自4月30日起,联合指挥部指挥八寨五乡抗日民众1000余人,历经20余天浴血鏖战,以牺牲10余人的代价,先后拔掉古蓬、北栏、红渡3个日军据点,共歼敌40余人,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八寨地区,取得了保卫家园的胜利。

秘密结社 筹措起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三征”(即征粮、征税、征兵),悍然发动全面内战,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1946年,经中共党组织引导,祖父与旧政权决裂,投身地下革命,被推举为古蓬乡十弟会会长(地下革命组织),并按照指示筹划武装起义。他着手抓三项工作:一是扩大十弟会组织,宣传发动穷苦群众入会达1000余人;二是筹措革命活动经费。他把36名会员代表交纳的会费作本金,在古蓬街收购桐油果,在自家开办榨油房,榨出的桐油外销,所获收益用作秘密活动经费。三是建立武装,与韦盛轻、韦广培、韦质斌等地下党员分别在三浪、凌头、俭表等建立三个脱产基干班,后又扩编为四个基干队,以打柴烧炭为名,在山上集中进行军事训练,积蓄力量,待机而起。

1947年9月16日,祖父参加中共上林支部领导的反抗国民党的军事行动,率领三浪基干队伏击国民党“清乡”队伍。当天上午11时,战斗打响,古思武装起义爆发。此战击毙国民党官兵8人,俘虏15人,打败了国民党上林县长梅仲威团队。随后,宣告古蓬、思吉两乡解放,成立第一个人民政权——古思人民联合办事处,成立“上林人民自卫军八二支队”,祖父任副支队长。

古思武装起义不久,国民党广西省政府调集保安部队600余人,纠集六个县反动团队1000余人对古思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镇压。10月10日,祖父奉命带领不足100人的队伍阻击南面来犯之敌,在三浪、枝林一带与广西保安第六团激战七个小时,为主力跳出敌人包围圈赢得了宝贵时间。在革命形势最危急的时刻,主要领导人和武装主力向外地转移,祖父仍坚持留在古思地区,带领黄兆隆、覃鸿基、樊茂林、李高荣、李高壮等12名游击队员挺进八寨腹地和周边马山、都安、迁江等地与敌人周旋,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斗争,始终保持红旗不倒。

古思起义主要领导人张声震“古思起义”题词,镌刻在古蓬镇周安街芭腾山烈士纪念园山崖上。(韦 勇 摄 资料图)

1948年,八寨地区革命东山再起。2月,成立“上林县武工队”,共20余人,分“飞”(即韦盛经)、“勇”(即李大寰)、“猛”(即覃鸿基)三个小组活动。4月,上林武工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河纵队”,司令员为韦盛经,副司令员为李大寰。8月,成立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五团,祖父任副团长。面对国民党广西当局三次“大扫荡”,祖父负责打出外围,牵制敌人对老区的进攻压力。他率领第一连和塘石乡地方连,飞奔八寨周边的广大农村,分散敌人兵力,打击小股敌人,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1949年11月20日,中共桂中南地工委在北更乡木等村大山坳召开军民大会,宣布成立“中共上林县委员会”和“上林县人民政府”,八寨人民终于迎来翻身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祖父先后担任上林县人民政府财粮科科长,永淳县峦城镇镇长、县实业科长,广西木材公司六景收购站站长,南宁专署金鸡贮木场场长等职。受“极左”思潮影响,祖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不幸于1967年3月逝世,终年62岁。1984年4月获平反昭雪。

毁家纾难 矢志不渝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祖父李大寰的带领下,三浪村共有100余人投身革命,有76人加入共产党游击队武装。全村捐献枪支138支,子弹3300余发,粮食2万余斤,物资一批。古思武装起义不久,1947年10月起,国民党调集重兵先后三次围剿古思革命老区,对三浪实行血腥的“三光政策”(即杀光、烧光、抢光)。劫后的三浪,断垣残壁,满目疮痍。全村有9个屯125户443间房屋被烧毁,被抢粮食18.38万斤,家畜、财物不计其数。有两位烈士为革命牺牲,9名群众被杀害。三浪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古思起义烈士纪念园。(韦 勇 摄 资料图)

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我们一家七口人,就有四人参加革命,被誉为“革命之家”。为革命,祖父变卖家产,捐献枪支5支,子弹1000余发,粮食1000余斤。家中14间房屋全部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墙脚、屋舍、耕地等也被掘地三尺,惨不忍睹。国民党先是以高官厚禄诱惑,被严词拒绝后,悬赏10万斤稻谷捉拿祖父,并派出暗探四处追踪,伺机谋害。生死关头,祖父的革命意志丝毫没有动摇,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与指挥许多重要战斗,在游击队的军事建设、后勤保障以及政权建设等方面都有建树,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忠心耿耿,勤政为民,把一生无私奉献给党和人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今天,足以告慰革命先辈的是,他们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夙愿已经实现!

原标题:《【来宾故事】革命先烈李大寰:浩气长留天地间》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